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
(葫芦岛市建昌县第一初级中学)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往往付出精力最多、耗时最长。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是要么无话可写,要么不知如何写。那么,怎样才能让初中生做到“有话会写”呢?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学生学习写作文,首先应该从教材中“取经”。选入教材的文章无论在语言文字方面还是构思方面都能成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积累语言文字;初中阶段,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构思及作文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教师以课文为例,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仿写。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开头是这样的: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文章开篇时就切入“秋天”的主题,结尾处与前文呼应: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此段借景抒情,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把文章的主题继续深化。朱自清的《背影》同样是开篇点题,简明扼要: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结尾处再现“背影”,表达作者对父亲的理解和思念: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通过这两篇文章,我引导学生作文开头不需要太长,点题即可;结尾要总结深化,再次强化要表达的内容。
接下来,我布置了以《我的父亲(母亲)》为题的作文进行仿写,要求写出自己满意的开头和结尾。这类作文学生以前也写过多次,不少学生的开头缺乏文采和新意,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我也不例外,我的父母给了我无私的爱……”经过这次指导后,大部分同学能够简明扼要地点题,还有部分同学直接进行叙事,较以前改观了不少。还有两个同学的作文开头令人印象深刻。一名同学写到:“母亲啊,我多么希望您能够自私些”;另一个同学写到:“我一向不太喜欢父亲,因为我觉得他没有母亲那样爱我。”这两位同学不仅迅速切入正文,而且能够反向立意,吸引读者。结尾大部分同学都能根据所写内容或议论或抒情,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学习作文中如何铺垫与过渡。如果《背影》中没有任何铺垫就直接写车站送别时父亲给“我”买了几个橘子,那么这篇文章就不会这样感人。只有把情节放在特定的情境之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作文时进行适当的铺垫,这样会使文章更加感人。当然,铺垫也不宜过多,不能喧宾夺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用了一个过渡段把两部分紧密联系起来,我借此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注意过渡,将不同的材料紧密结合。
初中生写作文可以详写一件事,略写一些与之相关的事件;也可以进行几个片段的描写叙述。通过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才能既使文章内容充实,又能让中心突出,条理分明,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有变化的,阿长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仍然对真诚善良的长妈妈充满尊敬和感激。由此,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学会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写人不应脸谱化。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在写景上很有特点。文中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有仰视,有平视,有远观,有近察;有视觉,有听觉;有所见,有所感。这样的文章能成为学生写景作文的范本。教师长期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写作,学生就会在过程中一点一点模仿,一点一点进步。
叶圣陶先生在谈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说:“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写作是什么?是表达。”初中生都会做大量的课外阅读,除了理解作者表达内容之外,在写作上也能有所收获。看到作家在文章中用了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学生会考虑我能否在写作时也用一段?别人在刻画人物时不仅有正面描写还有侧面描写,我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写人?别人用倒叙或插叙避免了平铺直叙,我在写作文时是不是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人家用了欲扬先抑,效果很好,我要怎样用在作文中?
学生读过《雪化一化,就有路了》,发现题目一语双关,深受触动,写了一篇作文《妈妈的礼物》,也一语双关,以小见大,充满真情实感,构思与众不同,成为一篇成功的习作。做阅读练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不仅停留在分析别人的文章上,而是发现别人文章的优点后,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以致用。
积累的古诗文与名言警句,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会让文章增色添彩。一次考试,一名学生在作文中用了三句诗词作为小标题:《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长风破浪会有时》,分别写出自己立下目标、付出努力、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过程。一名学生在写春雨时,引用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又写到雨后应是“绿肥红瘦”,感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将经典用得恰到好处。
可见,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写作文时恰当引用诗句,还应鼓励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名言警句。我们一直强调要积累,积累的目的是运用。恰到好处的引用既能展现出文学素养又言简意赅,能增强文采。
作文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利用好教材及优秀的阅读材料,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模仿中逐渐提高作文水平,做到有话会写。考场作文只是对学生日常写作水平的检测,平时多练习,考场作文自然会得心应手。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情和时代的变化不断探索钻研,一路付出,一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