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玩游戏、剪视频、学动画、做设计成为时代热点后,大家对高性能本的需求爆炸式增长,这几年,高性能本的发展非常迅猛,产品和市场都异常热闹。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也对轻薄提出了需求,毕竟高性能本(主体是游戏本)动辄2.3kg的机身、0.8kg的适配器,不是每个人都能“扛得住”的。所以,市场中就有了“轻薄全能本”的概念,将重量适度降低,依旧保持酷睿H/锐龙H标压处理器,独显依然是GTX或RTX,但无论处理器还是独显,功率释放都适度降一些——总体思路就是以一定的性能妥协换取便携性。
购机帮你评微信公众号已经测评了灵耀Pro 16,扫码可看详尽测评
不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轻薄全能本”比较尴尬,性能稍微靠谱的的其实一点不轻,比如联想小新Pro 16,名气很大,但独显版2.1kg左右了,而且价格还被炒得很高;而轻点的,散热情况的确不太理想,比如宏碁传奇X,14英寸机身,轻巧便携,性能在它那个重量下也算不错的,但C面实在太烫,有遗憾。
正因为此,轻薄全能本也有个戏称,叫作“全不能本”,总之就是说不太完善吧!
不过,近期联想推出的拯救者R9000X 3060款,以及华硕推出的灵耀Pro 16和灵耀Pro 14三款新品,有望徹底改写“轻薄全能本”市场。
其中,1.95kg(机身)+0.52kg(适配器)组合的拯救者R9000X采用了R7 5800H+RTX 3060的组合,虽然其电源适配器功率只有170W,但它采用了很讨巧的功率分配方式,让处理器和显卡在单负载时都有很高的功率输出,这也非常符合专业用途的情况(大部分专业应用,要不就是处理器满负载,显卡低负载;要不就是显卡高负载,处理器低负载,很少有双高负载的)——其中,R7 5800H单负载稳定65W,而显卡单负载98W(超频后可以突破100W),这对于各种专业应用都是利好。且即便在双负载时(比如玩游戏),也有45W+80W的组合,性能输出依然不俗。最重要的是,该机搭载的是2.5K高刷屏,即便玩游戏,也有很好的体验。总体来看,最新款的R9000X算是轻薄全能本的“性能范儿”。
而华硕的灵耀Pro 16在造型上则更胜一筹,走的是“设计师范儿”。处理器是8/16的R9 5900HX,虽然其显卡是50W的3050Ti,但也并不弱,而且屏幕有针对平面设计师的4K OLED版和通用性更强的2.5K高色域高刷版,更重要的是:两种配置的价格都更加亲民,只要8999元和7999元,所以吸引力也极强。
而华硕灵耀14,则像是从无畏Pro 14升级而来的独显高性能轻薄本,这款起价6999元的轻薄本,不到1.5kg,却有R7 5800H(或R9 5900H)+RTX 3050的组合,整机功率60W+,作为14英寸高性能本,还是相当不俗的,而且该机的屏幕也是高端的2.8K OLED高刷屏,同样走的是“专业应用+游戏一把抓”的路线。该机的散热组件在无畏Pro 14的基础上进行了形式升级,双共享式热管+双风扇,我们预计应该比其他品牌的同类机型更靠谱。
相对于无畏Pro 14,灵耀Pro 14不仅是散热规格和配置升级了,而且接口也更加丰富了
而综合来看,有了这三款新品的加入,轻薄全能本的成熟度已经大幅提升,我们分析有轻薄+高性能需求的消费者这次下单的可能性大增,而且短时间内,就会有更多消费者关注到这类产品——轻薄全能本概念走红,可能就要从这三款产品开始了!
当然,也不是每款产品都有热销机会——至少,小新Pro 16可能就欢喜不起来了。虽然它发布的时候,2.5K 120Hz高刷屏、75Wh大电池、“轻薄”(其实不轻)等概念很吸引人,但价格较高;而如今,灵耀Pro 16的显卡规格比它高,电池容量比它大得多(96Wh),屏幕的类型和规格也比它高(即便是同样的2.5K高刷),还有DialPad等概念,价格却和它差不多,吸引力方面秒杀它。
无论如何,轻薄全能本,正在快速步入成熟,而我们消费者的可选机型也更加丰富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Q:暗影骑士·擎买什么版本好?
A:关于这个问题,或者说所有类似的“XX机型买什么配置好”的问题,牛叔在没有更多信息的情况下,给不出具体的推荐。因为我既不知道你的预算情况,也不知道你的应用情况,那我也就无法说,哪个配置更适合你。
其实,小白怎么选游戏本的配置,这个问题很简单,可以从你自己的使用需求角度来大致判断:如果你经常玩游戏,就可以侧重独显规格,比如考虑RTX 3060游戏本,至于处理器的搭配,看你的具体预算而定,6核够用,8核更强;如果你主要是应用渲染、剪辑类应用,那么可以侧重处理器,选择搭载8核16线程处理器的游戏本。
当然也可以从预算来看。预算较低,选择入门版本的6核处理器+RTX 3050独显组合,3A游戏中高画质,网游最高画质基本都没什么问题;预算足够,可以选择8核处理器+RTX 3060独显组合,或者更高的RTX 3070配置款。总之一句话,笔记本的配置选择,和你的预算及应用需求密切相关。
Q:8999元的R9000P值得买吗?标配SSD只有512GB怎么办?
A:一台笔记本值不值得买,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它的售价上来。以R9000P这种狂飙性能猛机来说,8999元比较合适,比低功率版本的RTX 3060价格高,但又不算太夸张,可以接受。但如果价格到了9500甚至万元以上,涨价幅度较高,那么就得慎重考虑了。
至于游戏本储存空间的问题,的确,现在的游戏本,万元内基本都是标配512GB SSD,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肯定不够用——如今的3A大作,文件体积动辄几十上百GB,以牛叔的一块1TB SSD来看,也就装了10个游戏左右,空间基本告罄。不过这个问题解决非常简单,虽然游戏本标配硬盘空间少,但基本都预留了第二块M.2硬盘插槽,自己买一块SSD,拆开后盖升级即可,不复杂。对了,目前1TB的SSD价格在六七百元,也不贵。
Q:集成显卡能带动视频剪辑软件吗?
A:理论上能用,但是不推荐,因为效率低。你要用笔记本来做视频剪辑,其实是关乎到笔记本的很多点,比如长期高负载下的综合性能表现,比如接口数量和速度等等。一般情况下,有视频剪辑类的应用,最好的选择还是标压处理器+GTX/RTX独显组合的机型。
首先在性能方面,标压处理器机型一般比4核U处理器集显机型强得多,能应对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其次,视频剪辑中的很多场景需要用到独显加速,比如视频转码,利用N卡的CUDA加速可以大大提升效率,我们经常测试的一个将4K视频转码成1080P的项目,即便是16核32线程处理器计算,也要7分41秒(当然测试时软件用不满32线程),而如果采用N卡的CUDA加速方案,那么转码时间为3分50秒,效率大为提升——这个例子的配置虽然有点夸张,但对比之下更能看出独显加速的意义。
另外,如果是笔记本的8核H处理器,测试该项目需要跑10分40秒左右,可想而知4核U轻薄本的耗时要长得多。所以,做视频,还是选择标压处理器+GTX/RTX独显配置的机型最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