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苗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就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8级新生而言,英语单科成绩最高112分,最低6分,平均64分;2019级最高114分,最低14分,平均61分。2020级最高100,最低4,平均58分。整体底子薄弱,个体差异较大。在 “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筹备过程中,学生在撰写商业计划书过程中暴露出商务知识不足,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敬业精神、沟通能力与学习能力等能力缺乏的缺点。
由于大部分课程教师没有商务实践背景,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书本化现象普遍。课堂上过分强调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商务英语技能和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将具有实践意义的商务英语课堂变成单纯的习题与翻译课。课堂缺乏真实的商务情境、案例教学和职业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真实的商务环境下英语应用能力和相关商务技能薄弱[1]。
教师单向讲课占去大部分课堂时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少。该课程并无课外实训安排。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硬件设施陈旧,专业仿真软件空缺有关系。可供学院使用的语音室设备十分陈旧、交互性差,信息化程度低,满足不了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
专业课程的教师尚未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忽略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培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分散且零碎,单纯说教,与商务素养的培养严重脱节,难以达到专业教育的效果[2]。
该门课程考核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期末笔试为主。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有效检验学生的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也无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良好行为和学习习惯等个人综合素质和相关职业素养。
教师只管课堂教学,商务知识的讲授分散且零碎,不成系统。学生对该证书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以及证书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关系缺乏足够认知。学院也忽视了BEC证书在学生求职与工作过程中的重要性,没有将BEC考证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去。
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的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因为课程内容的关系,学生接收更多国外的思想和文化,对西方文化囫囵吞枣,片面一味追求。另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自信,造成价值取向模糊。
第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组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教学等活动;组织教师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提高教师育人意识与能力,通过课堂内外的引导示范、言传身教。
第二,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一方面,引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开办讲座,介绍学科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安排教师深入企业锻炼,接受专业新技能的培训。
第一,坚持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通过对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准确了解岗位群的专业能力需求,即不同的真实商务环境下英语应用于哪些场景、词汇量多大、句型包括哪些、难度多以及文化差异有多大等。以此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和顺序,使校内所学与校外所用保持一致,体现专业学习的职业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竞争力。
根据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两次调查问卷发现,在商务英语专业的目标岗位中,英语听说能力是最核心的能力。根据调查结果和现有商务英语教材内容,把属于同一类的零碎的知识和技能,按难易程度和工作流程进行整合,该门课程的整体上可设计、整合成7大项目:工作面试、商务沟通、商务接待、产品与服务、商务会议、商务翻译和谈判和市场营销与公司管理,每个项目18个学时,其余12个学时用于进行专周实训,进行创新创业计划书大赛。加大学生商务听说技能和实际能力培养的比重,减少语法等语言类知识的讲授。并对7个大项目的知识、能力目标要求和教学方法、手段和步骤以及学习成果进行细化。
第二,创新教学模式。探索“课程学习+证书考试+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的“剑桥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创新教学法,灵活运用启发式、提问式、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方法,因材施教,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教学效率和效果。
同时,将职业技能认证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推行“双证”结合制度,要求毕业生职业资格证和学校毕业证“双证书”,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群的分布情况及岗位任职要求,确定必备和必选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初、中级)证书和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三级证书考试[3]。
每年开展一次商务英语创业计划大赛。大赛分为“创业计划书比赛”和“创业计划比赛”两部分。大赛要求全体专业学生参加,比赛成绩占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的25%。
第三,把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全过程。充分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选择体验、案例分析和模拟商务活动等方式巧妙与教学内容、比赛、考证相融合,培养学生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教育学生做人和做事,把育人融入教学全过程(如下表)。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政策、意识和文化,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如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比如讲到“商务接待” 模块,借助“食在广州”的优势条件,用英语清晰流利地向外国友人介绍粤菜美食;带领外国客户参观游览时,向其介绍老广州(陈家祠、中山纪念堂、五羊雕塑等)的历史文化故事和新广州的现代化发展。通过中华饮食文化和广州城市发展和文化这一个触发点,巧妙地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豪感。
第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据用人单位反映,“知识和能力”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岗位竞争力,但“素质”则深刻影响甚至决定毕业生在就业3—5年后的职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本课题将不但关注提高学生的岗位竞争力,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后劲,增强学生素质——提高个人政治和道德修养、培养职场有效沟通能力、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培养真正“一好三高”(即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就业质量高、综合素质高)的商务英语人才。
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考察学生在各个项目情境下英语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的和商务知识应用的情况,占总成绩的40%;学生分小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田野调查、定期汇报、商业策划书撰写、成果展示,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核为成功考取BEC初级或中级证书,占总成绩的25%。这种考核方式强化能力与素质考核,兼顾有自主创业的需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思政元素有机渗入整体考核评价。根据前期梳理思政目标、细化思政模块,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纳入课程整体评价考核中。学生在课堂内商务模拟项目和课堂外的创新创业计划书比赛和考证过程中体现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表现,占总成绩的10%,践行一以贯之的“课程思政”理念,实现考核促进“课程思政”的目的。
表1 思政元素模块化
综上所述,“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的“金课”建设路径,应以专业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以就业质量高为目标,优化、重构、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项目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和课程考核形式,把课程教学过程与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专业能力证书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创新创业比赛和技能竞赛紧密融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同时,挖掘该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实现思想道德素养、语言能力和商务技能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