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实现路径实践研究

2021-10-11 06:18芈书贞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导师校企高质量

王 超 芈书贞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高质量、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支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以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标尺。

1 高质量就业指标要素分析

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三年内转换职业或行业率高、收入低、发展空间小、岗位契合度低等低质量特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始终是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任务。明晰高质量就业指标要素对于建立高质量就业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文献法对高质量就业指标要素进行收集,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章发现,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需从政府加强宏观政策指导,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提高学生能力和工作岗位匹配度,学生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培养,用人单位设置合理的工作岗位等方面开展工作。

采用问卷星对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进行调查:个人发展空间、薪酬与福利、工作地点、单位性质为就业时优先关注的就业指标要素。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影响性分析:表达沟通能力、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对就业质量影响百分比均超过70%。对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进行调查:工作经验缺乏,个人能力不足,求职方法技巧欠缺是主要因素;对调换工作的原因进行调查:增加工作经验及阅历,个人发展空间有限比例最大。根据调查结果,归纳上述影响因素,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在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中具有明显影响作用。

2 高质量就业路径实践研究

以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实践对象,将该专业普通班和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大禹班作为对照,通过对两个对照组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比较,得到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指导服务在高质量就业路径实践研究效果。

2.1 大禹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大禹班是我院水利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班,由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选拔,实施小班化(不多于30人)教学。大禹班实施“项目引领、双导师执教、学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引领,是指以具体某一项水利工程项目为载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参与该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不再是单独、间断性学习各专业课程,而是更深刻体会到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连续性。

双导师执教,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教学任务。校企教师合作共同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充分研究专业人才发展规律和岗位要求,结合国家教学标准,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完善课程标准,修订、开发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教材,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开展教学设计,建立适应不同课程特点的考核评价方式,合作开发服务生产项目等。专业聘请合作企业中具备能力的专家担任导师,全学程指导学生成长。校企育人职责明确,充分发挥学校便于集中化、系统化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特点开展理论授课和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企业导师技能优势,结合岗位工作以师带徒形式,强化岗位技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校企共同培养懂技术、能吃苦、善沟通、会管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学训结合,即科学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进程,第一学年的课程设置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主,强化数理、人文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学习,通过校内学中做、企业做中学,工学交替,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的课程设置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个性化选修课、工程实践专题为主,通过校内做中学、校企探中学、企业做中创,工学交替、产学研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企业导师的工程项目和社会活动,完成导师布置的工作任务,接受导师阶段性学业成绩评价,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创业创新精神。

2.2 大禹班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2.2.1 聘请行业专家为企业导师,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校企合作育人,故企业导师的选拔及导师质量是工作的关键工作之一,所以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力量,聘请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技术过硬、负责,有工程项目又热心参与教学工作的实力型专家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结对,校企导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学业教育、学业计划制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工程技术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个性化的指导。

充分发挥企业导师贴近生产、贴近岗位的特点,在教学中以自身工作积累为案例,使学生能够更贴近工作岗位,通过导师在工作岗位上真实工作状态,手把手对学生进行指导,从思想上、知识上、技能上全方位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成长,适应职业环境,通过轮岗,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专业岗位,为就业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优势,企业导师在培养和管理学生过程中,以企业案例和管理经验为素材,使学生体会企业文化,熟悉企业制度,能够更好地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2.2 校企合作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从课程体系设计突出高质量就业要素,突出对学生就业能力针对性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体现学训结合,结合企业真实工作岗位流程,使学生上课即上岗,增强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增加工作经验。通过打破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专兼职教师课程开发团队,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渗透、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思路,将基础理论、技术知识等融化到课程教学的各环节,重新梳理课程学习内容,将企业案例或问题导入课程,并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重新制定课程标准,把企业的真实案例或项目任务补充到教学中,学生按照工作要求完成项目或任务,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创新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专业能力。

2.2.3 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更新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解决好学生想看看不到,不能重复看,不适应个性化差异性学习需要等,校企合作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助力人才培养。以“跟踪先进、共性优先、共建共享、边建边用”为原则,根据市场调研,按照水利企业的实际用人标准、从业人员拓展需求,结合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引入新知识、新技能、新标准、新设备、新工艺、新成果和国际通用技能型人才资格标准,并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信息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以建成的数字资源为基础,结合互联网上的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立体化教材和在线精品课程,运用蓝墨云班课、职教云课堂、职教云学院、中国MOOC、行水流云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2.2.4 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课程考核不仅要检测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要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参与程度等,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强化过程考核,形成全过程考核方式。改革忽视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的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卷面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传统考核方式。

一是注重学习过程性考核,改变“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根据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采取完成大作业、专题论文或报告写作、完成技术成果或作品等多种考核形式。

二是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考试模式。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教师从试题库中随机组题预定时间,让学生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即可看到成绩,进一步调到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三是注重企业导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时,可以参考企业中的岗位要求,由企业导师对学生直接考核。

四是多采用等级制评定成绩。等级制评定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分数差异,为学生创造了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5 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要求为依据升级改造校内外实训实习场所进行,建设满足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竞赛、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功能“多位一体”的实训中心。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明确双方责、权、利,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积极落实校企共建,不断改善校内实训条件,继续完善专业技能实训设备设施;密切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拓展实训项目,加强校外实践环节的管理与考核,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2.2.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平台为基础,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创立特色、精品教育载体,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等,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理论学习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大禹班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3.1 学生品德素养得到提升

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全面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中,在实践岗位中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将知识技能与素质充分融合,德才兼备,在实践历练中提高自信心,提高就业自信心,培养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养树立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业习惯。学生通过班级活动、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等递进提升自信心、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就业能力,达到高质量就业目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定期开展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调查,不断修正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高质量育人。

3.2 学生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扎实,积极参加各项综合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在省级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

3.3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强

结合人才培养计划要求,2015级、2017级大禹班学生分别于大一、大二暑期及寒假期间参与到相关导师的项目中,在实践中消化所学知识并获得新知,同时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为人处世、解决问题、实践动手等能力,由学校和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跟踪学生实践情况,结合企业导师反馈及学生后续的课程学习可知,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有所提升,同时对就业方向及个人今后的发展规划更加清晰。在实践教学对学生后期学习影响和工作影响的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锻炼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且今后应积极推广该模式。

3.4 学生就业率、对口就业率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班大禹班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8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3.75%,专业对口率在80%以上,上述指标均超过普通班。通过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就业质量得到行业企业广泛认可,为校企合作树立了典范。

4 结论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大禹班高质量就业路径实践研究表明,采用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就业质量要素融入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学生、企业多方参与的方式,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是可行有效的。

猜你喜欢
导师校企高质量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V eraW an g
导师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