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雕塑衣纹教学中的构成要素与韵律节奏研究

2021-10-08 15:16战丙强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构成要素

【摘要】本文重点对广西少数民族雕塑衣纹的点、线、面、体这四大构成要素及韵律节奏进行分析说明,从不同角度分析雕塑衣纹中各要素合理利用的重要性与共性,以期增强民族服饰雕塑衣纹的整体效果,给人呈现不同的视觉感官印象,深化民族雕塑作品的价值与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雕塑衣纹;构成要素;韵律节奏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5-175-03

【本文著录格式】战丙强.广西少数民族雕塑衣纹教学中的构成要素与韵律节奏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5):175-177.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雕塑专业“少数民族服装——泥塑衣纹研究”课程的构建》(项目编号2019JGB291)。

主题性民族雕塑作品是由基础结构要素及创作者的创新意识结合形成的,不仅仅是对某一物体或人物的刻画,还是对作者精神层次及艺术价值的追求与凸显。雕塑衣纹作为雕塑作品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对基础要素加以掌握,合理利用这些要素,凸显作品效果,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一、广西少数民族雕塑衣纹概述

廣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区,民族服饰比较多样性,民族服饰中衣纹的研究将会成为雕塑教学与创作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具象雕塑研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展现雕塑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深入研究少数民族雕塑衣纹,一方面可以填补雕塑理论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也可为研究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也有利于夯实教学理论。在雕塑衣纹塑造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民族服饰衣纹与普通的日常服饰,教师都需要高度重视衣纹的构成要素和韵律节奏,全面了解灵活应用既有的规律。

二、雕塑衣纹的构成要素

(一)变换的点

雕塑衣纹的构成要素中,点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起止点、高点、低点、转折点这四部分内容。

1.起止点

起止点在衣纹中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是体现衣纹特点的重要方式。起止点的出现形式有很多种,有在高点的,也有低点的,还有出现在转折位置的,不过目的都是引导衣纹,了解衣纹的源头和去向,让人们了解物体的内在特征。

2.高点

高点一般在衣纹的凸起部位上,能够清晰的将人体轮廓展现出来。一般也会将高点看作是衣纹的起点,是引导人们欣赏衣纹样式,了解衣纹从头到尾显示效果的关键。高点之间连接的衣纹还具有稳定性效果,将高点作为衣纹交汇的重要点,可进一步凸显纹理弧度特征,彰显不一样的特色。

3.低点

低点与高点正好相反,在衣纹的凹进区域内,一般会与包裹内在结构相连接,是衣纹消失部位。衣纹低点具有复杂性和隐藏性效果,如果不能准确找出低点具体位置,设计出的衣服样式将会出现臃肿肥大等情况,破坏雕塑衣纹的整体结构美感。为此,就要做好低点的确定和设计,并将其作为基线,良好展现衣纹。

4.转折点

转折点是衣纹中最为灵活的点,多出现在衣服皱褶部位,随着挤压力度的不同,转折点也会有所不同。转折点的合理利用,可促进线、面、体之间的有效连接。转折点运用最多的是在黑衣壮的男女服饰中,该民族服饰的雕塑衣纹褶皱繁多,体现出雕塑的陡峭、锋锐效果,黑衣壮的服饰讲究实用性,款式较为简单朴素。男士主要是黑色头巾,上衣,宽脚裤。与男性服饰不同,女性上衣通常是由七个红色纽带系着,衣尾刚好与裙摆相接,下身穿着长筒裤,在裤子外面套上了百褶裙,在衣纹的塑造过程中尤为要注意布点的关系与运用,塑造出的衣纹要彰显出朴素大气之感。

(二)线

在雕塑衣纹设计中,线条的合理利用能够体现明暗变化特征,让衣纹更具立体感,还可借助线条变化凸显衣纹的运动效果,增强雕塑衣纹活力。不同时期,雕塑衣纹中线条运用效果各不相同,可直观展现不同时期人对美的追求以及人们的精神层次。目前常见的雕塑衣纹线条有竖线、横线、曲线、弧线及折线这几种。

1.竖线

竖线在雕塑衣纹中的应用主要是受到重力垂感的影响,静止却又具有无限力量之感。苗族偏苗支系中女性的裙摆之中尤为要注意竖线,在竖线利用中,借助了归纳、装饰的表现手法,以线体融合的方式凸显服饰的立体感,给人一种内敛有力的感官效果。同时竖线衣褶的处理干净利落,结构被均匀划分,呈现出一种落落大方、简单大气的效果。

2.横线

横线可营造雕塑衣纹的灵活性,利用横线张力可有效缓解线条交错带来的紧张感,尤其是打破竖线与弧线间的单调感。横线在雕塑衣纹中的应用一般是以成组的方式出现的,可对大的衣纹实施拉伸处理,增加衣纹与人体间的紧凑效果。如广西百色隆林地区苗族偏苗支系女性的上衣与裙摆中的横线,上衣中的横线可以很好的体现人物的形体表达,裙摆中的横线可以打破裙摆中大的竖线给人带来的呆板状态,使衣纹的处理更加的灵动,更具有生活性。

3.曲线

曲线的灵活性和弹性效果较为明显,在雕塑衣纹中的应用,能够营造欢快之感。曲线衣褶的变化是无任何规律的,带来的效果自然也会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曲线的不断跳跃、转折,给人一种活泼、欢愉的感官效果。如瑶族和苗族女性的服饰,通过背后S型皱褶、胸口运动的短弧度皱褶、腰部到脚踝的曲线皱褶三者融合表现,呈现多样化的变化特征,让人们在节日中欣赏民族舞步跳舞美感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服饰的变化特征,感受其与人体间的紧密关系。

4.弧线

弧线的合理利用能够呈现一种秩序美感,在服饰上有较好的装饰效果。通常会将其应用在衣纹中柔和纹理的设计上。如敦煌彩塑佛像中,弧线以较为密集且多变的形式呈现在服饰上,但并不显得凌乱,反而能够完美凸显整体与柔和效果。

5.折线

折线的视觉冲击力较强,在衣纹中的应用可营造出一种厚重之感。折线的平稳度越高、流动速度越慢,方向感与弹性就越强,蕴含的力量也就越大。同时折线给人的视觉感官会随着角度变化而变化,角度越小,急促性越高,跳跃性越强,反之则越小。

(三)面

雕塑衣纹中的面其实可以当作一个具有朝向性的体积结构,能够指引方向,感受衣纹不同变化效果。面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在雕塑衣纹设计中,只需掌握其规律与走向特征,就可很好的凸显面的特点,增强服饰效果。

1.走向

面的走向就是其辗转规律。以飘带为例,借助不同面的扭转,呈现出急缓、陡平的变化效果,凸显飘带立体感和灵活性。同样的这种方式在非飘带类的服饰中也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另外,面的走向规划要求从高点位置着手,通过与弧线等的配合,达到指引方向的目的。

2.材料变化

材料变化带动面的变化,如丝绸、丝织品材料,由于面料轻薄,面的变化较为柔和,不是十分明显;棉质材料的厚度较高,且纹理不同所带来的面的扭转变化会更加明显,能够清晰做到衣纹方向的指引;硬质材料的面则具有锐利、明确特征,能够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后两者在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中有较为深刻的体现,如黑衣壮、苗族等。

(四)体

体是雕塑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情况下,雕塑家会使用泥来进行体的塑造,但由于形体、结构等缺少线性思维的融入,使得最终表現效果不够理想。而在雕塑衣纹塑造中,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体加以分析,以展现形体结构,更好的表现体与衣纹间的关系。

1.实体

实体包括人体和人体以外物体这两部分。前者指的是衣纹包裹的人体,展现的是人体与衣纹间的关系,所以在刻画中要利用着装联系的方式,展开衣纹塑造,了解人体特征,更好的实行衣纹设计,明确衣纹走向。同时以人体进行衣纹塑造还有助于增加衣纹与人体间的紧密性,呈现出具有个性化的内在充实的良好雕塑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衣纹可覆盖人体却不能遮盖人体。后者可将其定义为有机形体、几何体,彰显的是内涵效果,让人们透过表面看本质。为此,需要明确体结构位置,开展衣纹设计,以凸显衣纹秩序性。

2.虚体

虚体不被衣纹所支配,在雕塑过程中,形态呈现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效果,让人迷惑。构成雕塑人物的形式美感,借此来更强烈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在气质与情绪,做到形和力的清晰表述。

3.实体与虚体关系

实体与虚体的关系可概括为衣纹虚实变化、松紧变化关系,实体用以表现人体的身姿形态,虚体则注重增加衣纹的飘逸松弛效果,两者的相互配合,提升衣纹自然之感,增强雕塑的生动性。实体与虚体在表现形式、手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但两者间可实现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效果,为原本死板的内容注入灵魂,尽显雕塑的灵活性、生动性,让人在欣赏过程中,更好的感受艺术美感。

三、韵律节奏

(一)韵律与衣纹总体趋势的联系

由于人物身上的衣纹纵横交错,十分复杂,初学者会无所适从,且模特动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衣纹的状态。此时,学生就需准确把握衣纹发展的总体趋势。衣纹中的趋势对纹理延展的方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要充分结合其延伸的方向分组归纳纹理,注重衣纹的条理性,将雕塑的整体表达作为出发点,对衣纹进行取舍。若始终将观察衣纹作为重点,则容易出现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了衣纹总体趋势的情况,导致衣纹杂乱无序。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手段,从现有的物象或图景当中分析出其中的势,其具有鲜明的特征,有如枯木当中的行势、气流和水流的流势、书法当中的笔势力等。在衣纹塑造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势,一方面可全面彰显衣纹别具一格的韵律,另一方面也可拓展衣纹的审美特点和内涵。

(二)韵律与自然的联系

有学者指出,韵律是宇宙运动的规律,是世界出现时期就存在的。由于动植物、生物特性的不同,产生韵律也各不相同。雕塑衣纹中韵律节奏的展现也证明了自然规律这一特征。根据对《命运三女神》的分析可知,衣纹韵律是利用波流急速翻滚的盆地、湍流和拍打河岸的浪花、滚动的漩涡和泡沫一起消失的岸边等形态展现出来的,其将水流运动与衣纹结合起来,用以凸显衣纹的动态特征,营造和谐之感,体现一种自然艺术效果。另外,在线条把握上,也采取波浪线型,促使衣纹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展现雕塑作品的自然美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民族服饰还是日常生活中的时装在雕塑衣纹教学中都有其共性与个性的表达,在尊重民族属性的前提下,都应先掌握雕塑衣纹规律性知识,应当做好构成要素及韵律节奏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实体与虚体的关系,明确雕塑衣纹线条,以此凸显雕塑衣纹整体效果,深化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晓林.从“山上滚下来的雕塑”说开去——雕塑基础语言研究[J].大家,2011(24).

[2]孙维广.对具象雕塑课程实践的思考——从“库班”谈起[J].美术观察,2020(1).

[3]张鑫.具象雕塑的新思考[J].美术观察,2020(3).

[4]付岩.课堂写生——具象雕塑教学与传授[J]. 雕塑,2020(4).

[5]孙维广.具象雕塑创作中表现性语言的运用[J].智库时代,2019(25).

[6]彭汉钦.“聚”象[J].当代美术家,2019(2).

[7]孙醉.论具象雕塑的审美特征[J].美与时代(上),2018(9).

[8]刘宇航.具象雕塑基础教学札记[J].雕塑,2016(6).

作者简介:战丙强(1983-),男,山东招远,讲师,研究方向为具象雕塑基础与表现语言研究。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
我国产业园区软环境的构成要素探析
现代交互性建筑表皮设计中设计美的要素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舰员级维修训练能力的内涵浅析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基于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审计期望差距要素及成因分析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