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青松 张彬 朱国辉 王志奇
摘 要 创新性、应用性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推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出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中,如何将人才培养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关系着学校学科建设与学生专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对此,结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探析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0-0100-02
0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只有积极满足新趋势、新发展及新形势的人才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使区域经济与教育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专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型、实践型高素质人才。而创新、应用、实践、复合是我国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与重要内容,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才能从专业教学的层面上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1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及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能够发现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缓解我国经济上行乏力、增速缓慢等问题拥有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对教育领域的最主要的需求和要求。在理论研究上,创新型人才主要指通过评价、综合、分析、观察等方式,发现新规律与新现象,提出新方法与新理论,创造思想文化和物质产品的优秀人才。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过控专业”)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需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是知识结构。过控专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拥有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应掌握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在社会适应、问题分析及职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开放式、系统化、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要對最前沿的理论知识或技术知识有所把握。
其次是综合能力。过控专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拥有较强的管理、人文、工程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能力培养为主,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而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过控专业还应将素质高、能力强、知识广、基础扎实作为学生培养的基本目标和内容,通过实践能力与设计能力训练,使学生拥有自动控制与过程操作的基本知识,掌握过程装备管理、维护、安装、制造、设计的基本能力。
最后是学习意识。过控专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应拥有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应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更新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以此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奠定基础。
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过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发现过控专业要想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就需要从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及学习意识的角度出发,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学生需求的层面,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过控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2.1 教学方法滞后
过控专业的教学方法是引领学生掌握复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抓手,是传递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媒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切实地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专业教师通常以报告式、宣讲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自主地探析和挖掘复杂的理论知识,难以切实有效地养成合作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生态发生深刻转变,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在方便学生生活学习的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加青睐于个性化学习、趣味化教学等学习模式,更加渴望彰显自我、获得认同。然而传统的、滞后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影响过控专业教学的效率。
2.2 实践教学弱化
实践教学是过控专业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及抓手,能够切实提升专业教学成效,使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巩固课堂知识、联系专业实际、解决现实问题。但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忽视实践教学、弱化实践教学价值及作用的问题,在实践环节缺乏科学的实验教学设计、充足的实践训练、完备的实践设施供给,导致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和力度不尽如人意,难以切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在过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上,学校没有突出专业特色,没有从实践设备的角度出发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过控专业实践教学力度普遍低于专业理论教学,长此以往,将导致过控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
2.3 课程体系不合理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过控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及基本目标,也是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保障,能够有效为过控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能力培养、知识培养及意识培养的媒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独立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意识。然而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能发现,过控专业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模块设计,导致专业教育和学生培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在课程本质上,部分院校依旧存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问题,难以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譬如注重专业基础教育,而忽视公共基础教学;注重专业实验和社会实践,而忽视科研训练和学科前沿等。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优秀人才,就必须完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成为系统的整体。
3 基于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策略
3.1 创新教学方法
专业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或模式的窠臼,积极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复合式及互动式教学方法。譬如在讲授“防护与腐蚀”课程时,教师应简单阐述化学知识,并以工程实例为抓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入工程事例,进而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和路线。此外,教师应在创新教学方法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从学生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以案例探究、启发引导为主,循序渐进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切合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为习惯,教师应积极应用信息化设备、技术及手段,整合教学资源,构建教学情境,形成以创新、实践、认知为主的教学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3.2 优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过控专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应试教学理念,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首先,要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将实践训练与实践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提高实践训练在实践课程中的比重,突出能力培养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要丰富过控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合理化地开展课程设计、社会实训、实习、实践及科研训练等教学活动,并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有机地融入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中,构建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最后,在实训层面上,学校要构建数量充足、类型完善的装备实训基地,使过控专业在同类院校中彰显专业特色。此外,还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要积极构建以多媒体、装备、工艺及零部件测试为主的创新、实践、认知平台,以此为过控专业构建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和抓手。
3.3 革新课程体系
首先,应围绕过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石油化工企业对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知识等层面的要求,构建出操作性强、特色鲜明、模块协调、内容科学的课程体系。要注重课程体系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要突出专业教学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价值。其次,要科学划分课程模块,将技能课程、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素质培养等模块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并在理论模块中划分专业模块、学科模块及公共模块,确保公共模块包含工程素质、经营管理及人文系列等课程内容。在技能与实践课程模块中应设计专业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实习、学科前沿及科研训练等模块。在素质培养模块中应设置实践创新、科研主持、学术讲座等课程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升过控课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其更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此外,在革新课程体系过程中,教师应将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到课程建设全过程,使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培养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及自我反思的能力。
4 结语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要想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将人才培养与专业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人才培养要求为抓手,明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和抓手。■
参考文献
[1]杨红,喻九阳,徐建民,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1(2):37-40.
[2]刘红姣,闵珉.智能制造背景下地方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J].轻工科技,2019(3):162-163.
[3]王洪,全学军,李军,等.地方高等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專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6(39):132-133.
[4]郭钧,严晗,赵维玮,等.新工科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7):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