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燕
(湖南省东安县大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湖南 永州 42591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粮食需求很大,在玉米栽培实践中,既需要探索技术手段提升产量,也需要做好种植期间的作物安全保护,防范病虫害为害,保障玉米作物健康生长,实现种植效益目标。
以东安县为例,玉米常见病虫害有草地贪夜蛾。2019年5月始该害虫侵入东安县玉米种植区,发生面积300~1200 hm2。该害虫发生特点为一代幼虫始见于5月10日左右,被害株率一般2.1%~7.2%左右(最高20%),百丛虫量一般1.7~9.1头左右(最高32头),一般中等或偏轻发生。
东安县常年发生面积1500 hm2左右,常常在春玉米大喇叭口期发生为害,被害株率一般1.2%~5.1%左右(最高11%),百丛虫量一般1.0~6.3头左右(最高18头),一般偏轻或中等发生。
东安县此病的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百丛虫量一般320~800头(最高18000头),一般偏轻或中等发生。
表1 蚜虫的发生情况
纹枯病主要由于玉米感染真菌引起,玉米在患该病时会在玉米叶部分出现黑色纹路。东安县的发生情况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纹枯病的发生情况
东安县常年发生面积500 hm2左右,平均病株率0.8%左右(最高3.1%),一般中等发生。
3.1.1 优选种植地后整地
种植前进行整地,深翻深耕处理,同时将土块打碎耙平。将深耕尺度控制在>30 cm,通常要进行2次耙地作业,使得土地能够平实,保障土质松细。结束犁耙作业后,按照130 cm左右双植行距的标准,开展放线开沟。若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农家肥与豆饼等当做种植的基肥。整地作业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开沟作畦,并且修建排水沟,便于灌溉工作的开展。根据玉米种植地的实际情况,按照整地操作的要求,做好全面严格控制,切实保障种植工作有序开展与落实。
3.1.2 科学选种与种植
选种宜选择半紧凑型的早熟品种;种植方法采取合理密植。宽窄行栽培模式有利于通风透光, 增加玉米边际效应, 使高密度的玉米个头大小均匀, 从而提高产量。作物的播种时间选择,需要结合土地温湿度与其他因素做好综合分析,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不宜过早,避免温度过低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也不能过晚,避免浪费积温,给后续的产量与品质造成影响。在播种作业期间做到合理密植,半紧凑型玉米品种最适宜种植密度为5.0万~6.0万株/hm2。积极推广机械化精量点播,将播种的深度控制为5~7 cm,如果土壤疏松则可以深耕。
3.1.3 施肥
玉米作物喜肥,且对肥料的敏感度很高。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手段,根据种植地的实际情况施肥。不同生长阶段背景下的作物养分需求有差异,在苗期玉米的需肥量很少,占据总生长期的20%以下,然而拔节孕穗以及抽穗开花期,由于作物处于快速生长阶段,养分的需求超过85%。当开花授粉后,对于养分的需求量也会降低,降低到13%以下[1]。从施肥的类型角度分析,基肥的使用,能够达到培肥地力的效果,改善土壤结构,宜选择腐熟农家肥与有机肥等类型的肥料。在中后期则选择复合肥,结合玉米的生长情况,确定肥料的使用量,避免肥力过强或者过弱,给玉米的生长带来影响。当进入开花结穗期间,则采取叶面追肥的方法,优选磷钾肥。
3.1.4 浇灌
相比部分作物,玉米的耐旱性能很强,不过干旱过度也会造成减产,因此要做到适时化浇灌,促使玉米正常生长,并且获得高产量。控制好浇灌的次数,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节约水资源。水分敏感期要做好浇灌处理,例如穗期,要结合土壤的水分情况和玉米生长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水分充足。
3.1.5 田间管理
在玉米作物生长期间,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及时除草和疏浚,保障生长环境的适宜性,为作物提供有效的生长支持,切实保障作物健康生长[2]。雨水充足的年份,则需要做好防倒伏措施,避免出现倒伏的情况。结合生长实际情况,施加肥料,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实施田间管理措施,需要从玉米播种后开始,做好玉米生长全周期的有效关注,高度重视幼苗期与抽穗期的管理,以此保障玉米产量增加。其中,幼苗期为叶片和根茎分化的重要时间,采取科学化管理手段,避免给根系生长和发达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发现缺苗的情况,及时补苗。当进入到抽穗期后,则要保障根系生长,避免遇到干旱出现饱满度不足的情况。
3.2.1 做好玉米病虫害监测预报
根据本地区过去一年内发生的病虫害数据信息,结合当前的温度条件与其他气候条件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和时间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在植物栽培期间,则需要做好作物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为害情况,启动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发挥农户的作用,使其可以深入到种植田,做好相应的检查,及时掌握种植田的情况。通过做好栽培环节的病虫害防范,减少发生的几率[3]。
3.2.2 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玉米螟是对玉米种植威胁最大的虫害之一,防治这种虫害必须采取综合化的防治措施。农户可以采取化学杀虫的方法,对这类虫害喷洒杀虫剂以及农药迅速消杀。同时还可以用物理杀虫的方法,将杀虫灯在玉米田间摆放,在玉米螟聚集之后将其全部消杀。对于有条件进行人力消杀的地区,应当尽量用环保绿色的手段消杀玉米螟。相比于化学方式和物理手段而言,人工消杀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可以保证玉米的产品质量,将虫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最小化。玉米纹枯病主要由于玉米感染真菌引起,玉米在患病时会在玉米叶部分出现黑色纹路。对于纹枯病的防治,应当从对玉米种植区域进行消毒入手,用升汞溶液浸泡患病玉米,防止纹枯病扩散。并且通过翻土的方式,对患有纹枯病的玉米进行干热消毒,让干燥的热空气最大限度地流入土壤当中。除此之外,农户还应当根据纹枯病的严重程度,调整农药喷洒的频次,定期对患病玉米进行喷洒施药。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种植当中主要的病害之一,防治大斑病必须合理控制空气的干湿程度。应当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效果的玉米品种,通过深翻土地以及降低土地中大斑病菌含量的方式来减少玉米感染大斑病的概率。对于已经感染大斑病的玉米,应当及时清理病叶,并且定期喷洒药剂。大斑病往往发生于玉米生长的初期,必须提早对该病进行防治,才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避免其影响玉米的生长。
3.2.3 积极推广现代化防治技术
目前来说,已经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能够为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例如,某地区为了能够高质量落实作物防灾减灾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积极推广应用无人机技术手段,在天气好的时候进行玉米田间积水的清理和疏浚,同时当病虫害发生时,利用无人机进行喷药控制病情蔓延。采用此技术手段,能够一次性施药,并且可以兼治多种病虫害,达到集中防治的效果,能有效地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总之,需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化防治、化学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玉米病虫害防治与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保障产量与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中结合实例,对玉米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提出做好玉米调查与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积极推广现代化防治技术等建议,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