郝佳波,刘治邦,黄佳聪,杨晏平,陆 斌*
1.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昌宁 678100
3.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云南 保山 678000
泡核桃(Juglans siggillataDode)也称为深纹核桃或铁核桃,其以云南省为分布中心[1-5]。泡核桃中的优良品种‘细香’核桃,又被称为小亮茶、小麻茶或细核桃,是云南省早期无性繁殖的泡核桃优良品种之一,为云南三大主栽泡核桃品种之一。其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云县、龙陵县、昌宁县、施甸县、泸水县、腾冲县和梁河县等地,分布地海拔1600~2200 m,是云南省保山市分布最广,面积及产量第二且品质优良的泡核桃品种[6-10]。‘细香’核桃属于晚实核桃,加之传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树体高,可达35 m,结实晚,8 年后进入初产期,前期单产低、效益差的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有着广泛应用[11],可用于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结果,但在核桃(Juglans regiaL.)及泡核桃上的应用研究较少[12-15],在‘细香’核桃核桃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将初步探讨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对‘细香’核桃树势及产量的影响,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生长调节剂施用,让云南主栽品种之一的‘细香’核桃实现矮化、丰产。这将为云南省核桃产业的基地化、集约化、园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滇滩镇境内,海拔1894 m,东经98°23′2″,北纬25°32′37″。试验地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集大陆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点为一体,冬春天气晴朗,夏秋雨晴相兼,年平均气温14.1 ℃,年平均降雨量约153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8%,冬季最低气温大于等于0 ℃,夏季最高气温小于等于30 ℃。试验地土层≧1 m,黄黑砂壤,土壤肥力中上,缓坡地,坡度约15 ℃。试验地管理良好,无套间种。栽植品种为‘细香’核桃。
于2018 年在试验地将分布在一起的36 株‘细香’核桃树作为试验对象。这些核桃树均为嫁接树,树龄6 年,分4 行,每行9 株,行的方向与坡向平行,株行距7 m×8 m,树高5 m~6 m,冠幅约4 m~5 m×4 m~5 m。试验对象树体营养生长强,树势旺,过去一年的新梢生长最高达80 cm~110 cm,尚未进入结实期。
采取3 种不同的生长调节剂配方和清水对照(CK)对每一行的3 株核桃树进行叶面喷施(详见表1),重复3 次。参考大姚三台核桃的叶面喷施方式[15],喷施方法定为用喷雾机于4 月中旬和5 月中旬分别进行一次喷施,共喷施两次,喷施时注意尽量喷于叶背面,并喷施整株至开始淋水。
表1 各配方所用药剂和浓度Table 1 Reagents and concentrations used in each formula
在当年12 月对二年生枝长、新枝长、新枝上是否有雄花芽或混合芽进行调查,并于翌年6 月对新梢数、果枝数和单株结果数进行调查。
通过新梢数和果枝数计算果枝率;将枝上有雄花芽的赋值为“1”,无雄花芽的赋值为“0”,以此反映雄花芽枝的比率;并将枝上有混合芽的赋值为“1”,无混合芽的赋值为“0”,以此反映混合芽枝的比率;利用SPSS 和EXCEL 软件对二年生枝长、新枝长、雄花芽枝、混合芽枝、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Duncan 法),并根据结果对各生长调节剂配方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翌年6 月对新梢数、果枝数和单株结果数进行调查时,因注意到位于缓坡上部的‘细香’核桃结果普遍较好,于是按缓坡上部至下部的顺序(按列)分别将受到不同处理的坡位相同的4 株‘细香’核桃编为一组,编号为1-9 组,并对不同坡位的9 组‘细香’核桃的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根据结果对此现象进行评价和讨论。
通过对二年生枝长、新枝长、雄花芽枝、混合芽枝、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的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 中可以看出,二年生枝长度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配方3>配方4>配方1>配方2,说明喷洒前,配方3 喷洒的对象树势最旺,配方2 喷洒的一行树势最弱;新枝长度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配方3>配方1>配方4>配方2,说明喷洒后,配方3 喷洒的一行树势最旺,配方2 喷洒的一行树势最弱;雄花芽枝比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配方2>配方3>配方1>配方4,说明喷洒后,配方2 喷洒的一行雄花芽枝比率最高,配方4 喷洒的一行雄花枝比率最低;混合芽枝比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配方3>配方1>配方4>配方2,说明喷洒后,配方3 喷洒的一行混合芽枝比率最高,配方2 喷洒的一行混合芽枝比率最低;果枝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配方3>配方2>配方1>配方4,说明喷洒后,配方3 喷洒的一行果枝率最高,配方4 喷洒的一行果枝率最低;单株结果数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配方3>配方1>配方2>配方4,说明喷洒后,配方3 喷洒的一行单株结果数最多,配方4 喷洒的一行单株结果数最少。从图1 至图3 可更直观地比较各配方施用后的观测结果。
表2 统计结果Table 2 Statistical results
图1 二年生枝长和新枝长Fig.1 Lengths of biennial and new branches
图2 雄花芽枝与混合芽枝比率Fig.2 Ratios of male flower buds and mixed buds
图3 果枝率与单株结果数Fig.3 Ratios of fruit branches and fruits per plant
通过对二年生枝长、新枝长、雄花芽枝比率、混合芽枝比率、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的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雄花芽枝比率和混合芽枝比率这2 个性状在各配方间差异极显著;而二年生枝长、新枝长、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这4 个性状在各配方间差异不显著。
多重比较的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看出,在差异显著的雄花芽枝比率方面,显著差异来自配方2与其他配方;在差异显著的混合花芽枝比率方面,各配方间大多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对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的统计,结果见表3。从表3 中可以看出,果枝率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坡位2>坡位1>坡位7>坡位4=坡位3=坡位5=坡位6=坡位8=坡位9,说明位于位于坡上部第二列的‘细香’核桃果枝率最高;单株结果数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坡位2>坡位1>坡位7>坡位4=坡位3=坡位5=坡位6=坡位8=坡位9,说明位于位于坡上部第二列的‘细香’核桃单株结果数最高。从图4 可更直观地比较各坡位的观测结果。
表3 各坡位统计结果Table 3 Statistical results on each slope position
图4 各坡位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Fig.4 Ratio of fruit branches and fruits per plant on each slope position
通过对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在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方面,不同坡位间差异显著,且该差异主要来自于坡位2 与其它坡位间。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在二年生枝长方面,各配方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本次选择的试验对象在喷洒前营养状况相近,试验结果可靠。在新梢生长方面,配方2 的平均值最小,说明该配方的控旺效果最好。在与产量相关的果枝率和单株结果数方面,配方3 的平均值最大,说明该配方在提高产量方面效果最好,该配方值得在‘细香’核桃上进行推广。
云南省主栽的核桃品种为大泡核桃、三台核桃和‘细香’核桃等泡核桃品种,均为传统晚实品种。本次试验选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配方2 和配方3)对云南省泡核桃晚实品种实现控旺增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能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则有望促使云南省的传统晚实核桃品种提前结实和丰产,提高核桃种植的经济效益。并使这些晚实品种也能适应密植栽培,符合核桃产业发展的基地化、集约化和园艺化大趋势。
试验中选择的生长调节剂都是在其他果树或核桃上应用效果较好的[16-19],施用浓度和方法也参考了这些文献。就目前的结果而言,仅配方2 起到了一定的控旺效果,配方3 起到了一定的增产效果。考虑到调节剂的浓度对结果的影响较大[15],因此下一步可考虑开展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这两种配方对‘细香’核桃树的影响,以期找出最适合‘细香’核桃控旺增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和浓度。
本次研究选出的效果最好的配方2 和配方3,都是基于该配方处理组的平均值明显大于其它配方处理组,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时却发现该处理组与其它处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估计是各处理内因坡位的不同,造成了各处理内的差异大于各处理间的差异。不同坡位核桃树的方差分析结果也证明了此推论。至于不同坡位间差异产生的原因,估计与水分条件有关。该试验地地下水位较高,因此从坡位1 至坡位9 的水分条件是从少到多的,而坡位2 的产量最好且与其他坡位差异显著,说明坡位2 的一列4 株核桃树在当年获得的水分条件最合适,坡位1 的核桃树水分过少,其他坡位的水分过多。生长调节剂只是促进核桃结实的一方面因素,当其他因素成为主导时,生长调节剂就变成了次要因素[15]。本次实验中水分条件才是影响核桃树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这就造成了方差分析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的现象。合理的水肥和修剪等科学的栽培措施也会对核桃树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起到相当的促进作用[20-24]。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对核桃使用时,其它科学的栽培措施也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