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中方访印就土改问题向印度“取经”

2014-06-12 08:15
环球时报 2014-06-12
关键词:征地时报法案

“在中国土地制度向私有化过渡的进程中,印度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印度时报》11日刊发一篇令中国人多少感到有点惊讶的报道。报道称,上月16日,作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夏勇率6人代表团出访印度,在新德里与印度相关部门进行了“秘密会晤”,目的是“向印度学习、构建一部强有力的土地法,实现让中国城乡居民享有个人土地权益”。

相关新闻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确有记载,称中国代表团此行与印度城市发展部、司法部等部门高级官员就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住房制度、贫民窟改造等相关立法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细节未披露。

《印度时报》报道称,印中双方会晤时就土地纠纷、征地补偿、土地继承、房屋所有权等法律和政策保护展开讨论。中方听取了印度《土地征用法案》关键起草人桑杰·辛格的发言。据报道,中方代表对印方土地征用中遇到的问题表现出特别兴趣,还询问了印度针对部落定居点实施的特殊土地政策。

《印度时报》称,中方此次访印并从印度土地法中吸取经验,具有重大意义,在去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将“赋予农民更多土地权益”以及“户籍登记改革”等问题作为改革重点。报道称,有关土地改革的议程,是中国新领导层“最为宏伟的计划”,艰巨性甚至超过邓小平在1978年倡导并实施的改革开放。

据《环球时报》驻印度记者了解,今年1月,印度议会通过新的征地法案,根据该法案,私人公司征地须征得80%被征方同意,公私合作项目须征得70%被征方同意。这一严格条款虽然保护了被征方利益,但对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或征地建厂起到阻碍作用。不少外国投资者因此望而却步或从印度撤资。而且当前印度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7000余万无地农民,生活堪忧。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11日对《环球时报》说,《印度时报》所谓中国“取经”的说法肯定是夸张了,印度的土地政策并不成功,但同为发展中国家,中印各自的教训值得交流沟通。郑风田说,在土地改革方面,中国和印度在过去正好是走了两个极端:印度是拿农民的地太不容易,所以高速公路建不起来,印度新总理莫迪才想学中国;中国是农民的地太容易被拿走,而现在,强化农民的土地权利已成为新一届政府土地政策的核心,这一点我们确实可以向印度借鉴。(记者 陈晨 刘皓然)

猜你喜欢
征地时报法案
调兵山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初探
Industrial Revolution
老飞人
《京华时报》2017年1月1日起休刊
潮流时报
美参议院未能通过控枪法案
关于征地管理工作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