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纯凯
儿时的我生活在乡下,每天爬山玩水,逍遥自在,见得最多的颜色自然是绿色。可是,唯有鼠曲草上那抹绿,最使馋嘴的我兴奋。
每逢節日,家里总会做一些鼠曲粿,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我和外婆先到田边采来一些鼠曲草和芥菜叶。采鼠曲草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件精细的事情,草是需要挑的,太老的鼠曲草有丝,口感欠佳;小的虽嫩,但要去除夹杂在里面的杂草并不容易,耗时费力。将鼠曲草和芥菜叶清洗好后,放入滚烫的开水中涮熟,用笊篱捞起,沥干水后放入一个大盆里,然后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反复搓揉,直到鼠曲草和芥菜叶都粘满了糯米粉。接着在大锅里加入水,等水烧开放上蒸笼,将鼠曲粿放到蒸笼上。蒸的过程对火候要求挺高,火太旺,怕水蒸干了,团子还未熟,火太弱,熟得又太慢。所以由外公负责烧火。蒸熟的粿团放入石臼中,用木槌用力捶击,要不断翻面,使它们均匀受力,这样,做出来的粿团才口感细腻。捶打粿团对力气和技术都有要求,由外公来完成,他身材高大,有的是力气;翻面由外婆完成,毕竟她眼疾手快。在一旁观看的我为他们瞎操心,生怕外公不小心伤到外婆的手,一直瞎嚷嚷。外公不高兴,叫我去一旁玩。
最后是给鼠曲粿定型。外婆早已准备好一碗香喷喷的花生油、一盆馅儿和一个木头雕刻成的模具。外婆把捶打好的粿团分成许多大小差不多的小粿团,里面包上馅儿。母亲来给鼠曲粿定型和印花。印花之前先在模具上涂点花生油,这样鼠曲粿就不粘模具了。成型后的鼠曲粿呈椭圆形,翠绿翠绿的,花纹是龟壳的纹路,象征着健康长寿。每每这时,我总是趴在一旁看着,外婆会毫不吝啬地先递给我一块让我尝鲜。我不急着吃,先仔细地欣赏,那一抹翠绿像蜜一般悄悄地流进我的心里。然后我轻轻咬下一口,花生油的醇香和鼠曲草的清香充溢整个口腔。
春天又来了,万物复苏,鼠曲草竞相生长,家里人应该又开始忙着采摘鼠曲草,忙着做鼠曲粿了,我又想起儿时的那段美好时光,想起我深爱的那一抹绿。
(指导老师 林艺梅)
简 评
这是一抹多么诱人的绿!作者将制作鼠曲的过程写得非常生动具体,从挑拣鼠曲草老嫩的把握,到把鼠曲放在蒸笼上蒸的火候的把握,再到捶打团的力度的把握和配合工作,最后给鼠曲定型,整个制作过程介绍得详细具体。
鼠曲是一种传统美食,是值得我们传承的。文章选材非常好,作者对生活的观察特别仔细。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留意生活,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传统美食等传承并发扬光大。
在叙述鼠曲的制作过程时,作者还提到了外婆与外公的配合,母亲与外婆的配合,以及“我”天真善良的“瞎操心”等,这种种生活情趣也为文章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色彩。这抹绿,不仅深深藏于作者的心里,从此也摇曳在读者的心里。
(余东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