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法教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运用

2021-10-11 06:18黄民文
科技视界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课外

黄民文

(1.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简称“纲要”)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当前全国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堂理论教学体系,但对课外实践教学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本文将探讨课外参观法在该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1 “纲要”课参观法教学的内涵与意义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得并验证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参观法也叫现场教学法。“纲要”课的参观法教学就是指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由教师带领或指导学生到与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相关的遗址进行参观、考察和现场授课的一种教学方法。

采用参观法教学对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其一,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兴趣。当前各高校的“纲要”课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但长期进行课堂教学,尤其是进行单一讲授式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即使是十分出色的教师,讲授的过程能做到逻辑严谨、生动有趣,但长期以往,学生也会感到单调乏味,困倦厌学。参观法教学,带领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一方面学习的方式从坐着听课变成了走动参观,另一方面学习环境也由教室变成了历史遗址甚至文化景点,学生学习的情绪会从困乏低落变得轻松愉快,学习的态度也会由厌倦被动变得积极主动。

其二,有利于课堂知识与课外知识的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纲要”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依据来展开,而“纲要”课教材的篇幅有限,只能概述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内容和主要事件,要想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还必须扩充一些知识。实地参观可以接触到的一些历史素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丰富感性经验”。

其三,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参观法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参观的过程中看到一些更具体的材料,而且可以与教师、同学、导游、讲解员以及一些专家学者交流,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历史这些材料,从而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重要的是,在参观结束后,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写总结、写感悟,甚至写小论文等。无论写感悟、总结还是小论文,写得好一点的,结合历史知识及参观中所获得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2 “纲要”课参观法教学的步骤

第一步,参观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使“纲要”课参观法教学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联络,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现有的条件选择参观的场地,在确定参观的场地后,便需联系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告知参观的时间、人数、目的、要求等。以便对方做好相应的准备。(2)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确定好参观场地以后便要制订出详细的参观教学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明确教学目的、时间安排、参观人数、所需资金、交通工具、安全措施等。(3)争取教务主管部门的支持,由于参观法教学在校外进行,涉及安全、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制订成熟的方案以后要及时向院系领导及学校教务主管部门汇报,努力争取得到各级部门的支持。(4)准备教学资料,教师要围绕参观的基地搜集相关材料,做好现场教学的准备工作,同时要给学生分组布置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学习。

第二步,参观实施。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以后,便开始按照之前制订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参观法教学。在出发之前,教师要将参观的地点、行程、目的、任务、参观规则、主题内容、各人分工、纪律要求、注意事项等对学生做出说明,尤其要向学生强调,在参观的过程中必须团结互助、注意安全、保护环境,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共财物。参观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好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参观学习中,要联系当地讲解员对场馆展现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做相关讲解,要鼓励学生向讲解员提出不懂的疑难问题。任课教师本人也要结合“纲要”课教学目的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知识开展现场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并提醒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做好必要的记录。

第三步,参观总结。“参观回来后,学生常常津津乐道于参观的所见所闻,感受到学习的兴趣[1]”。但“纲要”课参观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变教学模式,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更主要的还是希望通过这种参观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参观过程中获得的材料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探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同时,教师本人也要对此次参观法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查找此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下一次活动中发扬和改进。

3 参观的主要场地

“纲要”课参观法教学选择的场地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参观的可行性来确定。

纲要课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广大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继承、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2]。基于此,在“纲要”课参观法教学中可以选择以下几类场地:(1)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景点,如鸦片战争纪念馆、圆明园、抗日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参观这些景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民族复兴的使命感。(2)洪秀全故居、孙中山故居、毛泽东故居、北大红楼、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延安革命遗址、淮海战争纪念馆等革命历史基地,参观这类基地可以让学生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以及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共产党,自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3)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场馆,如各地科学博物馆、企业发展展览馆,以及大邱庄、南街村、华西村、改革开放纪念馆、经济特区纪念馆等,参观这些场馆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其拥护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4 注意事项

为顺利、有效开展“纲要”课参观法教学,需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要保障安全。首先,安全是第一要务,必须高度重视。因此,为确保安全,要尽量避免前往危险系数高的野外参观,以防不测。其次,出发之前要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配备简单的安全工具,以备急用。最后,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提醒,要求学生遵守安全规则,尽量结伴而行、团结互助、防止掉队。此外,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争取班主任、辅导员协同组织参观,增加安全保护力量。

其二,要提前谋划。“纲要”课的教学时间短,除了课堂讲授,还有许多课外实践教学,课外的参观学习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困难的教学环节,需要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参观场馆负责人、领队教师及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要在开学之初做好计划,并联系好各单位,做好各类准备工作,以便顺利开展。

其三,要紧扣目的。“纲要”课参观法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参观考察直观的历史场景和历史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国史、国情,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参观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围绕教学目的结合现场讲历史,在参观后要让学生写感悟、写心得、写论文,对现场教学和课后作业中出现的学生认识上的思想偏差和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课外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