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维霞
【摘 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疾病诊治中循证医学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80例。在运用循证医学诊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显的凸显出该方法的效果,以对比的研究方式为主,使用计算机将患者排序后,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两个小组,将80例患者以平均40例的方法分配至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接受循证医学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详细情况,如治疗效果,并记录患者对治疗效果是否满意,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低于研究组[80.0%(32/40)比95.0%(38/40)],该结果显示,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不满意患者3例,参照组9例,以此分析可知,后者满意度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疾病的诊治,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效果,临床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心内科;循证医学;医学效果
心内科是临床科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较为复杂,而且有些患者存在先天遺传缺陷,大部分患者心内科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心内科疾病较为严重,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一旦发生该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若延误会导致患者失去生命。早搏、心肌炎、冠心病均属于心内科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的特点,而且部分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据相关研究分析得知,心内科疾病患者接受循证医学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析,选择部分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对比分析,做出如下汇报。
1.1 一般资料
心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主要对象,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完成80例选取。期间将所有患者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命名小组中,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年龄36岁~68岁,平均年龄(47.5±12.39)岁,以上资料具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采用心内科常规方法。而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选择循证医学理念,在实施前,根据相关规定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客观的诊疗方案,从而促进治疗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具体治疗措施如下:(1)构建循证医学小组,从科室中选择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循证小组。主要负责诊疗工作。(2)提出问题。小组中的主治医生需要对收集后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患者的病史,同时对病情进行诊断,另外对患者当前的身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3)循证证据找寻。小组成员,通过医学资源库的检索功能,找出相关病例的治疗方案,整理相关证据,为循证医学的实施提供依据。(4)明确治疗方案。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后,结合本科室中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诊治方案,以此保证临床效果的提高。
1.3 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治疗情况,将治疗后的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显效、有效和无效,计算有效率后进行比较。向研究对象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采用(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满意度的方法获取结果后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2.1 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前者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满意度比较,前者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以往心内科治疗时常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而该方法实施期间,主要依据他人指导和个人经验进行治疗,与之相比,循证医学就具优势,主要是该方法使用期间,医生无需单独进行相关报道的查阅[1]。心内科疾病的治疗,不仅仅依靠主治医生的个人经验,还要将临床病例的分析作为治疗的参照依据,以此在实际治疗中,完善治疗方案。循证医学小组在对患者展开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尤其是病史,明确病情发生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2]。本研究对研究组采用循证医学诊治方案,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合理的应用循证医学制定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德和.循证医学思维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3):187.
[2] 朱晓雪,许人.心内科疾病治疗中循证医学的应用探索[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