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爽
(西藏大学理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电信诈骗”就是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互联网等工具,假冒国家机关、公司、医院、朋友等名义,谎称被骗人中奖、家人意外受伤、急事、有人加害或出售致富信息和投资分红等情况,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进行诱导或骗取钱财的一种诈骗活动[1]。电信诈骗的手段多种多样且隐蔽性强、危害大,所以提高防范意识极为重要[2]。
1.冒充客服人员诈骗
诈骗人员通过一些非法渠道获得他人的电话号码,冒充客服等工作人员谎称给消费者退货退款,诱骗消费者通过网络渠道进入“陷阱”,以此盗取消费者的信息和银行卡上的存款。
2.家人遭遇意外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家人信息,然后假冒医生、警察、老师、朋友,谎称其家人意外受伤害急需抢救治疗需要手术费等,然后受害人随即将抢救费用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3]。
3.自动柜员机等贴假提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将银行自动柜员机的插卡口破坏,并在银行自动柜员机贴上假冒的“银行提示”,诱使取款人向诈骗分子冒充的银行工作人员寻求帮助,然后由冒充的银行工作人员套取银行密码后,骗走取款人的银行存款[4-5]。
除了上述的几种诈骗手段之外,还有中奖诈骗、培训诈骗、冒充国家公职人员诈骗等手段。综上所述,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具有一定的组织、协作和团队精神,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团伙,这样使得人民群众要识别电信网络诈骗变得比较困难。下面我将详细分析几个真实的案例。
1.APP贷款诈骗
最近,市民A先生接到某贷款APP的电话,对方称可以无息免抵押贷款,但是贷款过程要在指定APP里进行办理。然后,对方告知A先生,需要先支付3000元保证金才能贷款。当A先生通过银行卡向对方转账完后,对方却以未收到为理由,表示转账不成功,需要再次转账3000元到对方账户。由于贷款心切,当A先生转账完之后,对方又以征信有问题,要求A先生需要先转入贷款金额才能贷款成功。然后,对方又以“有贷款逾期记录、贷款额度与放款额度不同、需要激活账户”等理由,要求A先生多次向对方转款高达128000元。这时,A先生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随即报警,经过公安机关的全力调查,发现此款贷款APP是虚假APP,无注册资质,是违法犯罪分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手段。
所以,不要轻信各种陌生短信、来电,不要随意点击不熟悉的广告、链接。要到正规渠道正规地点办理信用卡和贷款,不要让别人代办。一切以先缴纳费用再放款的贷款都要时刻提高警惕。
2.兼职诈骗
B女士通过网络聊天平台偶然间看到一条招聘网络兼职刷单的信息。B女士随即添加了对方的账号,对方告诉B女士按照要求刷单提成,每200提成20。随即B女士便完成了一单并收到了连同提成一共220元。这让B女士觉得任务十分轻松,赚钱容易。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B女士便连续刷了10单。此时,当B女士要求对方返款时,对方却称需要继续刷单刷满20单才能返款。于是B女士继续按照对方的要求完成任务。在对方的诱导下,B女士先后一共向对方刷单支付5万余元,随即对方便将B女士拉黑。此时,B女士意识到自己已经上当。
这是一起典型的刷单诈骗案例。犯罪分子利用求职者心切的心理进行诈骗。况且,刷单本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先垫资再返利的兼职都是诈骗。
以上就是近几年发生的真实案例,犯罪分子通常利用受害者“求职心切、贷款心切、图便宜”等心理,进行诱导诈骗,而且涉案金额巨大。通过对某省2020年网络诈骗案件的问卷调查发现,全区共受理50714起电信诈骗案例,其中这些受害者中,男性占比约为51.26%;女性占比约为48.74%,男性略多于女性,如图1。其中,最小年龄9岁,最大年龄88岁。受害者最多的年龄段为18~28岁,占比约为38.52%;其次为30~41岁,占比约为26.65%;28~30岁,占比约为18.01%;其余各年龄段人数较少,如图2。
图1 受害者性别分布图
图2 受害者年龄段分布图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着重于社会的主要劳动力,比如企业务工人员、学生、服务行业、无业人员等,他们属于最大的网络活跃人群且社会活动频繁,从而导致信息比较容易泄露。这些人群往往法律意识薄弱、具有“好奇心”“贪心”“贪便宜”等心理,且在互联网方面的认知比较匮乏,认知水平低下,防范意识薄弱,从而让犯罪分子利用这点精心布局,步步设下陷阱,层层诱导,使得一些受害人直到最后都未识别已经上当受骗。通过对被害人的问卷调查可知,大部分被害人都接受过各种防诈宣讲和宣传,但是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入脑、入心。大多数受害人认为宣讲所列举的案例或手段与自己无关,表明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由于大家未详细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各种手段,并且未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等原则熟记于心,所以在犯罪分子向受害者抛出利益诱惑时,丧失理智。所以对于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一方面需要多种形式的精准宣传;另一方面需要大家认真学习,入脑入心。
对于防诈宣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前的防诈宣讲针对所有人群。由以上可知,企业务工人员、学生、无业人员这几类人群较为容易上当受骗。所以应该将这几类人群作为防诈宣讲的重点。而且,对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段应该根据群体特征制定相应的防诈宣传措施。比如:实地走访、逐户宣讲、重点宣讲等。
2.宣传方式也是强化宣传效果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存在着各种宣传手段,例如:海报、短视频、广告等等,但是这些已经难以吸引部分群体,而且短视频等很容易在大数据中被淹没。所以研发创新的宣传模式十分必要。在原有的宣传模式下,应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比如:线下可以制定一些关于防诈小知识的有奖竞猜活动、地摊宣讲、防诈节目表演等。线上可以邀请一些正面积极的公众人物拍一些防诈公益广告、短视频;或者开通网上防诈论坛交流防诈经验和经历等,让大众真正地做到入眼、入耳、入脑。
3.防诈宣讲场所也十分重要。比如:卫生间可以贴上防诈海报;地铁站可以滚动播放的形式宣传防诈;电影院在电影播放前可以播放防诈公益广告等等。再者,对于已经接受了防诈宣讲知识的人群应该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宣传讲解,在自己熟记于心的同时,也向他人多多传授防诈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全民防诈知识总体水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