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体能与技能教学的开展研究

2021-10-09 18:35赵是森
体育教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技能教学大学生

赵是森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高校常态化体育课程学生体能与技能发展现状,指出在学生体能与技能学习的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体能与技能教学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探讨新形势下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强调课内外一体教学,注重课程系统性的设置与实施,辩证地看待体能与技能教学实现协同发展;适当采取“强制体育”,构建学校体育氛围,扭转应试体育顽固思想,关注全体学生的体育素养与评价,注重组织管理与实施,实现体能与技能教学“1+1大于2”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大学生;体能教学;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9-0032-03

高校体育始终在发展体能和技能上争议不断,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以发展技术技能为主的“三基”作为指导思想,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体育课“三自主”,如今体育强国、全民健身、足球振兴、健康中国等一系列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高校体育工作成为举足轻重的一环。高校体育课程模式普遍以专项技能教学为主,在提高身体素质基础上以发展终身体育作为宏观目标,以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为载体开展体育工作。在高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下,体育课程实现教师主导向学生自主选择的角色转变,呈现教学目标多元、形式丰富、针对性强的体能与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

一、高校体育课程技能培养现状

(一)项目多样化对课程模式设计提出要求

从强调“三基”忽视学生自主性和针对性,到“三自主”提出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内容、时间、教师的教学模式,如今高校体育教学开设丰富的体育项目选修课以满足学生需要,例如一些高校开设的爬树课、游泳课、减肥班,厦门大学的潜水课、极限飞盘课,浙江大学的皮划艇课等,这些高校开设各种吸引学生眼球的课程一度引起网络热议。这类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各大高校也乐于开展此类新奇受欢迎的体育课,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也有利于体育文化建设,增加曝光率提高学校知名度。在项目多样化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背后,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不仅限于技能传授,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精神需求上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的同时,不同项目对应不同的课程模式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顺序、课时安排和考核要求等。如此趋势下的学校体育课程无法直接代入,这对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与科学性提出更高要求。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仅依靠一周两节课和持续一两个学期的教学课程,加上高校普遍存在的课内技能学习与课外练习巩固衔接不足,无法实现学生技能系统性的练习与提高。部分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的项目课程,其教学效果只能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体育课程实施下的锻炼效果和育人价值未得到有效实现。

课程设置需重视教育系统性,遵循科学性,强调实用性和社会性。开设不同运动项目课程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應用、教学模式,在课外开展余暇体育、竞技体育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多样性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意向与需求,课内外学生的自主学练情况受学校软件与硬件设施影响很大,高校要基于现实情况开设内容合理、组织教法有新意、运动负荷科学的课程模式。有学者提出以专项等级评价为学习目标的“公共体育专业化”课程模式,学校体育考级作为目标很有可能误导学生的运动技能发展为考级追求,且不同项目技能的评定方法与标准不同,以学生运动技能水平作为抓手无法脱离规则认知、战术配合、体能运用等。相应的考核方式要尽量客观,专项竞赛是最直接准确的评定方法,部分普及性项目已经在校园广泛开展具有一定的竞赛经验,然而为高校众多运动项目的课程开设都搭建竞赛平台的可行性不高。上述存在的问题同样也是技能教学为主的其他高校体育工作开展需要考虑的。

(二)课程设置回归本位,重视课内外衔接

怕累、缺乏运动兴趣和没养成锻炼习惯是阻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1],且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选课时除感兴趣之外偏向选择轻松不累容易拿高分的课程的学生不在少数。更多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逐渐迎合学生喜好,课程设置看似愈加丰富,“三无七不”体育课越来越多,田径、体操等基础项目却在部分高校逐渐消失。没有了跑、跳、投,耐力、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基本训练,其他项目锻炼内容价值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课程在教学中传授学生技术的同时,掌握学习技术的能力、激发并保持对运动的热爱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面向大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发展在毕业后促进群众体育的深入普及,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要普及不同身体素养、不同运动基础的全体学生。提高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需要进行锻炼行为的重复,课程以技能教学为主,体能与技能的关系不分先后,通常在学习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同时,在学与练的健身过程中发展身体素质。在培养学习兴趣中学习技能,在练习中巩固提高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高校体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时间集中在一学期一周两节体育课内,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课程安排紧凑,有限的课外时间被各类社团集体活动占据。2019年调查仅约6.01%的大学生达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课外没有有效的组织安排与指导,学生自发进行练习与巩固技能存在一定困难。仅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没有在运动锻炼上付出时间与努力,感受身心的满足,在赛场上体验合作、竞争、成败,无法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实现体育的育人价值。

二、高校体育课程学生体能锻炼现状

(一)应试体育思想积重难返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是体育政策文件对高校体育课程开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生体能发展主要依靠体育课与课外锻炼,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仅次于语数,从小学到大学至少要上14年的体育必修课。现实却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短板已转移至高校,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抽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大学生体质不及格率约30%远超中小学。大学阶段大一、大二年级学生要上体育必修课,另外一般高校体育课成绩与升学、评奖评优相关,学生在功利驱使下会积极投身运动。到了大三、大四年级没有体育课、体育考试、体育测试的约束,学生锻炼积极性大大下降。高考应试下学生体育锻炼减少、体质下降带来的压力是高校体育需要面对的,学生体育基础薄弱,高中前没有学会一项运动技能,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甚至没有锻炼意识,这意味着大学体育工作要承担学生体能与技能从零开始的双重压力。十几年考试主导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体育意识惯性认为学校体育首先是应付考试,体育课结束后便很少再花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应试体育建立起的短期体育效果无法保障持久的体质健康,这与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相违背。应试下的体育运动的确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质水平,但事实证明无法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问题。《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要求体测成绩不足50分按结业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几所学校能真正执行,而面对中考体育、大学一、二年级体育必修课带来的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短暂辉煌后进一步恶化的“前车之鉴”,学校体育工作者更需要反思如何真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体育意识,主动走向操场。

(二)高年级大学生成为体质下降“重灾区”

大一、大二年级体育课以必修的形式存在,且每年的体质测试都是促使大学生锻炼的直接原因之一。体质测试成绩在考核评价中占较大比重,测试前一两个月开始“临阵磨枪”的学生不在少数。除此之外学校运动会、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活动也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力,高年级学生的体育活动条件减少且没有运动氛围,参与锻炼意向与运动频率出现断崖式下降。即使大三、大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选课人数和上课热情也大不如前,再加上大学生群体普遍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和生活习惯加剧体质下降。在大学生体育一线体质测试中大一、大二年级引体向上不及格率达70~80%,长跑不及格率10%~20%;大三、大四年级引体向上不及格率在90%以上,长跑不及格率升至30%~40%;另外在BMI身体指数、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项目的体测成绩及格率都出现一定下降。

(三)直面难题,部分高校“强制”加“应试”开拓新思路

有调查显示,认为体育运动重要的大学生高达92.97%,他们主要运动场景集中在体育课,其次超半数的大学生会自发进行日常运动[2]。这对于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积极的信号,绝大部分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需求,满足学生需求、提供充足的设施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锻炼。清华大学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的“四点半强制锻炼”,到如今发展成为男子3000米女子1500米、新生游泳测试、毕业长跑等活动。体育是清华大学百年来的重要办学特色之一,其中离不开强制锻炼。还有很多高校同样采取强制体育:从1916年南开中学张伯苓校长提出并实行的“强迫体育”,浙江大学采取体育课评分标准包含学生每学期跑步总里程达到要求即可得满分的激励政策,北京大学等高校要求学生必修游泳课等。以清华大学为例,“强制体育”已实施数十年,“无体育不清华”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数据显示清华大学男、女生1000米跑测试比其他高校平均成绩分别快32秒和23秒,其他项目清华学生同样优于北京其他高校。这一事实证明,“强制体育”不仅对学生体质健康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也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高学生锻炼的自主自立[3]。

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成功经验证明解决高校政策落实难离不开强制体育,立足《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学生体育锻炼提出要求,更在于严格执行。带动学生运动的直接原因是制度强制,建立锻炼习惯和体育意识需要文化与环境的强制。这些学校的“强制体育”与以往的“应试体育”不同,改变应试体育的硬伤需要自我体育的觉醒,以“终身体育”为宏观目标的高校体育教学要帮助大学生抛弃对应试体育的惯性认识,让体育回归自我需要。“强制体育”从体质健康与自我促进的内部需求出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各类体育项目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性、尊重自主权,在浓厚的体育氛围中实现“我的运动我做主”。

三、学校体育课程下体能与技能的辩证分析

在国家政策利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大高校积极求变致力于体育课程发展和改善学生体质健康让我们看到学校体育发展的光明前景。高校體育如今普遍认同以技能教学为载体培养运动兴趣促进终身体育,却也避免不了当下体质测试对体能要求的现实需要,忽略了技能与体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同步,学生暂时学会了一项运动技能却没有养成正确的体育观,不利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实现体育育人价值。

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双核心,在课程设计中对两者关系的正确把握与处理需要理性分析。从辩证关系上看,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是体育教育基本目标,常态化体育课程教学形式上采用技能学习的多种形式,科学处理在体育课程中体能与技能的关系需要通过了解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认识与把握体能与技能内、外在必然联系。技能的学习与提高离不开体能支撑,体能通过一种或多种技能为形式展现。学校体育发展重体能轻技能无法实现体育育人价值的可持续发展,而一时的应试体育也非长久之计;技能形式满足体能发展需要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而一味以技能学习为主要目标则舍本逐末,无法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矛盾决定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技能丰富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两者作用不同。

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体能发展,在提高体能的基础上发挥体育德育功能是对体育教学价值的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能发展离不开技能形式的表现,技能水平发展受体能制约,对应体能的一种或多种方面。学生体能的发展是综合发展,在技能形式表现的基础上仍要促进体能其他方面的提高。学校体育课程常态化教学既要注重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也要兼顾技能学习与课外锻炼对体能的提高与德育价值的实现。技能重点突出和培养学生个体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的独立与自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技能,课外体育练习与竞赛活动是学生培养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及个性发展的主阵地,满足学生在人际交流上的需要,增强群体意识。体能与技能发展并重,体育课程重在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重要性,真正热爱体育,从思想上重视体育,在体育文化氛围中形成积极阳光、体魄强健的审美取向。高校若仅试图通过丰富项目技能教学抓住学生眼球无异于扬汤止沸,体育的育人价值在于强身与强心,提高综合素质是根本目标,但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学生通过长期坚持运动,在锻炼过程中认识自我、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实现体育的德育功能。大学生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全民健身的中坚力量,以后为人父母也将促使新一代青少年儿童投身体育锻炼,因此高校体育的延伸价值意义重大。

四、高校体育课程体能与技能教学的发展方向

1.目前高校体育普遍实行以技能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课程,课程模式呈现重技能轻体能的现象,体育工作实施效果不明显,学校必须更新观念,重视学生技能与体能的同步与课内外练习的衔接,重视学生反馈与数据分析,理性看待与反思,逐步建立科学的课内外一体的体育教学体系并加强管理严格实施。

2.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在满足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上开设课程教学,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统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锻炼的体育文化氛围,重视各个学段学生的运动需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适当的强制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惰性,扭转体育应试惯性思想,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主锻炼习惯。

3.学校体育不是对事物现象与行为的简化描述,是基于人的多样性对更多可能性的挖掘,高校体育课程设置需站在教育的宏观角度看待体育,“终身体育”发展视角下的体育价值就存在于技能与体能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中。体育工作者应重视高校体育出现的普遍问题,学习部分高校的成功经验,实现体育功能包含体能与技能且超乎两者之上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J].体育与科学,2002,23(03):72-74.

[2]林华维.清华教授:强制体育 有助培养好习惯[N].新华日报,2018-04-18(15).

[3]毕若旭,罗希.超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很重要[N].中国青年报,2021-05-31.

猜你喜欢
技能教学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英语语言知识教授及交际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
从“人文”的角度谈高考美术技能教学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PBL教学法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