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骁霞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 201815)
共享领导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知识密集型领域。本文通过对共享领导概念内涵及已有研究的梳理,分析共享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共享领导影响团队绩效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揭示共享领导和团队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即团队任务特征,发现当实施共享领导模式后,其影响团队绩效的决策任务特征具有知识要求程度高、任务复杂性、团队成员间工作相关性高等特点,还对共享领导四维度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为知识型团队提高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意义。
共享领导是领导模式的全新概念,20世纪90年代,Pearce和Sims针对领导模式进行的首次定义,指出共享领导是由团队成员和指定的团队领导者共同执行的领导,是团队所有成员整体水平上表现出来的领导行为。共享领导被提出之后,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表1是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1)领导方式是团队成员共同执行领导,不是单个特定个体的专利;(2)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团队目标和共享愿景。(3)团队成员进行自我领导,具有主动性,并承担领导责任,而不是依靠某个指定领导者的权威进行工作。(4)领导角色具有动态性和互补性,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协作和分享。简而言之,共享领导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管理哲学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团队成员通过尊重、倾听、鼓励他人、分享知识和成果来改善工作流程和提高绩效。
随着高新科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重视并实施共享领导模式。共享领导模式以其自身的优越性,成功取代传统垂直领导模式,在需要综合决策、科技含量高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医疗诊断等等,优势如下:
第一,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团队领导可以让每个团队成员享有权利,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获得组织授权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突破传统垂直模式中领导的桎梏,可以及时有效的使用手中的权力解决问题,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使决策更加公正有效;
第二,共享领导更有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在共享领导模式中,成员通过互相协作、学习,共同承担领导责任来完成团队目标,在工作过程中团员之间互相协作,彼此信任,共同负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绩效;
第三,相较于传统的垂直领导,共享领导更有利于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在共享领导的模式下,团队成员之间处于相互影响、彼此学习的状态,成员通过共享经验、知识和结果来实现团队目标,从而促进团队信任的形成。
表1:不同文献中对共享领导的界定
领导行为与其团队绩效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研究者的青睐,而共享领导作为一种新型的领导方式,不少研究者也致力于探讨与其团队绩效的关系。
Pearce&Sims研究了汽车公司的案例,通过近70个案例来探讨共享领导模式的积极作用,以及团队绩效的影响,发现与传统的垂直领导相比,共享领导在促进团队绩效方面是更有效的领导模式。
随后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共享领导模式代替部分垂直领导模式,受到社会的使用和支持,主要集中于医疗诊断、学校教育、新产品的研发等知识密集型领域。通过共享领导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团员的主观能动性,展现个人才能,提高团队绩效。在共享领导模式下,团队成员能体验到团队或组织所给予的充分的授权,当团队面临困难时,团队成员被赋予一定的权利去解决问题,而不需要经过上层不明情况的领导批准后再做出反应,这样成员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并积极参与决策。研究表明,共享领导水平越高,团队成员得到的权利越大,更愿意承担责任。并且,在成员被充分授权时他们可能会感知到来自于团队或组织的信任感,从而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团队绩效。
Carson等(2007)对59个管理咨询团队的进行纵向研究,该实验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共享领导模式进行测试,其中客户评价为因变量,结果显示当领导行为分布在团队成员之间时,团队绩效会得到提高。
郑晓明、李祎(2009)对来自北京和山东的多家企业进行调查,考察共享领导模式是否通过团队情绪智力影响团队绩效水平,实验结果验证了共享领导可以通过提升团队情绪智力来提高团队绩效。
赵鹏娟(2011)通过对双汇集团13个团队(包括企业、学校、医院)中的知识型员工的追踪研究,发现共享领导可以提高团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团队绩效,该研究结果还表明教师成员对共享领导模式的感知水平要明显高于企业知识型团队成员。
王坤、袁静(2012)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研究,发现当该种类型的产业实施共享领导模式之后,团队绩效大大提高。共享领导模式可以突破传统垂直领导模式的弊端,发挥团队人员的才能解决各种创新问题和复杂任务,进而提高团队绩效。
为了保证盾构设备安全,在K49+818处增设中间竖井,作为检修通道和通风作业通道。结合该桩号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盾构机掘进速度,在中间竖井四周设置降水试验井,以便水位降至安全水位,中间竖井能够顺利施工,从而减少盾构到达时发生涌砂涌水的风险[1]。
李霞(2012)对国内25所重点高校的创新型科研团队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高校的创新型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对团队绩效水平具有正相关影响的结论。
不少研究已经发现共享领导能够提高团队绩效,由此,进一步分析共享领导影响团队绩效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
共享领导的有效实现与团队的任务特征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团队知识创新性、任务互依性与任务复杂性(如图1)。
知识创新性主要表现为团队任务对知识的依赖程度和对知识创新的需求程度。Pearce(2004)认为,共享领导需要持续创新以确保团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团队的知识创新度越高就越适宜运用共享领导模式,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示个人专业素质和知识技能,完成团队任务。
图1:团队任务特征
任务互依性是指团队成员之间任务的相关程度和相互依赖程度。Pearce(2004)指出,在一体化或者相互联系的团队任务中,团队绩效水平比个体绩效的总和要高得多,这是由于在共享领导模式下,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彼此学习,通过共享经验、知识和结果来实现团队共同的目标。
任务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团队决策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团队成员的决策参与要求程度,以及决策过程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随着任务复杂程度的提高,以传统垂直领导模式来完成团队任务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因为单个特定的领导者无法掌握指导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必备知识和能力,需要团队成员共享领导权利,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知识和技术优势,以并行加工的方式协作完成团队任务,从而提高团队绩效水平。因此,团队面临的任务越复杂,共享领导的重要性就越凸显,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也越突出。
因此,在判断共享领导是否会影响团队绩效水平时,需要考虑团队任务的特征,即团队知识创新性、任务互依性与任务复杂性。由于个体认知具有局限性,单个指定领导者无法履行所有的领导职能,需要集中所有团队成员的差异化经验和知识,加强成员间的交互学习与协作,共享成果,才能提出更合理、更高质量的团队决策方案,共享领导模式也就能够比传统的垂直领导产生更高的团队绩效。共享领导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全方位考虑团队任务特征,进而发挥共享领导的优势。
赵鹏娟(2011)通过对双汇集团13个团队(包括企业、学校、医院)中的知识型员工的追踪研究,发现共享领导可以通过团队的学习能力影响团队绩效水平。而本文所研究的高校教学团队也是属于知识团队。
这里团队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为在学习、协作的过程中具有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判断能力、执行能力、推动能力、反思能力、改进能力、吸收知识能力、输出知识能力以及共享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从而促使团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始终保持稳定且良好的业绩上升。研究结果验证团队学习能力在共享领导影响团队绩效水平的过程中呈现完全中介作用,即共享领导可以提升团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团队绩效。
该研究将知识型员工的共享领导定义为一个四因素结构,即“团队进取”“责权共享”“团队期望”和“团队合作”(如图2)。
团队进取主要表现为成员主动学习新知识,查漏补缺,从问题中不断发现新机会等。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活到老,学到老”是保证每个人不被时代淘汰的条件,尤其是知识型员工更有必要不断提升自己,不失时机地学习新技能,才能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他人的合作。
责权共享主要表现为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共同承担领导责任,每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团队领导者,团队里有施展各自专长的平台,集体讨论以及参与团队决策等。知识型员工在团队中追求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图2:共享领导四维度模型
团队期望主要表现为团队成员严以律己,具有一定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工作业绩,以及超水准的工作表现等。
团队合作主要表现为团队成员在工作中善于协作,成员间分工明确,彼此之间相互学习、信任等。在团队化的工作模式下,每个成员都只完成归于自己的那部分任务,因此需要依靠成员间的密切协作与配合来提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从共享领导模式的四个维度出发,团队学习能力在由团队进取、责权共享、团队期望、团队合作所组成的四因素结构与团队绩效水平之间仍然起着完全中介效应。在知识型团队成员共享领导的四个维度上,不同单位类型的表现具有显著性差异,单位为学校的知识型员工在团队进取、责权共享、团队期望、团队合作四个维度上,与企业的知识型团队成员差异性显著,教师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研究能力,并且将终身学习作为职业责任与义务,目的性与系统性都强于普通人,因此教师对共享领导模式的感知水平明显高于企业知识型团队成员。
简而言之,共享领导模式有利于提高团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团队绩效。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的领域倡导并且实施共享领导模式有助于建立学习协作型团队,通过分享经验、知识和结果,彼此指导,共同进步。未来应对知识型团队中实施共享领导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