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价值分析

2021-10-11 05:53:26孙兆燕
系统医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支气管家属依从性

孙兆燕

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儿科,山东济南 271103

在当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很容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在近几年的临床统计中指出,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数量增多,且以5岁以下幼儿发病率较高[1]。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处于成长阶段,呼吸系统与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差,且在日常生活与学习时,缺乏良好地自我管理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病原体侵入支气管,诱发支气管肺炎。在发生这类疾病时,患儿会出现气喘、咳嗽、发热等现象,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发展成为呼吸困难,部分患儿甚至会并发功能性障碍,危及生命[2]。在这种状况下,临床必须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采取积极的干预策略。在目前,对于这类患儿可给予药物干预,且疗效较好。但其在用药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痊愈,自然患儿的体征与症状无法立刻消失,在生理不适持续存在时,患儿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哭闹,这些都会对临床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且部分患儿家属还会因此对临床工作产生不满,使得医生、护理人员、患儿及其家属几者的关系,难以调和[3]。基于此,临床认为,必须要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服务。该院择取110例收治于2019年1月—2020年6月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就其运用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1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来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入院在前的55例患儿,设置为对照组,男患儿有28例,女患儿27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3.4±0.2)岁;病程1~8 d,平均(4.3±2.1)d。入院在后的55例患儿,设置为观察组,男患儿有29例,女患儿有26例;年龄7个月~9岁,平均(3.1±0.3)岁;病程在1~8 d,平均(4.2±2.2)d。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儿在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烦躁等现象,且经过测量,体温达到了38~39℃,且经过X线片检查,为肺炎,符合儿科学中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4-5];患儿无其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遵循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标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并且对患儿进行抗感染处理。按照医嘱给予吸氧护理,并严格按照患儿病情调节给氧速率,控制氧流量及时间。随时观察患儿病情、控制患儿输液速度等,并做好止咳化痰等护理操作。

1.2.2 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其内容:①环境干预。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为其创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进行室内的通风换气,将其温湿度分别调整在55%、22~25℃,以保证其生理舒适度最佳化。同时,要对室内的光线进行调整,尽量以柔和为主。在夜间可适当的留灯,以保证患儿在半夜苏醒时,有安全感。同时,控制来院探视的人数,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②饮食起居护理。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喜好,来对其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既要保证其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又要避免对患儿肠胃产生刺激,引导患儿多饮水,来补充因发热流失的体液,且能稀释痰液。引导患儿穿着宽松衣物,且勤换洗,来降低过热、受凉的可能。③发热护理。在患儿入院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多会对其给予降温药物。在降温药物使用时,患儿体温难以及时恢复正常,在持续高温时,患儿很容易出现其他病变。基于此,必须要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例如以热水来进行身体擦拭等。④呼吸道护理。在支气管肺炎发生后,患儿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现象,在痰液阻塞呼吸道的可能性较高,很容易导致其呼吸困难。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儿进行排痰,且以雾化吸入的方式,来给予用药,保证治疗效果。同时,对于呼吸存在明显困难的患儿,需要给予吸氧干预。⑤心理疏导。多数患儿在发病时,其会存在不适感,很容易导致其负面情绪滋生,对于治疗工作出现不配合的现象。且部分患儿家属会因为患儿不适表现出的哭闹,而对医护工作产生质疑,这就使得患儿与患儿家属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存在缺失。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及时对患儿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宣讲,从而提高其对支气管肺炎的了解,能够理解临床工作的开展。在患儿家属认知改善的状况下,其能够配合临床工作,来对患儿进行情绪舒缓,例如陪患儿游戏、与患儿沟通等。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在患儿护理7~14 d的过程中对两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记录,且统计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

1.3.2 采取该院自制的患儿依从性与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其中患儿依从性可从完全依从(患儿不哭不闹,安静且能够配合护理工作开展,基本无抗拒)、部分依从(患儿存在轻微的抗拒,有哭闹等现象,但在进行干预后,能有效开展工作)、不依从(患儿十分抗拒工作的开展,无法保证护理的有效性)3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共1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1~5分,分别对应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一般例数)/55×100.00%。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1.8±0.5)d、咳嗽消失时间(5.4±1.3)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5±0.4)d相较于对照组的(2.4±1.1)d、(6.7±1.2)d、(5.8±1.1)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3±0.3)d短于对照组的(8.6±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s),d]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n=55)对照组(n=55) t值 P值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1.8±0.5 5.4±1.3 4.5±0.4 5.3±0.3 2.4±1.1 6.7±1.2 5.8±1.1 8.6±0.4 3.683 5.449 8.237 48.950<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比较

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为(96.36%)(53/55)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比较[n(%)]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近几年的儿科工作中发现,支气管肺炎患儿数量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这类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自身管理能力较差,在受到疾病侵袭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不适,这会使得患儿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多表现为治疗中的哭闹不安,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6-8]。再者,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家属,对于疾病认知程度存在差异,在临床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表现出的配合不同,这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临床医护工作的开展难度[9-11]。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的纠纷,使得医院形象受损。在这种状况下,临床认为必须要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加以重视,且选取良好的护理模式来进行辅助。常规护理方案,以疾病为核心,结合支气管肺炎对患儿的影响,来进行生理疏导,效果一般。随着现代医护服务理念的渗透,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增多[12]。综合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在运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时,能够以患儿为核心,认知到患儿、患儿家属、医护人员之间的联系,并且遵循支持、尊重、合作、共享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在落实时,其以环境干预、饮食起居、发热护理、心理疏导和呼吸道护理几个方面的内容为主。这些的实施,能够给患儿一个良好地治疗环境,从而使得其生理舒适度得以改善。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引导,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在治疗中的参与度。通常患儿对家属的依赖性较强,在其配合临床工作开展时,患儿所表现出的哭闹等现象,会得到改善。同时,结合支气管肺炎对患儿机体的影响,来对其进行基本体征改善,及时恢复自主呼吸和正常体温,达到优化疗效的目的[13]。

由以上结果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1.8±0.5)d、咳嗽消失时间(5.4±1.3)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5±0.4)d、住院时间(5.3±0.3)d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为(96.36%)(53/55)、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陈虹学者[2]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儿发热消失时间(1.9±0.8)d、咳嗽消失时间(5.3±1.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8±0.3)d、住院天数(5.7±0.3)d均短于常规护理,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具有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时,选取良好地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优化患儿家属满意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支气管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4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12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