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1-10-09 10:30陈大红
中外医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胆总管胆道开腹

陈大红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六安23700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属于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据报道,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约为1/10~1/5,合并胆总管结石约为3/50~1/5[1-3]。对于二者的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解除梗阻,但手术方式极易出现并发症,且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住院时间长。因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外科手术治疗多以最小的创伤取得最优的治疗效果为目标[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该研究将2016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在传统开腹手术的基础上,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情况见表1。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手术适应证;②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超声、MRI或MRCP);③该次研究所选病例,患者与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有上腹部外科手术史、肝外胆管狭窄史;②合并心、肺、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OCTD)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将右上腹经腹直肌纵行切开或沿右肋缘下斜切开,并切开胆总管,实施开腹探查取石,直至取净,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和T管引流。T引流管拔管指征为:术后15~20 d行T管造影,胆管下端在造影结果中显示无结石且胆管通畅。

1.2.2 研究组 给予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LCTD)。患者采取平卧位,头高足低15~30°,左倾20~30°。给予患者气管内插管且全身麻醉。通过“四孔法”建立人工CO2气腹,维持13~15 mmHg气腹压,操作器械与腹腔镜经操作孔向腹腔内置入,识别、游离calot三角、游离出胆囊动脉后结扎、离断,分离出胆囊管后home-lock夹结扎,暂不切断,留作牵引胆总管。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充分暴露出胆总管并穿刺证实后,用尖刀片在胆总管前壁戳孔并纵行切开胆管壁约1~2 cm,吸出胆汁。之后置入胆道镜进行探查,并以取石网取出结石。对于较大结石先行液电碎石、取出,待结石取净,置入相应型号T管,给予4-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胆总管壁。向T管注水观察胆总管缝合处周围有无渗漏,然后常规切除胆囊,取出标本。于小网膜孔附近置引流管一根,自右腋前线戳孔引出,T管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戳孔引出体外。术后6周行T管造影,若胆总管下端通畅,确认无结石残留,则拔除T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方式为(±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达方式为[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术中失血量(56.5±14.2)mL、术后恢复排气时间(31.9±8.0)h、住院时间(6.4±1.5)d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恢复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115.1±15.3 121.8±27.2-1.177>0.05 56.5±14.2 91.4±21.3-7.472<0.05 31.9±8.0 61.4±8.7-13.598<0.05 6.4±1.5 9.0±1.6-2.972<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3.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方式的变化,胆结石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其中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该病在早期时患者并不会出现相应的症状表现,但是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会感到上腹部的疼痛感加强、身体会出现高热伴随寒战、胆红素升高引发黄疸、肝功能出现异常以及消化道症状等;并且随着患者病情恶化程度的加深,机体表现出的并发症不断增多,特别是患者的胆管发生梗阻时,胆道感染情况不断加重,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状况,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5-6]。开腹手术对于胆结石的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其中采用留置T管对于患者术后发生胆漏的情况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并能通过清除术后胆管内残留结石而留下通道。但开腹手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如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等[7]。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上对于胆结石的治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微创外科技术逐渐应用于胆结石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胆道镜是较为常见的微创外科手术,二者结合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较为明显[8-11]。留置T形管于胆道,术后可以通过胆道镜对患者进行反复检查,从而将可能残留的结石取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通过较为清晰地观察患者腹腔内及胆总管内情况,从而可以较为清楚直观地了解患者结石的精准位置,并且通过放大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在术中获得更为清晰的视野,并且能更为精准地进行操作,有效地降低或者减少手术对于患者造成的不良表现[12-14]。微创外科手术不仅能够较小程度地影响腹腔内脏器,并且对于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益,可以降低肠粘连或切口感染的风险[15-17]。另外,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为患者减轻了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失血量(56.5±14.2)mL、术后恢复排气时间(31.9±8.0)h、住院时间(6.4±1.5)d均低于对照组,同张晓威[18]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19-20]。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中发生一例胆漏,可能与胆总管缝合不严密有关。有效的缝合方式可降低术后胆汁外渗的发生率。所以临床医师应不断提高腹腔镜、胆道镜的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双镜联合的手术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较为明显,在以后的临床中可以借鉴地采用并不断推广。但该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选取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通过增加选取患者的数量,扩大研究范围,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

猜你喜欢
胆总管胆道开腹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无痛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道恶性梗阻
二孔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