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安全性评价

2021-10-11 07:28张宗义
中外医疗 2021年23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血清

张宗义

山东省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山东东营257500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儿的主要特征为气道慢性炎症,多表现为反复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易出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猝死等并发症,对患儿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1-2]。喘息急性发作是指相应症状突然发生,常有呼吸困难、气流降低特征,病情加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威胁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3]。针对此症,临床多给予患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儿病情,缓解症状,但此病极易复发,此类药物并无法达到根治效果[4]。沙丁胺醇对于组胺等释放具有减少效果,可缓解气管痉挛;布地奈德具有较为明显的抗炎作用,对于内皮等细胞的稳定性可显著增强,从而有效舒缓气道的平滑肌[5]。两种药物都可改善支气管哮喘症状,但临床有关两种联合应用价值,研究较少,不足以充分证实其可行性[6]。基于此,该文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4月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展开以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患儿中随机选取98例,按照到院时间的奇偶性,等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于伦理委员会审核下,该院展开该次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7]中诊断标准;②具有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③年龄在1~10岁;④患儿家属知晓该次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器质性疾病者;②对该次研究应用药物过敏者;③患儿家属具有精神障碍,不具独立意识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对照组男、女分别29例、20例;年龄1~9岁,平均(5.00±2.12)岁;病程8~15 d,平均(11.50±2.21)d。观察组男、女分别30例、19例;年龄2~9岁,平均(5.50±2.14)岁;病程7~15 d,平均(11.00±2.2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立即行吸氧、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国药准字H37020653)治疗,2喷/次,1次/6 h,连续用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 (国药准字H20030986)口服治疗,100 μg/次,每天早与晚上服用,持续给药4周(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8],显效:反复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显著得到缓解;有效:气促、胸闷、咳嗽等不良症状,稍微有所缓解;无效:反复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临床症状,未得到任何的缓解,部分患儿甚至更加严重。

血清因子检测方法:使患儿保持空腹,抽取其空腹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处理,进行15 min后选取上层的血清部分,选择相关试剂盒的说明书,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患儿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应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9]。

肺功能情况:采用SensorMedics肺功能测试系统,对患儿1 s用力呼气量、肺活量进行检测[1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皮疹、咽痛、震颤不良症状之和[1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s)

表2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s)

组别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血清免疫球蛋白E(×103IU/L)治疗前 治疗后C反应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180.12±15.78 181.01±16.01 0.277 0.782 121.24±7.99 102.01±6.45 13.109<0.050 9.21±2.32 9.24±2.33 0.064 0.949 3.26±0.61 2.45±0.46 7.421<0.050白介素-6(pg/mL)治疗前 治疗后131.70±9.22 132.00±9.20 0.161 0.872 102.30±7.85 90.12±6.23 8.507<0.050

2.2 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血清免疫球蛋白E、C反应蛋白、白介素-6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都得到了改善,观察组肺功能情况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肺功能比较[(±s),L]

表3两组肺功能比较[(±s),L]

组别 用力肺活量治疗前 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9)观察组(n=49)t值P值2.52±0.45 2.53±0.46 0.109 0.914 3.51±0.45 3.76±0.60 2.333 0.022 1.43±0.34 1.45±0.32 0.300 0.765 2.21±0.40 2.70±0.38 6.217<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与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有关,该病周期较长,且易复发,初期患儿多出现干咳症状,急性期会出现呼吸困难。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2]。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多以控制其症状为主要原则,对其呼吸道痉挛起到缓解作用,从而改善肺功能[13]。沙丁胺醇是临床常用的平喘药物,对于组胺等过敏性物质的释放可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避免发生支气管痉挛,以雾化方式给药,可使其药物渗透于患儿机体肺泡中、病变气管内,加速药物的尽快吸收,改善不良症状。但有学者指出,单纯应用该种药物对患儿炎症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疗效不佳。

肖绪夏等[14]研究指出,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比较,对照组较低;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试验组[(2.93±1.16)L、(1.96±0.52)L]比对照组[(2.27±1.02)L、(1.48±0.32)L],更优。该文研究发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83.67% vs 97.96%),观察组更高;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3.76±0.60)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2.70±0.38)L,较对照组更高(3.51±0.45)L、(2.21±0.40)L(P<0.05)。由此可看出,联合应用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为:布地奈德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对于嗜酸粒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从而可减少其细胞因子的合成,对呼吸道的高反应性发挥改善的作用[15]。此外,此药物可减少过敏活性物质的释放,降低抗体,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于抗原、抗体结合时所激发的酶促过程可进行减轻,从而有效地抑制支气管收缩物质的合成、释放,修复呼吸道,改善呼吸道发生阻塞,最终促进肺功能的改善[16]。人体中具有较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与相关物质结合后,可促使其肥大细胞有效释放化学物质,引发呼吸道高反应,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E显著升高[17]。根据该文研究数据可发现两种药物联合,药物可渗透至患儿气管、肺泡内,可使其β2受体的承受能力有所提高,将患者对此受体的敏感程度提高,从而可显著抑制其呼吸道高反应,改善气流受限的情况,有效增加吸氧量,改善肺部功能。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改善其血清炎症因子与肺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血清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
血清β32-MG,Cys-C及U-mALB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