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诗帖》连载(二)

2021-10-08 09:17:38
中国篆刻 2021年9期
关键词:苕溪米芾优秀奖

《苕溪诗帖》,澄心堂纸本墨迹卷,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全卷35行,共394字。末署年款“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知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1088),时米芾38岁。所书为自撰诗,共六首,卷前引首有“米南宫诗翰”五篆字。卷末有其子米友仁跋:“右呈诸友等诗,先臣芾真足迹,臣米友仁鉴定恭跋。”后纸另有明李东阳跋。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苕溪诗帖》是米芾行书的重要代表作。此作笔法丰富,用笔中侧兼用,浓纤并行,行笔迅疾,纵横恣肆。用笔正、侧、藏、露变化丰富,尤其以中侧锋的配合转化极为精妙。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痕。其结体舒展酣畅,中宫收敛。而长画纵横,舒展自如,俯仰向背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欹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全卷书风真率自然,痛快淋漓,变化有致,逸趣盎然,有晋王献之的笔意,反映了米芾中年书法的典型面貌。

临帖要求:遵照原章法,以形似为主,笔法、字法、字距、行距尽量逼近原作,本期临写16行,无格(不要用竖条格和方格),可加上落款一至二行。

释文: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 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 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 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 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 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 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 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 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 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 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 对声却怜皎皎月依 旧满船行 元祐戊辰八月八日作

蒋明刚(福建厦门)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陈亚东(江苏盐城)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二等奖

占亚雄(湖北黄石)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马宏明(甘肃天水)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吴玉霞(湖南衡阳)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三等奖

胡三银(辽宁大连)

周 馨(上海)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黄德山(广东东莞)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张思勇(贵州黄平)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黄学武(安徽淮南)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刘春风(湖南永州)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周志龙(安徽铜陵)

龙 刚(四川攀枝花)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汪晓阳(浙江台州)

夏 胜(江苏昆山)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张治富(江苏苏州)

刘 扬(北京)

沈良科(安徽合肥)

褚荣兴(上海)曾获第13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向 磊(四川绵阳)

猜你喜欢
苕溪米芾优秀奖
北宋·米芾《白帖》
老年教育(2022年10期)2022-12-26 14:02:56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第五届“读友杯”优秀奖获奖名单公布
苕溪表层水体典型抗生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第三届“陆俨少奖”全国中国画展获奖作品
中国画画刊(2019年2期)2019-12-12 11:45:14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7:12
软笔临写宋米芾《苕溪诗帖》
硬笔临写宋米芾《苕溪诗帖》
创意的空间
中国摄影家(2014年1期)2014-04-29 05: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