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中“老大”依赖性行为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2021-10-08 05:39安徽省广德市中心幼儿园李晓蚕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9期
关键词:妮妮小妹妹同伴

安徽省广德市中心幼儿园 李晓蚕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孩,新成员的加入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从“独子”到“哥哥”“姐姐”,老大该如何适应这种角色转变?这种心理落差会对老大的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幼儿依赖性行为出发,以本班两位幼儿为例进行观察与分析。

※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妮妮,女,2013年11月出生,现为大班幼儿,有一个6个月大的妹妹,父母都是外地人,共同经营服装生意。

妮妮于2016年9月开始上小小班,由于年龄比班上大多数幼儿稍大几个月,家里的服装店又在幼儿园附近,因此对园所环境非常熟悉,很快便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妮妮自理能力强、口齿清楚、能说会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且时常帮助其他幼儿,很快便成为了班里的小姐姐。中班下学期,妮妮的妈妈再次怀孕,之后妮妮由店里员工帮忙接送,从此妮妮却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上学,且过分依赖妈妈——妈妈偶尔送她上幼儿园时总是抱着妈妈不撒手,嘴里还喊着:“我不想上学!”妈妈离开后,妮妮的情绪特别激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复心情。有时老师会问:“妮妮快要当姐姐了,开不开心呀?”妮妮总是低着头不说话。妹妹出生后,妮妮常说:“我不喜欢妹妹,因为妹妹总是欺负我,妹妹坏!”同时,妮妮变得内向、胆小——有时老师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她就缩成一团,一副委屈的模样;开展课程活动时不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老师偶尔点到她,妮妮也是畏畏缩缩、不愿表现;在绘画、剪纸等动手操作中,妮妮总是不愿动手尝试,等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来帮忙。

离园时间到了,原本与小伙伴开心地掀着裙子转圈的妮妮一见到妈妈就大哭,妈妈连忙蹲下问:“怎么了?”妮妮扯着自己的小裙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裙子,丑死了!”妈妈一边帮她擦眼泪一边说:“你不喜欢没关系,明天换一条,妈妈会把你打扮得漂漂亮亮。”老师也上前安慰妮妮:“你的裙子很漂亮,小朋友和老师都很喜欢!”妮妮还是不停地哭泣。妈妈有些尴尬地向老师解释:“妮妮几个月大的时候,我抱着她逛童装店,逛一天都不吵闹,可喜欢漂亮裙子了;我小女儿就一点都不喜欢逛童装店,没有我大女儿爱美……”妮妮听到妈妈的话哭声渐渐变小了。

成因分析

妮妮妈妈怀孕的时候,身在外地的奶奶就提出要把妮妮接回老家上学,并且数次在妮妮面前提起:“妈妈要生小宝宝了,你就跟着奶奶生活吧!”妹妹出生后,妈妈有些产后抑郁,再加上爸爸应酬多,时常在家庭养育中缺位,妈妈独自照顾两个女儿,精力有限,对妮妮不再有耐心——妮妮一做错事情,妈妈有时会大声批评,有时会朝她大吼甚至打骂。长此以往,妮妮极度缺乏安全感,觉得是妹妹抢走了妈妈,妈妈不再爱自己了,同时也产生讨厌妹妹的想法,生活中处处与妹妹争宠,且过分依赖妈妈。

案例二

洲洲,男,2013年11月出生,现为大班幼儿,比同龄孩子高大,有一个5个月大的妹妹,父母都是本地人,妈妈是全职主妇,爸爸做建筑生意,在家庭教育中爸爸有些强势,妈妈比较溺爱孩子。

洲洲于2017年2月开始上小小班,很难适应幼儿园生活,每天早上都要拉着妈妈在班级外磨蹭很久,不愿进教室。整整一个学期,老师每天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除此之外,洲洲口齿不清、与同伴交往能力较差,一激动就做出打人的动作,加上身材高大,小朋友们都有些怕他,整天喊“洲洲打我!洲洲打人”!洲洲妈妈于洲洲中班下学期再次怀孕,在外婆的陪同下,妈妈仍坚持接送洲洲上下学,直到妹妹出生也没有改变。有时老师与他谈心:“洲洲,你做哥哥了,高兴吗?”他会立刻开心地点头:“高兴!”

成因分析

洲洲妈妈是全职主妇,全部心思都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每天早上至少要在班级外面花半个多小时才与儿子分离,并反复叮嘱“喝水要跟老师说,有小朋友打你要跟老师说……”只要在幼儿园发生“小意外”,如嘴唇发干、背上出汗、鞋子穿反等,便会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受苦了,第二天就会请至少一个星期的长假,然后自己在家照顾儿子,于是洲洲就变成了过分依赖妈妈的小宝宝。

※ 教育策略

1.家园互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通过家访、家长园地、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介绍相关书籍让家长阅读,从而改善家长与孩子的身心状况,帮助家长教出独立乐观的孩子。在与妮妮妈妈的交流中,我发现她的情绪有些消极——为了改善妮妮的依赖性行为,妈妈送她上口才训练班,但总是担忧女儿胆小而不愿上台表演,之后发展成妮妮只要与同伴交往时出现任何问题,就会以“我女儿胆子小”作为谈话的开头和结尾,于是妮妮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依赖别人。针对这些情况,我向妮妮妈妈推荐了《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幸福五部曲》系列图书,以帮助她获得积极情绪的力量,从而使妮妮的依赖性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师幼沟通,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感受、表达与发展。一次,说说的妈妈抱着小妹妹一起送说说上学,小妹妹刚学会走路,直接跟着哥哥跑进教室,东看看、西瞧瞧,孩子们都觉得妹妹很可爱,喜欢极了!直到小妹妹离开,大家都还很兴奋。于是我以此为契机组织了一次“我的兄弟姐妹”的谈话活动,孩子们踊跃发言,“我有个小妹妹,整天睡觉,还喜欢吐口水,很可爱!”“我有两个哥哥,他们很爱我,还会和我一起玩,我很开心!”……我注意到妮妮正在认真地倾听同伴的谈话,但一直没有举手发言,于是借机鼓励她:“妮妮有个小妹妹,有时妈妈还抱着妹妹送姐姐上学,你能介绍一下你的妹妹吗?”妮妮立刻站起来说:“我的妹妹不会说话,现在正在学着爬,妹妹只要妈妈抱。”老师接着问:“你喜欢妹妹吗?”“喜欢!”这一次妮妮回答得很坚决。老师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她,并向她竖起了大拇指,妮妮非常开心地笑了。

3.幼幼交流,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教师应善于观察,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推动同伴关系的友好发展。洲洲口齿不清,不愿开口说话,造成同伴间交流不畅,“打人”的情况急剧增加。针对此种情况,我组织了一次“慢慢说,仔细听”的语言活动,让孩子们仔细听洲洲说话,并学习交谈的正确方式:别人慢慢说,自己也要仔细听。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喜欢上了和洲洲玩说话的语言游戏,“打人”的情况也随之减少;同时,我发现洲洲很享受当哥哥的自豪感,总能听见他说“我今天抱妹妹了”“我会喂妹妹喝水了”……当班上的小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就会问洲洲:“爱照顾妹妹的大哥哥,你能帮助小朋友吗?”洲洲便会高兴地上前帮忙……慢慢地,小朋友们一遇到困难就喊:“洲洲,请来帮帮我!”洲洲渐渐变成了班里的“孩子王”。

4.家园合作,鼓励儿童,强化正确行为

家园双方要保持紧密联系,家长要信任老师,主动配合教师,以达到教育的目标一致性;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双方要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从而改善孩子的依赖性,增强其独立性。在幼儿园,老师会为妮妮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搬椅子、摆放餐具等,当任务完成后就及时表扬她:“妮妮,你做得真棒,果然当了姐姐就是不一样!”在家里,妈妈给予妮妮更多的耐心,并尝试请妮妮帮忙,如帮妹妹试牛奶的温度、给妹妹穿袜子等,无形中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我们利用“家园联系栏”支持家庭中爸爸角色的归位——发起以“和爸爸一起跳绳”为主题的自愿打卡活动,鼓励孩子与爸爸每天练习跳绳,增加亲子共处时间,减轻对妈妈的依赖感。

因为有了小妹妹,妮妮由原本自信、独立的小姐姐变成与妹妹争宠、离不开妈妈的胆小姐姐,经过家园双方数月的共同努力,妮妮又找回了自信,现在会主动与老师、同伴谈自己的妹妹,并体会到了做姐姐的自豪感,同时参与集体活动积极主动了,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了,真正成为了独立乐观的小姐姐;洲洲也由“打人王”变成了“孩子王”,由过分依赖妈妈的小宝宝变成了自信而独立的大哥哥。

猜你喜欢
妮妮小妹妹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妮妮猪
寻找失散的同伴
捉迷藏
捉迷藏
捉迷藏
落地
妮妮猪
妮妮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