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物俑是汉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随葬品种类,既是对汉代人们物质生活的场景的模拟展示,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丧葬观念和社会制度的变化。西安地区是汉文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汉墓资料十分丰富。文章以西安地区汉墓出土的动物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动物俑随葬年代、数量和形态的分析,探讨动物俑的发展过程及反映的丧葬观念。
关键词:动物俑;西安;发展过程;丧葬观念
1 研究目的与现状
动物俑是汉代墓葬中常见的随葬品之一,种类多样,主要包括猪、狗、鸡、鸭、牛、羊等家畜家禽,以及鳄鱼、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本文主要以家畜、家禽等家养动物为研究对象。这些动物俑记录了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较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丧葬观念。
学界对于汉代陶俑的类型、分布、工艺风格等问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陈万里先生在《陶俑》一书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了自战国至明代有代表性的陶俑,其中涉及汉代陶猪、陶羊、陶狗和陶马。①江屿对河南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塑动物进行了细致分类,对其艺术风格和流行原因进行研究。②朱天舒的《试析汉陶家禽家畜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汉代陶塑家禽家畜类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探讨了汉代家禽家畜饲养的量化轮廓。③姜世碧的《四川汉代陶家畜家禽模型试析》对四川地区出土的汉代陶家畜家禽作了归纳总结,指出四川地区的汉代陶制家禽家畜模型出现于王莽时期,以及到东汉中期逐渐增多,并进一步探讨了汉代四川的家庭经济模式及家禽家畜的地位和作用。④在《西安东汉墓》中,作者对西安地区出土的东汉时期的动物俑作了简单的类型学划分。⑤
从以上的研究状况来看,以往对于汉墓出土的随葬俑的研究,多集中于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人物俑,对动物俑的关注程度比较低,西安地区动物俑的研究仅在考古报告或简报中有简单的型式划分,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尤其是对西汉时期西安地区的动物俑少有涉及,对于动物俑的发展过程及其所反映的丧葬观念也缺乏研究。
2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动物俑的考古发现及类型划分
2.1 考古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安地区出土动物俑的汉代墓葬有72座,共出土陶质动物俑251件(组)。动物俑基本都是成组出现的,具体出土动物俑的墓葬介绍如下。
《西安东郊国棉五厂汉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塑猪5件,形象较逼真⑥;《西安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狗2件,彩绘出眼睛和拴狗绳;⑦《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东汉墓发掘简报》中出土陶猪1件、陶狗1件;⑧《陕西西安富力赛高城市广场汉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猪1件,陶狗1件,陶狗通体浅绿釉,颈上系绊;⑨《西安财政干部培训中心汉、后赵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猪5件,陶狗6件,陶鸡3件,陶鸡性别不清⑩;《西安临潼北庄遗址乙区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猪3件,陶狗3件,陶鸡6件,其中3件公鸡、3件母鸡①;《西安南郊潘家庄169号东汉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猪2件,陶狗1件,陶马1件,陶鸡2件,其中公鸡1件、母鸡1件②;《西安清凉山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猪2件,陶狗2件③;《西安市西北大学校园发现一座汉墓》中记录出土陶猪1件,陶狗1件④;《西安中华小区东汉墓发掘简报》中记录出土陶猪5件,陶狗5件,陶鸡6件,其中公鸡2件、母鸡4件⑤;《西安东汉墓》中记录发现陶猪44件,陶狗53件,陶鸡55件,其中27件公鸡、28件母鸡,陶鸭1件,陶羊1件,陶牛1件,陶马2件,部分器表施绿釉⑥;《长安汉墓》中记录出土陶猪2件,陶羊16件,陶牛10件,陶马1件⑦。在汉景帝阳陵东侧K13A区外藏坑出土了数量巨大的陶塑动物,分为上下两层摆放,种类有小乳猪、陶山羊、陶狗、陶绵羊等⑧。
2.2 类型划分
根据收集到的发掘资料,对西安地区汉墓出土动物俑进行类型学分析。
2.2.1 陶猪
陶猪一般形制简单,双耳前翻或者下垂,以站立状为主,四肢短粗,或前后相连,又或四肢分立,依形态不同分为二型。
A型,共69件,站立状,根据有无鬃毛可以分为Aa、Ab两个亚型。
Aa型:63件,带鬃毛,耳朵向前,贴于脑后,如潘家庄M169∶4(图1:1)。
Ab型:6件,不带鬃毛,耳朵或低垂或竖起,如西安东郊国棉五厂M5耳室1∶7(图1:2)、富力赛高城市广场M15∶3(图1:3)。
B型,2件,作俯卧状。俯卧状只在《西汉东汉墓》中有所发现,均为泥质红陶,四肢屈曲伏地,如雁南M22∶25(图1:4)。
2.2.2 陶狗
陶狗以模制为主,个别为捏制,依据造型不同可分为两型。
A型,共49件,蹲坐状。双耳直立前倾,前腿一般直立,后腿屈曲,尾部呈环状,作守望状,一般大部分无栓系的带具。如西安财政干部M9∶1(图2:1)、清凉山M4∶9(图2:2)。
B型,共26件,站立状。头部上昂,作吠叫状,双耳竖起,四肢直立,尾上卷呈环状,颈及胸部均束有带具穿于颈上的环内。如西安中华小区M17∶8(图2:3)、中华小区M15∶11(图2:4)。
2.2.3 陶鸡
大部分墓葬中公鸡母鸡均成对出现,依形态可分为两型。
A型,共34件,公鸡,高冠,长尾,末端下垂,部分模印出翅膀、羽毛及双腿。如中华小区M13∶8(图3:1)、世家M169∶49(图3:2)。
B型共38件,母雞。低冠,短颈,尾直不垂。如临潼北庄遗址M2∶32(图3:3)、雁湖M16∶22(图3:4)。
2.2.4 其他
陶牛共11件,站立状,俯首前伸,大鼻孔,圜眼,双角粗壮前耸,四肢直立,尾部上翘,脊背下垂。如雅M35∶27~36(图4:1)。
陶羊共17件,站立状,昂首,面部眼、鼻仅有轮廓,头顶长角下卷,尾上翘,腿直立。如雅M35∶12~26(图4:2)。
陶马共4件,分体制作后组合而成。垂首,张嘴,弓颈,鬃毛耸立,身体略向后倾,前腿一腿蹬地,一腿抬起,后腿并立,马背上有鞍。如世家M169∶33(图4:3)。
陶鸭1件,站立状,嘴扁宽,短颈,身肥胖,模印出翅膀、羽毛,下有矮圆柱形座,座上模印出双腿。如雁鸣M1∶41(图4:4)。
3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动物俑相关问题研究
3.1 西安地区出土动物俑的时期分布
西安地区出土的动物俑主要分布在东汉中晚期,此时期数量最多,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也有出现,但数量很少,具体情况如下(表1)。
从下表可知,早在西汉早期就有动物俑出土,但根据考古资料,此时动物俑写实意味浓厚。西汉晚期至新莽时期,陶猪和陶狗开始成套出现,但数量很少。陶羊、陶牛、陶马在这一时期出土较多,可能与西汉社会走向末期有关。从东汉中期以后,动物俑大量出现,陶猪、陶狗、陶鸡一般配套使用。尤其是陶鸡在墓葬中多表现为一公一母。陶鸭、陶牛、陶马、陶羊很少出现。
3.2 动物俑的发展过程
3.2.1 西汉中期以前
先秦时期,丧葬内容主要为象征等级权势的标志,如棺椁的数量、礼器的组合、车马仪仗的规模等,汉承秦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追求财富也成为重要的方面。灶、仓、井及家禽家畜的出现正是迎合这方面的需求。例如汉景帝陪葬坑中出土有大量的陶猪、陶狗、陶羊,与此同时,随葬品中也有很多的实体动物。一些大型诸侯王墓及高等级贵族墓中都有动物遗骸发现,如长沙马王堆汉墓等。这一时期,随葬的动物是以实体动物为主,随葬象征性的动物俑只存在于高等级的墓葬中。
3.2.2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
經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汉中晚期已形成了自己的丧葬制度,与自身经济和社会条件紧密挂钩,墓葬形制日益宅院化。除各种人物俑取代活人殉葬外,动物俑也越来越多。据《汉书·成帝纪》记载,“竟宁元年(33),元帝驾崩后,有司进言:‘乘舆车、牛车、禽兽皆非礼,不宜以葬。奏可。”在北京大葆台汉墓中发现的实体动物随葬是目前最晚的一例,从这以后动物俑开始大行其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身份、礼仪追求的降低,逐步转变为对日常生活物品的追捧。这一时期的实物动物多是作为食物性随葬,象征墓主人生前的富足生活。王莽曾言傅昭仪陵内“多藏食物,腐朽猥发”“臭憧于天下”。①
3.2.3 东汉早期之后
东汉时期,大量动物俑出现,以猪、狗、鸡为主,在沿海地区还偶有鱼、贝类等水产品,基本不见实体动物随葬。由于东汉庄园经济兴盛和地方豪强的崛起,象征财富和表现庄园经济的建筑、井、灶、家畜家禽俑等日益兴盛。
从实体动物到象征性随葬,从珍禽异兽到家禽家畜,随葬动物在表现形式、精神内涵等方面不断生活化、世俗化。直至东汉时期,丧葬制度在各方面已近趋同。汉墓随葬动物经历了两个方面的转变,由从实体动物陪葬的“实”到象征性俑类陪葬的“虚”,在精神内涵方面,从关注其虚拟性精神含义的“虚”,到注重实用性食物陪葬的“实”。②
3.3 反映的农副业经济特点
汉代墓葬随葬的动物俑,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农副业经济的情况。汉宣帝时,渤海太守令民“家二母彘,五鸡”,东汉僮种为不其县令,督民“养一猪,雌鸡四头”③,这也反映出当时一般家庭的家畜养殖标准。《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粝食藜藿,非乡饮酒膢腊祭祀无酒肉。故诸侯无故不杀牛羊,大夫士无故不杀犬豕。今闾巷县佰。阡陌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挈肉而归。”④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肉食的需求量很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养殖业的大发达。猪和鸡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肉食对象,也是家庭获取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由于东汉时期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养殖业已成为汉代庄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墓中随葬陶动物俑正是当时人们炫耀财富的表现,这也是当时社会经济变迁的反映。
3.4 反映的社会观念变化
秦汉时期,墓葬的随葬品种类丰富,除了象征身份、地位的礼器外,实用器的数量大大增加。自西汉中期以降,特别是东汉时期,由于庄园经济的快速发展,反映庄园生活的成套明器出现在墓葬中,这些歌舞乐俑代替了战争类的兵马俑。动物作为庄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农业劳作还是作为食物,不可避免地大量出现在墓葬中。墓葬中陪葬的大量动物俑,正是代表着墓葬世俗化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汉代“事死如事生”观念的重要表现,体现出墓主人留恋地上生活,渴望将地上的生活享乐带入地下的思想。
汉代社会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得以快速积累。西汉中后期开始,儒家思想成为全国的统治思想,社会中“孝”的风气迅速流行,使厚葬成了表现“孝”的重要手段,出现了“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的现象。到了东汉中晚期,厚葬习俗更甚。《礼记·中庸》记载∶“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①这成为包括动物俑在内的诸多汉代随葬品出现的思想文化基础,道家“阴阳五行”思想在汉代得到普遍信奉,相信在墓葬中“厚葬”能够为自己死后享用。虽然殉葬动物自古有之,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汉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动物殉葬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用动物俑代替动物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同时也不妨碍墓主人在地下继续享用生前的奢侈生活。
西汉武帝以后,社会比较稳定,涉及较多军事题材的战马等随葬品,被更多反映农业生产生活的动物俑所替代,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人们的观念从战争到经济生产的转变,人们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的富足和享受。动物俑的出现并迅速流行,正是当时社会观念转型的重要体现。另外,随着农业庄园经济的发展,陶塑动物俑中以家禽家畜类动物为主,野生动物为辅,体现了汉代社会动物由以役畜为主向到以肉畜为主的转变。
4 小结
两汉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财富的积累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也为厚葬之风奠定了基础。汉代提倡“以孝治国”,也催生出厚葬之风。“事死如事生”,是将生前的生活场景搬到地下,以便继续享用,这一观念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西汉中期以后陶制模型明器成为墓葬随葬的主流,动物俑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类。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西汉地区动物俑数量由少到多,形制由简到繁,体现了汉代肉畜为主的观念。汉墓中随葬的大量动物俑,既反映了汉代西安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气息,也反映了人们“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作者简介】邱钰茹,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唐考古。
①陈万里.陶俑[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
②江屿.河南出土汉代陶塑动物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③朱天舒.試析汉陶家禽家畜模型[J].考古与文物,1996(1):70-77.
④姜世碧.四川汉代陶家禽家畜模型试析[J].农业考古,2003(3):276-282.
⑤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安东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⑥呼林贵,孙铁山,李恭.西安东郊国棉五厂汉墓发掘简报[J].文博,1991(4):3-18,97-100.
⑦王久刚,郑建涛,朱志伟,等.西安南郊西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12(10):4-24,1,97.
⑧张翔宇,柴怡,杨永岗,等.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2(4):3-10,1,97.
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西安富力赛高城市广场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7(3):3-20.
⑩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财政干部培训中心汉、后赵墓发掘简报[J].文博,1997(6):3-39.
①吕智荣,岳岁军,刘显谋,等.西安临潼北庄遗址乙区发掘简报[J].文博,2016(3):3-12.
②程林泉,王磊,寇小石,等.西安南郊潘家庄169号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8(4):4-13.
③张小丽,郭昕,曹小平,等.西安清凉山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博,2019(3):3-11,2.
④王维坤,贾麦明,任江.西安市西北大学校园发现一座汉墓[J].考古,2007(5):89-92.
⑤孙福喜,孙武,杨军凯.西安中华小区东汉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2(12):15-31.
⑥西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安东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⑦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长安汉墓[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⑧焦南峰,王保平,马永赢.汉阳陵帝陵东侧11~21号外藏坑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8(3):3-32.
①黄晖.论衡校释:卷第二十一:死伪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②邓惠.考古材料所见之汉墓动物随葬[J].南方文物,2015(3):58-69.
③贾思勰.齐民要术今释[M].石声汉,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④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