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之智擘画抗疫和谐图景

2021-10-04 19:36刘小兵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情理合一抗疫

刘小兵

基本信息:

书 名:《情理合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作 者:刘悦笛

I S B N:978-7-219-11191-8

装 帧:平装

页 数:232

定 价:32元

出 版 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至今日,疫情所带来的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正日渐凸显。面对后疫情时代这场变局,我们该如何应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悦笛的《情理合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从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用中国人传统的“情理合一”思想正视疫情,以期帮助人们化解疫情带来的诸多困扰。

作者分析应对疫情的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和冲突,在比较的视野中探讨自由与生存、个人主义与世界主义、情与理等如何相融、共生共存,实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有机统一。全书就疫情期间,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在维护好生存权的同时,如何确保民众的生命权,建立起宏阔的世界主义立场提供了一己之见。疫情期间,怎样运用中国人“通情达理”的生活智慧,去培植一种新的“情理文明”等抗疫话题,表达出浓浓的关切。

刘悦笛认为,“情理合一”也好,“通情达理”也罢,都表达了一种冲淡平和的睿智,是中国智慧的结晶。它们皆来源于古老的中国哲学,不仅彰显出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道,而且也成为国人一种豁达的生活艺术。书中,刘悦笛提出用中国传统生存智慧来最终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的灵与肉体、不同文明之间和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5个基本层面的冲突,逐一论述了用中国智慧去应对疫情的系列思考。

书中提出,“人与自然有冲突,但更要和谐共生。”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对待大自然的一些做法和态度,其实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那种凡事都要讲究统治和控制自然的做法,实不足取。彻底以生物为中心、以生态为中心,在人与自然面前,过分夸大自然伟力的思想,同样值得商榷。唯秉持着“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才是人与自然之间,正确的相处之道。

不可否认,这场疫情在改变人类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社会。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人与社会相互隔阂的现象。对此,作者倡导“要本着和谐共享的态度,理性待之。”比对中西方抗疫,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甚至西方热衷的所谓“社群主义”,根本无助于疫情的改善。事实证明,只有用中国“情理合一”的思想,才能在既兼顾生存权,又尊重生命权的基础上,使整个抗疫的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建立‘情理相融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种以‘同情与‘关怀为内核的情感态度”,才能将疫情带来的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总之,后疫情时代,既要确保人与社会的和谐,又要确保抗击疫情中资源、信息、技术上的共享,多用理性的声音,多用真理的力量,去正面回应人们在这些方面的诸多关切。

大疫之下,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又该如何和谐相处,是个必答的问题。以往亲密无间的交友方式,说走就走的行动方式,都有可能在这场疫情中得到根本改变。即便是因疫情而带来的个人心理问题,也会在一次次的长久释怀中,慢慢教会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对此,作者建言,越是疫情期间,越需要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度”。至于与自己的内心之间,则要讲究一个“安”字。唯有学会自我安顿,方能促使我们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达成一种心绪上的有效平衡,使我们都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

毫无疑问,疫情在日益改变着世界的格局,使得不同的文明,以及传统、现代的文化之间,发生激烈的碰撞和交织。因此作者主张,要让不同文明、文化和谐共存。为此,需要在这场文明互鉴、文化补强的互动中,做到创造性转化,做好创新性发展,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與社会和谐共享、人与人和谐相处、人的身心和谐安顿……这些美好的愿景,都能变成现实,擘画出一幅惠风和畅的和谐图景。在推动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为世界抗疫贡献出更多的中国智慧。

(编辑 汪愉翔)

猜你喜欢
情理合一抗疫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情理之外
“三线合一”用法多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致新敏队长
人剑合一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