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应华
在中小学英语教研活动中,课堂观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节奏,检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课堂观察不仅对教师负责,还要对学生负责,并不断敦促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全面提高专业素质。
一、中小学英语课堂观察分析
1.观察案例
以教学课题“My holiday”为例,在课前会议中,观察员分为两组,主要观察内容有:老师的教学时间,使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情况以及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互动。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到该班的老师主要向学生讲授英语的句型和词汇。在课堂介绍中,老师用了15分钟,师生互动用了6分钟,小组讨论用了10分钟,学生用了10分钟练习。在介绍课程时,老师的思路很清晰,并且使用语言的时效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使用了诸如后续阅读和猜谜之类的方法。学生参加英语课主要体现在练习课上,教师鼓励学生间互相提问、相互合作。總体来说,课堂学习氛围在操练环节中比较热烈,在后期完成学习任务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教师无法完全控制课堂。在课后会议中,两个小组都报告了观察结果,并且记录下来进行深入分析。观察教师与授课教师一同交流,观察者则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明确指出授课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2.结合案例分析中小学英语课堂观察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案例分析,以下为课堂观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过度观察细节,忽略了整个课堂。课堂观察有效地避免了忽略细节的问题,但存在过度强调细节和对整个课堂缺乏掌握的现象。以上述案例为例,部分观察教师的任务是记录各个教学环节所使用的时间,在实际观察中,仅仅拿着一只手表记录每个环节中使用的时间,在观察课之后就只获得了一些数据。尽管准确的统计信息可以反映出班级学生的行为,但无法说出整堂课感觉和想法。其次,观察员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课堂观察是教师团队合作的一种行为,观察者之间只有深入的合作和紧密的互动,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仅仅流于形式,教师仅仅完成布置给自己的任务,对其他的任务不闻不问。最后,被观察的课堂不是规范化课堂。课堂观察要求教师观察平时的课堂,并要求教师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它。常态化的课堂可以显示教师的长处和短处。但实际上,课堂观察已成为教师评选先进的平台。因此,教师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课堂观察,而是在课堂观察之前反复准备课程,并进行试讲,以便其他教师指出不足之处。有的授课教师还会进行课堂观察前的演练,将课堂上要提出的问题提前告知学生,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的授课大部分内容为表演内容,观察者根本看不到教师真实的授课水平,也无法发挥观察和应有作用。
二、课堂观察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创建良好的课堂观察文化
课堂文化是一种基于学校文化的系统的教学活动。良好的学校文化可以促进课堂观察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学校必须积极营造和谐、进取、团结的文化环境,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为课堂观察方法的创新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在创造校园文化的同时,学校必须为课堂观察提供重要保证。学校应制定相关文件,鼓励优秀教师带领其他教师一起进行课堂观察,并通过课堂观察活动指出教师教学的不足,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课堂观察工具,以方便课堂观察,增强课堂观察的有效性。
2.在课堂观察中将微观与宏观有效结合
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重要方式之一,要与传统听评课进行有效补充。从微观上讲,课堂观察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准确地识别教学中的不足。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讲座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因此,在特定的实践中,传统的讲座应与课堂观察相结合,实现二者的相互补充。
3.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
课堂观察是一种专业性强的教研方法,它不仅仅是理念层面的问题,而且需要先进技术的重要支撑。为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聘请专家开展演讲活动。同时鼓励教师多阅读与课堂观察相关的书籍,通过阅读书籍掌握课堂观察的理论和知识。
总而言之,课堂观察是在传统听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它要求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通过从详细到整体的观察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方式。因此,学校要合理应用课堂课堂观察的方式,充分发挥这种方式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