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梅
厦门市儿童医院急诊科,福建厦门361000
近年来我国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临床较为普遍的儿科急症,小儿是高热经惊厥主要的发病人群,相较于成年人出现概率更高[1]。临床发现,小儿高热惊厥通常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阶段,尤其是患儿体温超过38.5℃后,出现惊厥的风险更大[2]。发病后临床症状首先表现为持续发热,然后在发病12 h左右出现惊厥。若此时体温仍在升高,易出现全身性惊厥症状,伴有呼吸困难、双眼上翻、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逐渐丧失意识,造成脑部损伤,影响智力发育[3]。不仅严重威胁患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给家长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小儿高热惊厥发生后有较高的复发率,最高可达40%,一旦出现复发会导致患儿脑细胞损伤加重,甚至发展为癫痫[4]。因此除了住院期间的治疗外,居家过程中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极其必要。延续性护理的内容主要是将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在患儿回归家庭后继续进行密切随访,随时了解病情状态,给予进一步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家属照护能力,促进病情康复,改善预后质量[5]。该文将对2018年1—12月期间在该院医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出院后居家过程中采取院外延续干预模式对预防惊厥发生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均方便选取在该院医治的高热惊厥患儿,共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设为两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院外延续干预模式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年龄(2.35±0.49)岁;入院体温38~40.4℃,平均体温(39.25±0.42)℃;体质量7~30 kg,平均体质量(18.78±2.15)kg;原发疾病:35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6例为支气管肺炎,9例为胃肠炎。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个月~4岁,平均年龄(2.19±0.62)岁;入院体温38.3~40.8℃,平均体温 (39.46±0.29)℃;体质量8~29 kg,平均体质量(18.46±2.39)kg;原发疾病:37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5例为支气管肺炎,8例为胃肠炎。该次研究符合该院医学伦理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入院体温、体质量、原发疾病等一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全部患儿经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高热惊厥;②年龄在14岁及以下;③首次发生高热惊厥;④患儿家属了解研究内容的差异,同意参与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存在癫痫家族史者;②存在躯体残疾者;③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器官功能异常等者;④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者;⑤不配合干预工作中途退出者。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向家属讲解高热惊厥基础知识,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实施相应的物理降温,给予相关饮食指导、用药干预等。出院时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叮嘱按时复查。出院后不进行特殊干预和回访,由患儿家属主动咨询。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院外延续干预模式,①建立延续护理小组,包括1名副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和5名护士共同组成。其中副主任医师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小组成员定期接受培训,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和技能。开展小组会议,共同讨论延续性护理的目的和方法。②结合患儿情况和家属文化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方案。为患儿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含了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病情、治疗进度等信息。向家属发放随访和复查记录表,叮嘱家属定期复查。③出院后集中组织患儿家属定期开展小儿高热惊厥健康知识讲座,告知家属小儿高热惊厥通常不会遗留并发症,强调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危害性,提高家属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并向家属普及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急救处理以及日常护理方式等。指导家属正确使用温度计监测患儿体温变化,准确识别小儿高热惊厥早期症状,告知家属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家中常备惊厥治疗药物和急救设备,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尽早采取处理措施,保证患儿生命安全。惊厥的急救原则以保持生命体征、止痉为主,若出现发热症状应迅速采取降温措施,阿司匹林和苯巴比妥可起到解热、止痉的效果,基本处理后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家属平时多带领孩子参与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身体体质提升免疫力,更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根据温度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居家环境通风,多为患儿准备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宜清淡饮食为主。④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儿身体恢复情况,询问身体是否存在异常和不适情况等。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纠正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开通答疑热线,耐心解答家属的提出的问题,记录无法回答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及时告知患者解决方案。了解家属的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加强护理指导,提高照护的信心。⑤建立小儿高热惊厥微信公众号。定时向家属推送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知识,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提高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
①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估标准参考自制健康知识问卷表,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预防方法、急救处理、日常注意事项5个维度,各维度分值2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
②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心理状态,评估标准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每个量表内容为7个条目,总分100分,SAS量表共20个条目,分值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量表共20个条目,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
③出院后对两组患儿随访1年,统计发热次数、发热率、复发次数、复发率。
④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对干预的满意程度,评估标准参考自制满意度问卷表,总分100,根据分值划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总满意率=(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相较干预前均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注:组间和对照组干预前对比,bP>0.05;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cP <0.05
组别 时间SAS评分 SD对照组(n=60) 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观察组(n=60) 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57.39±3.42 51.59±2.05 11.267<0.001(57.54±3.46)b(41.28±1.96)c 31.673<0.001 59.5 52.3 1<(59.3(45.3 22.2 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对比
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健康知识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知识各维度评分相较干预前均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在发热率、复发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发热和复发情况的差异对比[n(%)]
在干预总满意率上,观察组(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对比[(±s),分]
表2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对比[(±s),分]
注:组间和对照组干预前对比,bP>0.05;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cP<0.05
组别 时间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预防方法 急救处理 日常注意事项对照组(n=60)t值P值观察组(n=60)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7.56±2.03 10.46±2.36 7.216<0.001(7.56±2.08)b(13.46±2.68)c 13.471<0.001 6.63±1.13 9.42±1.35 12.276<0.001(6.75±1.21)b(15.42±1.67)c 32.656<0.001 7.52±1.36 10.47±1.78 10.201<0.001(7.69±1.43)b(14.61±2.08)c 21.236<0.001 7.26±1.56 9.78±2.34 6.941<0.001(7.96±1.46)b(14.88±2.47)c 18.682<0.001 8.26±1.29 11.47±2.04 10.302<0.001(8.34±1.49)b(15.81±2.53)c 19.707<0.001
表4两组患儿家属干预满意度的差异对比[n(%)]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儿科中常见的一类急症,普遍是由单纯发热所致,临床表现为双眼上翻、头部后仰、意识丧失、四肢痉挛、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6]。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易导致脑部损伤,出现癫痫等严重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7]。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远期预后较好[8]。但该疾病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出院后易再次发生惊厥,加上患儿家属缺乏相关疾病护理知识,导致病情加重[9]。所以如何在出院后居家过程中有效预防惊厥复发一直是临床儿科重点关注的问题。
以往常规护理仅仅注重院内干预,不注重出院后的跟踪教育,仅仅在出院时进行基础的指导,护理措施缺乏延伸性,对预后效果造成较大影响[10]。延续性护理是现阶段临床应用广泛的护理模式,通过建立专业的护理小组,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方案,将团体教育和个人教育相结合,使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健康宣教[11]。该护理模式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并满足,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治疗依从性,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和习惯,从而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生活质量[12]。从该次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知识各维度频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可见院外延续干预模式有利于提升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是因为在院外延续干预模式中,定期组织患儿家属进行健康讲座,加强健康教育,同时结合电话随访和微信等方式,随时给予患者专业指导,使家属全面了解疾病知识,提高健康知识知晓度[13]。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复发率(15.00%)低于对照组(36.67%)。李永照等[14]学者将102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为对照组(传统出院健康宣讲)和延续干预组(延续干预模式),从研究结果看出,延续干预组复发率(5.9%)低于对照组(33.3%),和该次研究结果一致,提示院外延续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患儿惊厥的发生。通过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使家属对高热惊厥建立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复发的危害,了解造成复发的危险因素,主动避开生活中的高危因素,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从而降低复发率。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院外延续干预模式有利于缓解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在院外延续干预模式中,开通答疑热线随时为家属解答相关疑惑,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解决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解除内心忧虑,提高护理的信心[15-16]。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院外延续干预模式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中效果较好,相较于常规护理优势明显。在该模式下,满足了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其更好地做好照护工作,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减轻精神和经济负担,改善生活状况,从而促使对该次干预满意。
综上所述,院外延续干预模式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居家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缓解家属的负面情绪,减少患儿发热和惊厥的发生,家属普遍认可满意,值得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