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兴
一对情侣在新加坡海湾的Supertree Grove花园的空中走道上观光
在新加坡,如何在一群人中快速找到Local(新加坡本地人)?
“可以听英语口音。虽然马来西亚人、印尼人说英文和新加坡人的口音很像,但是新加坡的Singlish(新式英语)是很特别的,我可以听出差别。”新加坡同学Wing-choeng Ming告诉我。
有趣的是,我在新加坡的大马华人同学ZeYoung和Ming看法类似,只不过他是通过华语口音分辨:“大马华人的华语说得比新加坡人好,新加坡年轻人讲华语很奇怪,发音很特别。印尼华人基本不会说华语。”
大马华人的华语说得比新加坡人好,印尼华人基本不会说华语。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我花费了一些时间去适应当地的口音,记住Singlish中的“Three”读“Tree”,以避免结账时不知所措。在新加坡待了一年后,成功被带偏的我,一度习惯说Singlish,但我还是听不出Manglish(马来西亚式英语)和Singlish的区别。
而新加坡华人和大馬华人说的华语,在我看来皆充满浓郁的南洋味,除了口音外,他们的词汇用法也很有趣,比如说“放工”而不是“下班”,说“10千”而不是“1万”,用“脚踏车骑士”形容骑单车的人。
很难辨认出Local,和新加坡多元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作为移民社会的代表,新加坡公民中华裔占比超过75%,马来族裔约15%,印度裔和其他族群占比不到10%。在新加坡近570万的人口中,还有164万是非居民人口(务工、留学的外籍人士),后者主要来自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新加坡承认四种官方语言: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其中,马来语被定为国语,英语是通用语。
“马来语被定为国语是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的国歌是用马来语,军人指令也是用马来语。但最主流的语言是英语,不会马来语在新加坡是没问题的,大家主要以英语交流。”Ming告诉我。
在政府学校就读的时候,新加坡人根据自身所属的族群,会学习英语外的第二种语言。“像我是华人,在幼稚园、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中,是要学习华文的,但肯定不会像在中国那样学习得很深入。马来裔通常就会选择马来语,印度裔就选择泰米尔语。”
根据新加坡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英语已经取代华语,成为新加坡人家中最常说的语言。同时,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本地最常说英语的家庭当中,有87%在家里也说第二种语言,这些语言包括华语(56.1%)和马来语(13.5%)。
不同于印尼和马来西亚以伊斯兰教为主,新加坡信仰多元。该国三大宗教依次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全国还有20%的人是无宗教信仰者。
在新加坡的街头,不同宗教建筑并肩林立的情况并不少见。新加坡的滑铁卢街,700米的街道,就坐落有观音庙、印度寺庙、犹太教堂和天主教堂等四座不同的宗教建筑。
更不用提南洋美食的共通性。不过,我的大马同学说,新加坡的“叻沙”味道和马来西亚不同:“我们这边的叻沙用虾壳煮,新加坡的不一样,但是能吃。”我的印尼同学也告诉过我:“去印尼,你才会吃到正宗的巴东咖喱饭,新加坡的不够好吃。”事实上,我在新加坡生活时经常吃中餐。新加坡无处不在的“食阁”,基本能满足所有人群的美食需求。
新加坡的滑铁卢街
多元共生的氛围,减弱了来坡外国人的“异乡感”。在新加坡,人们总能找到最为熟悉的一隅之地。和很多其他外国留学生交流时,大家普遍用“包容”“开放”来形容新加坡。
每一年,新加坡都会被印尼林火连累而受到烟雾伤害。
新加坡,北与马来西亚隔柔佛海峡相望,南与印度尼西亚跨新加坡海峡为邻。
每一年,新加坡都会被印尼林火连累而受到烟雾伤害。两家政府为这事吵了不少年,印尼说新加坡“别像个孩子吵个不停”,新加坡要求印尼采取具体措施。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则是为“水”而争,两国为“水价”纠结多轮,大马动不动就说“我要涨价”,让新加坡头疼不已,频频表示“请遵守1962年的协议”。新加坡55%的淡水依赖进口,马来西亚的柔佛是其最主要的供应地。
但这些小矛盾,对比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纠葛不算什么。新加坡与两个邻国的关系保持友好。近两个月,因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疫情加重,新加坡几度支援两个邻国大量医疗设备。两个邻国和新加坡的民间交流也非常密切。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发达国家,其高薪的就业机会、便利的交通以及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对周边地区的年轻人充满了诱惑力。“我在新加坡和吉隆坡的工资都大约是数字3000块,但是新加坡币汇率是马币的3倍左右。我在新加坡工作,可以攒下更多钱。”我的大马朋友Justin告诉我。
隔海峡相望的距离,也让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和印尼人,可以实现“常回家看看”。
在疫情之前,我的大马同学ZeYoung,基本上一两周就会回家一趟。他来自柔佛,坐大巴车回家,包括通过关卡的时间,也差不多只要三四个小时就能到家。印尼同学迪娜也告诉过我,她选择新加坡,正是因为“这是一个离年迈的父母很近的发达国家”。
除此之外,新加坡稳定的政治局势,对面临内政动荡的马来西亚年轻人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刚刚换了总理,去年我们也换了(总理)。我们现在内部政治很动荡,种族歧视情况其实也很严重,政府也没有把疫情管控好。年轻人在马来西亚真的感到很辛苦。新加坡就很不一样。”Justin说道。
足够近的距离,稳定的政治局势,发达的经济环境,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新加坡成为邻国“打工人”的最佳选项之一。
2017年1月15日,第10届国际舞狮比赛在新加坡举行
可能由于语言屏障,在新加坡,我与印尼华人的交流不多。
Tanka是我为数不多的印尼华人朋友。她告诉我,她的父亲不会说华语,但是有中文名字。而到了她这一辈,连中文名字都没有。
印尼华人社会,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华人节日,但是年轻一代对这些节日的含义知之甚少。“在印尼,我们也会过中秋、新年,但是我们已经不知道那些节日的含义,我们只知道这个节日不能被忘记。来到新加坡后,和当地人一起过节,才慢慢了解一些。”Tanka说。
在新加坡,华人传统节日很受重视。前些天的中元节,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庆祝活动简化了不少,“喊标”和“路边歌台”还是在不少地方以小型集会的方式举行。组屋楼下,祭祀活动也照常进行。
馬来西亚著名印度教景点黑风洞
虽然新加坡没有冬天,但是不少新加坡的华人家庭,还是会过“冬至”,在那一天搓汤圆。
我在新加坡庆祝过一次农历新年,超市里红彤彤的,挂满中国结。校长会专门给学生们发邮件,祝福新年快乐。此前从没看过舞狮的我,还去滨海湾看了一场中华传统舞狮。新加坡华人家庭在除夕当天会一起“捞鱼生”,捞一年的风生水起。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节日的庆祝气氛也非常浓郁。我认识的两国华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都很高,但华语水平却差异明显。马来华人的华语整体上比新加坡华人好很多。我在新加坡遇到的大马华人,不仅会使用成语,连“扎心了老铁”这样的流行词汇也掌握得很好。
将时针拨回到1979年,新加坡开始推行“讲华语活动”。第二年,新加坡广播局成立。新加坡8频道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教育意义。8频道播出的电视剧,对新加坡华人是一代人的记忆,对马来西亚南部的华人也是如此。
ZeYoung就是看新加坡8频道的电视剧长大的:“警匪片《破茧而出》,到现在我都记得,电视剧的主题曲在大马也很火。”很多马来华人也是因为常看新加坡的华语节目和电视剧,华语才能如此流利。
如今40多年过去了,在新加坡的双语政策下,华语已经不再“流行”。马来华人转而看中国的电视剧和综艺,ZeYoung就很喜欢《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华人来说,中国既遥远又亲切。在时代变迁下,华人文化在不同地区已经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编辑邮箱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