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内空间营造研究综述

2021-10-08 09:40周文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6期

周文殊

摘 要:墓葬空间包括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地下墓葬空间是由墓葬建筑、随葬器物、墓室壁画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综合体。通过对历代墓内空间研究案例梳理,可看出从史前到唐宋时期,墓内空间主要是向空间扩大化和空间性质划分多元化两方面发展。其中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促进墓内空间不断扩大,空间性质的多元化在汉代达到顶峰,魏晋南北朝时期突出祭祀空间的营造,唐宋时期则出现了新的空间性质。

关键词:墓内空间;空间营造;空间性质

墓葬是生人为死者营建的安尸之所,营建墓葬的行为从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如山顶洞人专门将尸体安放在下室中,划分出一个较为独立的墓葬空间。但当时更注重的是对尸体的处理方式,对于尸体所处的墓葬空间没有太多的关注。新石器时期出现了多样的墓葬形制,比如流行于各大区域的竖穴土坑墓,这一形制的出现标志着墓葬空间开始形成。随后出现的木棺葬具和木椁墓扩大了墓室内的空间,甚至划分出了不同功能的空间使用。最后在西汉时期墓葬形制再一次发生巨变,木椁墓向着室墓的形式转化,这一趋势既是伴随着空间概念的不断清晰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墓室内不同性质空间的确立。

1 墓葬营造研究的“空間转向”

墓葬空间包括地面建筑和地下建筑两部分,这两部分相互补充,共同反映了时人的丧葬观念和生死观。墓葬的地面建筑一般是生人活动的场所,祖先的祭奠、墓主人的悼念等大部分活动都在地面建筑内完成。而地下建筑则完全是为死者营建,生人将尸体安葬于墓室并举行祭祀活动后,墓门关闭,整个地下墓葬空间都是死者所处的死后世界,与生人世界彻底隔绝。目前关于墓葬地上和地下两方面的研究都很多,地下墓葬空间是由墓葬建筑、随葬器物、墓室壁画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综合体,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某一具体要素入手研究其发展演变过程。但墓葬空间是一个整体,将其作为空间整体来研究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增加。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出现了“空间转向”这一趋势,并在人文学科中引起极大关注。这一趋势将学者们从对时间和历史的探讨中解放出来,进而转向对于艺术史中空间问题的探讨①。巫鸿先生受到这一转向影响,开始将空间概念引入考古学、美术学等各学科的研究。《黄泉下的美术》一书通过分析和描绘不同时代、地区的墓葬个案,将中国墓葬艺术和建筑传统分为空间性、物质性、时间性三方面。其中空间性一章正是巫鸿先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引入墓葬考古研究的总结。在《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中,他则将空间概念引入中国传统绘画,为美术考古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研究路径。巫鸿先生在研究了许多不同领域的空间案例后,出版了《“空间”的美术史》一书,此书将“空间”这一概念提升到方法论的层面上进行探讨,并借助三个层次、层层递进的立体结构推进空间这一概念在美术史领域的方法应用。这时空间概念不仅仅只是一个研究角度,更成为一种研究方法。

巨建伟显然赞同这种探讨方法,并认为这种方法区别传统的对于不同类别器物分别研究的方法,将同一空间中的各器物组合起来,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主体器物与它产生、展示的条件和环境,这种“空间”研究的概念可以使各自孤立的美术史研究建立关系达到共享。②袁晶和艾彤晖都提炼了巫鸿先生在书中提到的美术史研究方法,③并将巫鸿先生运用空间方法论进行的个案研究系统化。④赵洵也通过具体案例概括出空间这一概念的核心,探讨不同空间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运用空间方法论对当代美术史研究产生的优势和价值。⑤

以上学者对巫鸿先生空间方法论的讨论都集中在理论层面,且更多聚焦于美术史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则是将空间概念放入墓葬考古研究中讨论,通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具体案例研究古人生死观和社会观念对墓葬内部空间塑造的影响及随葬器物、壁画等元素如何构建不同性质的墓内空间等问题。

2 墓内空间营造的萌芽

墓内空间的营造始于史前时期,部分学者对于史前时期的墓内空间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刘允东认为海岱地区史前墓葬空间形态经历了由简单的竖穴土坑墓发展到石棺墓,再到由二层台和木制葬具构成的二重墓葬空间,最后到一棺一椁和重椁的三重墓葬空间演变过程。在这一系列墓葬空间复杂化的背后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丧葬观念的逐步复杂,人们对彼岸世界的想象不断深化,在墓室中创造出了多个不同功能的空间。①

辛旭龙探究了上古墓室绘画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墓室绘画是随着墓葬形制的发展而慢慢出现的,其真正出现应是“回廊型墓”产生以及砖石墓的发展。它不仅是一种制造假象使墓室空间不断扩大的方法,同时也是墓主人对这些空间拥有的强调。②

张弛选择了东部地区四座典型墓葬分析其中的宴饮饮具,认为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随葬品是以“饮”和“食”的观念为中心,饮酒的器具和食具与猪下颌骨分别代表的饮和食的空间在墓葬中区隔十分明显。③

这一时期的墓葬空间在墓葬形制、墓葬装饰和随葬器物选择埋藏方面都有复杂化的倾向。它不仅仅只有存放尸体的单一性质,而是通过分区、墓室绘画、随葬器物分类埋藏等方法将整体的墓内空间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性质的子空间。

3 墓内空间营造的复杂化

从史前发展到汉代期间,墓室结构经历了两次大变动,这两次大变动带来了墓内空间的扩大化。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出现的木椁,使得墓内空间被木棺和木椁划分为不同区域;夏商周三代棺椁墓葬逐渐制度化,成为死者身份和等级的象征;春秋战国时期楚墓还产生了木椁分室现象,反映出时人对于墓内空间更细致化的划分。刘玉堂认为春秋早期侯国墓葬空间的构成元素有墓道、棺、椁、二重台等,指出墓主人身份不同会导致墓葬空间的构成元素也有所差异。④

汉代墓内空间的进一步扩大体现在形制和装饰两个方面。首先是墓葬形制由棺椁墓转向室墓,董睿探讨了战国西汉时期中原地区竖穴木椁墓向空心砖室墓的转变过程和原因,并认为棺木和墓门之间的空间很可能就是举行最后祭祀而特意留下的。⑤

其次是画像石墓的流行。画像石墓具有双重功能:一是作为建筑构件营建整个墓室;二是作为装饰构件营造墓室的环境。但历来发现的汉画像石墓往往是中小型墓,正是由于墓室的狭窄,其壁画画像反而更加被重视。黄续认为画像石墓承担了仿生人生活起居的建筑空间功能和为死者魂魄营建“永恒家园”的功能。⑥杨孝鸿通过“侍者启门”这一图像研究探讨墓室空间的多重性质,这一扇假门隐喻了不同空间的存在,使墓葬空间有了不同的象征意义⑦。温德朝认为汉画像是偏重空间叙事的礼仪美术,借助空间叙事意象,如画像石中出现的“门”“桥”“山”等标识,充当叙事进程的分节符,并将叙事的空间类型分为神圣化空间、公共性空间和私人性空间。⑧

除了墓内空间的扩大,各空间性质的划分也在汉代趋于完备。如河北中山靖王的满城汉墓,其墓内空间由墓道、甬道、北耳室、南耳室、中室、后室六个部分组成。北耳室随葬大量炊煮器、食器,应象征着庖厨场所;南耳室主要放置车马,构成了车马库。中室和后室则分别象征着祭祀空间和埋葬墓主的埋藏空间。其他汉墓划分的墓内空间基本上也为宴饮、存储、祭祀、埋藏等几大性质,有的甚至在墓顶进行绘画装饰来象征天界。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墓内空间性质多样化的时期,仿照墓上居室空间设计墓内空间性质的观念在汉代达到了最高峰。

4 墓内空间营造的低潮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薄葬风气,与汉代的厚葬之风大相径庭。这一时期墓内随葬器物的减少和墓葬规模的缩小并未影响墓內空间的划分,但空间性质相比汉代却明显呈现更加单一化的趋势。

王音搜集了北魏洛阳时代至北齐的墓葬材料,研究这一时期都城地区墓室的空间布局情况,分析讨论北魏至唐代墓葬中祭奠空间的变化趋势。①庄程恒指出北齐晋阳—邺城地区高等级墓葬往往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墓形制,其墓室为藏形之所,而墓道则为由壁画所描绘的“无形”灵魂活动之处。②左骏认为南朝帝陵内的拼砌砖画在不同的位置呈现了不同的空间意义,他将丹阳鹤仙坳大墓主室的壁画分为四个空间,分别是底层的出行场景空间,第二层的以棺椁为核心的私密空间,第三层信仰展现的空间以及第四层“四神”营造的天界。③李婷从六朝都城地区的考古学材料出发,研究墓内祭祀情况,从而进一步研究汉制向南朝葬制转型的过程和变化。④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讨论可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薄葬制度的推行,汉代原有的仿居室划分不同空间性质的墓内空间,营造方式逐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将墓内空间性质简化,主要划分为埋藏空间和祭祀空间两大性质。其中祭祀空间自汉代即有,但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墓内空间营造的重点。

5 墓内空间营造的新形式

唐宋及其以后墓葬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墓内空间的营建形式与前代相比产生了新的独特方法。首先是产生了新的不同的空间性质,如邓菲通过在宋代以前墓葬中发现的随葬剪刀、熨斗的实物以及宋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与其他家具图像组合出现关系,分析墓葬中“女性空间”的建构。⑤而这一空间性质不见于唐宋之前的墓葬中。

其次是出现了新的仿木构建筑形式,郑以墨提到五代、宋的仿木建筑墓葬中的仿木结构仿的是建筑的外观,通过在墓顶绘制星象图以及在屋檐上绘制升仙图来达到墓室内部空间与仿木建筑外观的统一。同时墓葬内还存在着墓室真实空间和壁画上门、窗背后隐喻的虚拟空间。⑥这一新形式的出现使得墓内空间不再只是汉魏时期对于墓内实体空间的划分,而是通过木构建筑、壁画上的门和窗营造了一个视觉上的虚拟空间。

6 小结

纵观墓内空间营造的发展,林伟正提出了“墓室建筑空间”的概念,区别于传统的墓葬空间。墓室建筑空间是将实际建筑结构与非结构的元素如壁画、砖雕等结合起来,以“墙壁”为中心共同创造出一种建筑性空间想象。唐以前,墓室壁画和墓内建筑空间是两个互不隶属的空间系统。唐初开始,这两个系统逐渐协调,甚至连接成一体的建筑空间,在视觉上营造出了虚拟空间。唐末至宋元时期,不再一味追求虚拟空间的营造,而是形成了生人和墓主人不同系统的双重空间,这两种不同的空间各有自己的物质尺度和视点。⑦

从史前到唐宋时期,墓内空间主要是向空间扩大化和空间性质划分多元化两方面发展。空间的扩大体现在墓葬形制结构的演变上,从夏商周三代的棺椁墓向汉代室墓发展进而演变为唐宋时期的仿木构建筑形式,墓葬内部建筑空间不仅在实体空间意义上不断扩大,同时还借助木构和壁画的形式发展出了虚拟空间的概念。而不同空间性质的划分到汉代达到顶峰,既有对墓主生前实际拥有空间的模仿,也有死后想象的空间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空间性质的划分逐渐简化,但强化了对祭祀这一空间的营造;唐宋以后出现了新的空间性质,如“女性空间”的构建等。

目前学术界对于墓内空间营造的研究以汉代和唐宋以后最为盛行,魏晋南北朝这一段虽然也有研究,但相对来说比较单薄,且更多地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墓内空间讨论仅有一些个案研究。因此关于墓内空间营造的研究还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