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战军(1982-),男,汉族,天津人。主要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摘 要:企业治理的内部财务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财务风险管理和财务控制决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业务发展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财务控制管理的创新。文章结合实际,从主观管理、体制建设、审计监管和财务预算入手,阐述了企业财务内控执行所存在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对于财务内控不健全或者将财务内控流于形式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让财务内控能够接地气,且能得以实施,而不是“空中楼阁”般的存在,使其真正为企业发展运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财务内控;现实困境;优化对策
所谓财务内部控制,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为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规范性和合法性,以及为提高财务信息的使用效率而采取的各项管控程序。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和客观的重要保障。换句话说,财务内部控制的效果将会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财务内部控制仅仅是作为一种管控的手段,无法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绝对的保证,其目标是满足企业发展的部分要求。
一、财务内控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财务内控应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其次,财务内控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具体业务情况,便于实施监督、规避风险,为企业实现良性健康发展起到掌舵作用,具体来说,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财务内控应符合下述主要原则:
(一)合法合理性
现实情况中,由于各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内部经营情况不同、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也不相同等诸多因素的存在,根本没有一套万能的财务内控模式可以直接照搬照抄,只有以国家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财务内控制度才是正道,切记不可生搬硬套、依葫芦画瓢式照搬他人模式。
(二)全面性及針对性
财务内控要尽可能的涵盖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覆盖所有人员及岗位。由于财务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这就要求财务内控要伴随财务工作延伸到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之中,对财务工作的全过程能够实施行之有效的监督与约束;同时在实施财务内控的过程中能够及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完善,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
(三)成本效益原则
制定财务内控时,企业应当综合考虑财务内控的实施成本及预期效益,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效益。如其实施的成本大于预期效益,那财务内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即财务内控要能够对企业的关键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的控制,充分实现财务内控的杠杆作用,体现其对企业发展的边际效应。
(四)制衡性
财务内控的执行应当在人员、岗位、权责、流程等方面的形成相互监督和制约,统筹考虑执行效率,即财务内控是基于不相信任何人来建立的,其对企业的所有人员和岗位均具有约束和牵制机制,做到照章办事,在没有制度或者制度尚不完善时不能仅凭经验和热情来做管理,这样只会不断激化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矛盾,其带来的效果也是适得其反。
二、财务内控的作用
(一)保证资金安全
作为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财务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金的安全和完整能否得到保障取决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实施。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继续经营以致破产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稳定及安全的资金使用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尤为重要的是,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动态的监督,从而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不断提高资本利用率。同时有效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可以提高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1]。
(二)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应对风险
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同时也是企业应对经营发展风险的需要,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科学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使企业的部门设置、岗位配置及人员需求得到全面优化,促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各尽其责,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的运行,正所谓“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三)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财务内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企业现有工作流程的梳理,化繁为简,即在保证财务内控有效性的前提下,对不符合企业业务的流程做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不必要的流程进行简化,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内控就是给人找茬的旧观念,让企业里从上到下的员工在主观上都愿意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内控工作中来,营造全员参与内控的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四)保证国家实施宏观控制
作为衡量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已经远不止防弊纠错,企业通过实施有效财务内部控制,进行自我约束,使其能够遵循国家《会计法》、《劳动法》、《税法》等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以此来保证国家对企业宏观层面的控制,为国家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企业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企业财务内控执行的现实困境
(一)主观管理随意
目前,由于中小型企业受限于投资规模和经营范围,并且普遍实行家族式管理。这就造成企业领导者经常不得不在运营和管理以及成本管理中担当多个角色。没有比较优势、强烈的内部财务控制意识、强烈的内部财务控制政策制定能力,缺乏系统支持,最终就导致无法发挥财务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仅靠“一言堂”或者“一杆笔”进行最终决策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就难免会出现个人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经营造成损失甚至破产。
(二)体制建设滞后
多数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通常都是一人多职,业务规避概念模糊,没有等级制度,甚至完全废除;亦或者即使确定了相应的职位,但工作范围不明确,职位职责不确定,只有投资者拥有最终决定权。在实际的决策管理中,缺少相应约束及协商等机制,内控流于形式,不相容职务应该分离实际并未分离等现象极其普遍,也就是在两个利益相关的岗位上同时安排了两个有亲缘关系的人,这也就为此二人联手舞弊带来了可乘之机,同时为应付上级检查,纸面的内控体系与实际执行完全脱钩,造成内控被束之高阁,表面上五脏俱全,实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