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中的审美意象

2021-10-09 10:41牛玲
美与时代·下 2021年9期

摘  要:在中国画中,笔墨心象能够表现出国画的民族内涵和文化特征。笔墨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是一种视觉感知。而心象是一种精神体验,良好的视觉体验是通过将笔墨心象进行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体现中国画的内涵,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画创作通过笔墨心象形式表现中的审美意象,承载着不断发展的绘画语言和人文价值。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笔墨形式;审美意象

一、笔墨心象的概念及艺术价值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心象”一词并不存在,但它经常出现在绘画理论中,代表着绘画中主观思维和客观现象的两种现状[1]。心象就是指跟随内心所虚构的意象,将客观的“象”与主观的“心”进行联系,形成思想与意象的结合。在作品中,心象是画家对自然的独特观察的表达[2]。笔墨的表现以“心象”的表达为中心,心象的表达是由主观精神和客观描述形成的绘画表达形式。只有将笔墨和心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够用最原始、最纯洁的表现形式来对自然的真实本质进行描绘,以心象为核心,以笔墨为方式,并以此来展示出独有的视觉艺术。

在对自然的观察和表现中,笔墨心象赋予了中国画灵魂,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此开始创作中国画[3]。笔墨心象是研究中国画视觉效果和视觉感知的关键。笔墨是画家的创作方式,心象的展示来自画家独特的自然感,这种独特的感觉是画家的创作方式。单纯的物象表现很难掌握自然的真实含义,画家只有通过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感知,对自然界中的纯洁物象进行美学意象化,然后通过笔墨进行展示,才能真正把握住自然的特征,赋予画作独特的灵魂。如《宣和画谱》中记载宋代范宽:“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可见画家长期生活在山中体验大自然风光,经过意象化处理表现出深远缥缈、气势宏伟的艺术效果。

“心象”的艺术表现实际是绘画者和所描绘对象沟通的展现,只有和物体进行过深层次的沟通之后绘画者才能表现出物体的灵魂,画也才会有灵魂,绘画者的风格才能体现出来。绘画者感受自然的能力决定了绘画者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绘画者通过观察自然物体或现象,体会到自然物体独有的美,这是绘画者创作的核心。

中国画由笔墨构建绘画的主体,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墨随笔出,绘画的精神与本质都是通过笔墨表现得以实现的。不同的作画工具使书画线条富有变化,运笔时轻重快慢,皴、擦、点,染为中国画带来了特有的内涵。一般而言,心象来自画家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形成了一种与笔墨兼容的虚幻图像,并且呈现在绘画中。对于自然图像,尽管复杂而多样,但心象的形成及其艺术价值是独特的。为了体验自然中的心象之美,有必要从意识层面构建“象”,并将其有效地与笔墨结合,展示艺术形象。在表现物体时,有将心象呈现在表面、将自然现象内化的方法,也有将自然现象呈现在外面、将心象内化的表现方式。这两种表现方式所呈现的美是不一样的,前一种呈现的是自然美,将心象注入灵魂,画家必须对自然景象有非常强烈的体会和感受,这样才能在画中注入灵魂;后一种具有含蓄美,这种美的成功表现离不开高超的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法。两种美从古至今都被画家追求。无论用哪种表达方式,笔墨都无法和心象分开,笔墨能够展现意蕴,心象则能带来艺术上的提升,笔墨心象形神兼备地体现中国画的意境。

二、中国画的“笔墨”与“心象”

中国画的笔墨心象可以分为“笔墨”和“心象”两个层面,对于中国画笔墨心象的表现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评定。一幅画基本是由“笔墨”构成的,笔墨组成一幅画的基本框架,没有笔墨也就没有了中国画,笔墨表现也是从古至今被画家看重的地方。

由此可见,中国画的意境全是由笔墨展示出来的,且中国画的笔墨心象主要体现在对自然物体的表现上。我们经常可以在中国画中看到很多自然物体,如山川景象、水墨人物、花草飞鸟,在对这类景象的观察中,不难发现这些图画并不似真实的景象,只是画家将自然界中展示的心象映照。例如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笔下的鸟禽和山石非常富有个性,经过夸张化的处理,形成了一种“怪而丑”的审美。他的鸟禽奇特的地方在于造型怪异却形神兼备,让观者彷佛与画家的内心世界对话,充满着生命的律动。创作于1689年代表作品《鱼鸭图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构图极简,野鸭眼框和眼珠大而圆,“白眼向天”似乎是对现状的不满和蔑视。书法笔意是表现笔墨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古代的绘画者通常会在绘画时融入书法所用的笔法,将书法的笔法融入中国画中能够给绘画带来深刻的意境。再如,可以通過变换线条的节奏和运笔的惯性使绘画有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绘画的艺术性也会被增强。八大山人在绘画中就融合“篆籀之意”的书写形式塑造浑朴有力的笔墨线条,还原出自然形象的生机与韵味。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的《河上花图卷》中很好地体现了结构和笔法的运用。这种表现心象的过程实际是重塑自然物体和对所描画的对象进行个人化的加工的过程,这是一个实践绘画者的内心幻想的过程。

三、笔墨心象表现的审美意象

就笔墨心象本身而言,其实现了“心”与“象”的完美结合,这也使得其内涵更具哲学意味,大大提高了中国绘画的呈现效果,可以表现画者依托美景表达内心情感,而其中心象则诠释着画者感悟自然、心化自然。正是缘于这一特征,笔墨心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和审美语言,其包含诸如儒家思想、道家精神及民族意识等审美因素,在不断积淀中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载体和孕育艺术的土壤。

(一)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古人追求的美好愿景之一,实现人与物的和谐共处,凸显出“以和为美”的审美思想,同时也是中庸思想的重要表现。在发展过程中,道学思想实现了与“以和为美”的融合,不断追求自由心境,并由此探索出对美的从有限到无限的追求,这使得其精神感悟的境界逐步提升,所呈现出的审美意境呈现出超境化状态。从心象审美角度来看,其受儒、道思想的影响,创作出的中国画中无不体现着文化渗透结果,其诠释的“中和”“中庸”、以“和”为美等意境都始终围绕着“真善美”这一精神追求。沈周的《虎丘送客图》描绘的就是精神追求,文人静坐于长松下抚琴听泉,画中流水潺潺、松木葱郁,一派放逸闲适的生活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与自然仿佛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完美的呈现。

《论语·雍也》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4]经典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的审美思想,同时对绘画领域也形成冲击。道家思想具有超脱、清静等内涵,而其对心象的表达则实现了对绘画思想意境的准确把控,同时在精神层面也呈现出畅达和超境之态。《齐物论》中关于庄周梦蝶的论述便是最好的印证,其诠释的超境界感悟正好满足了心象对审美的表达要求,这一表达方式将思想转化为灵魂,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整个表现过程的统领。从美学角度来看,这一表达方式符合特定审美规律,且为美学所追寻。正是因为其以思想为灵魂,使得整个表达过程得以围绕自然物形象展开,画者在创作时可以综合利用撷取、观察、体悟、变格、描绘、创造等手段,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画作,其所展现的心象内涵具有综合性特征,同时也满足于对美的需求。在创作过程中,画者可以通过准确把握自然物象来实现对其的人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绘画技艺来提高物象造型的美感,由此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不仅可以完美诠释画者心中的自然之态,而且可以为观赏者呈现出自然之象,使整幅作品流露出浓厚的自然之感。为了更好地提高艺术表现效果,画者要确保画作符合艺术的唯美特征并体现艺术的一切规律,可以先摄取自然物象整体的物之形象,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艺术的纯化程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出自然本真的艺术形象。

(二)人的精神与物质本质相融合

心象创意对于中国画图式形成起决定作用。笔墨心象不仅具备自然物象的特征,而且具有超出自然物象的神采,这使得其在把握艺术特征的同时可以表现出美的规律,因此得以统领艺术创造的整个过程,并决定作品的图式形成。在技法要求方面,心象满足画作对形与色的表达要求,虽然其以传达自然物象为基本内容,但已摆脱物象的自然束缚,而是借助人化自然这一模式,寻找出满足艺术规律的审美物象,并由此进行创作,以此来提高画作的艺术性。在这一过程中,人化自然离不开对物象的表达,这就需要画者将传达精神和意境作为主要任务,同时要将真善美作为最终追求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出心象表达效果,由此深入诠释人与自然的共同规律。立足心象化,画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实现自己与自然的同化,这既要求其遵循“天人合一”理念,又要遵循内心的精神诉求,以此来实现人的精神与物质二者的相互融合。

在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中,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画者的思想境界,这是其心象美的精神体现,有些呈现出雄厚伟岸之感、有些流露出挺拔崇高之势、有些透露出绵柔温润之态,这些都是画者审美理想与情感的表达,而这便是中国画所承载的艺术本真。

四、结语

经过长时间历史积淀,笔墨心象逐渐演变成为中国画的“魂”,承载着中国画的內涵和精神。画者在创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内心,将内心想法与自然物象相结合,以此来充实画作的内涵,清晰地了解并认识笔墨心象对创作者的审美意向有一定推动作用。笔墨心象语言的展开,标志着中国画艺术价值体系的形成,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需要不断把握对中国画“笔墨心象”内涵及其审美特征的理解,使得艺术作品在“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形式与情感”等多对创作因素中达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永红.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与审美分析[J].艺术教育,2014(9):120-122.

[2]刘路遥.试论中国画笔墨心象的表现与审美[J].艺术教育,2015(6):163-164.

[3]廖卉珏.论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与审美[J].戏剧之家,2014(16):66-67.

[4]任宝菊.论语今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5:30.

作者简介:牛玲,华东师范大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