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

2021-10-11 02:27康丽颖
中国德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主渠道协同育人

课后服务主要是指在学校学科课程结束之后,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提供的,不同于学校课堂教学,旨在保护和促进儿童成长的教育服务活动。课后服务虽然由多主体承担,但每个主体发挥的作用却有所不同。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承担的主体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直接提供优质多元的课后服务。学校作为专业化的教育机构,应该从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建构整体性教育观,克服课堂教学和学科化课程设置的局限,教师可自行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后服务课程。课后服务的设计要基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解决中小学生成长的现实问题,体现出整合性、融合性,在吸引中小学生主动参与中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服务内容可包括文化、科技、艺术、健康、安全和劳动类活动;服务形式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综合实践和艺术展演活动来体现;活动成果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的形式纳入学校课程评价体系。

第二,联合校外教育机构开展课后服务。校内外联合开展课后服务有多种模式,既有政府推动模式,也有双方自愿合作模式;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开展。比如,与古生物博物馆联合开发以“生物考古学家的工作日志”为主题的系列体验活动;与消防队联合开展灾难逃生的安全教育活动;与少年宫“小茶人俱乐部”联合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与科技馆联合开展“人工智能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育活动;等等。這些活动主题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以在多方面弥补课内教育的缺失与不足。

第三,通过家校社协同共育开展课后服务。现代教育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制度建设。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家校社协同开展课后服务既要保证三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教育功能的互补,又要做到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求同存异。学校要发挥牵头、组织、协调的作用,在引导家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研发与实施,整合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类的课后服务活动中,构建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工作机制。

本刊特约评论员:康丽颖

猜你喜欢
主渠道协同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京津冀协同发展
如何发挥思政课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
党校教师在“两学一做”中的导向作用
学习语文的主渠道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