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莲 张燕
中图分类号:O112 文献标志码:B
【摘要】数学阅读是通过故事或场景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辅助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阅读。数学阅读不同于普通阅读,其中的图表、符号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因此,选择合适的数学阅读资源尤为重要。然而在绘本教学中,仍存在很多误区。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对数学绘本定位的理解以及如何推进教学。
【关键词】数学绘本 绘本意义 教学误区 绘本分级
数学绘本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理解能力,结合丰富生动的故事情境,融入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一种图文结合的儿童读物。其利用儿童天生的喜好——爱听故事,利用小故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起来。绘本文字简单、便于阅读,图片丰富、利于想象,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绘本的教学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十分必要。
一、数学绘本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传统课堂教学相对较“硬”,注重公式、结果的教学,偏于枯燥。绘本课堂的基础是图片和故事,用相对“柔软”的方式,给孩子传递数学的概念、思维。而且数学绘本,让孩子可以在相对脱离老师和家长的情况下,自己有机会去面对数学故事,从绘本图画中寻找理解的线索,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许多学生都曾有过数学学习的挫败经验,以致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数学绘本是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产生成就感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提供辅助。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很多人学习数学的盲点,是缺乏与生活的连接性。脑海里记住一大堆公式,计算一大堆的计算题,但是并没有明白数学的真正意义。数学绘本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场景,旨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很多有用和有趣的数学。
(四)了解数学概念
好的绘本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并为学生提供倾听、写作、讨论数学概念的机会,运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数学教学新目标的达成。
二、绘本教学的误区
(一)选择随意,绘本阅读盲目化
老师准备不足,随手拿到一本绘本就读,没有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和阅读需求。建议:在选择绘本时也要像平时上课一样提前备课,设定教学目标。
(二)过分依赖,指导教学形式化
老师照本宣科地把故事读给孩子听,短短几分钟就结束了一本绘本,绘本阅读指导成了讲故事,教师纯粹以朗读者、美术老师的身份出现,缺乏对绘本深层内涵的解读,不能彰显绘本精神内核。
(三)过于功利,绘本阅读神圣化
老师只是把绘本图片作为导入,盲目地把绘本变成了数学课。建议:“无压力阅读”,在绘本阅读指导中,我们只有摒弃“教学惯性”,褪去“功利”,把握绘本的轻松、趣味性强的特点,运用绘本的魅力打开孩子阅读的心门,让孩子的阅读有个轻松、快乐的开始。
三、绘本教学的定位
笔者认为数学绘本绝对不是教学的主流,而是辅助的材料,是增加趣味的材料。对于按照分级提前看的孩子是铺陈的作用,对于学习阶段正适合的孩子是增色的作用,对于大一点阶段看的孩子是整理的作用。说起推广绘本阅读,有的人就一路夸大它的作用,我个人觉得言过其实。如果将数学绘本的阅读定位到对学习的增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对之后的绘本教学也是有好处的。
四、推进绘本阅读的建议
(一)整合绘本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分级
数学阅读不同于普通阅读,其中的图表、符号,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因此,选择合适的数学阅读资源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大量阅读,对所有绘本内容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将绘本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对接,将绘本进行科学分类分级。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数学阅读课也是如此,所有活动的开展一定是围绕目标进行。有的绘本知识跨度比较大,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选取,或者等知识全部学完再进行阅读。
例如,二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认识厘米和米,三年级上册学完了认识毫米和分米,这四个长度单位是分两个学期上的,学生可能容易忘记前面的单位,这些单位之间换算的直观感受不足。我就选择一个精品绘本《国王的新衣有多长》,绘本通过各类场景图,用拟人手法,依次介绍了毫米、厘米、米,通过测量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对话,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出示了千米,完善了长度单位。
(三)掌握正确教学方法
1.绘本课一定要生动活泼,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可以从教师夸张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气着手,也可以设置悬疑,让学生不断猜想,在交流与争论中获取知识。
2.大胆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绘本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删减或补充,有些字不想让学生一下子读到的可以去掉,有些图画可以分层次出现。绘本介绍得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图上进行标注,还可以制作符合课堂内容的互动性教具、板贴等,帮助学生理解。
3.课堂模式多样,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走出课堂。遇到问题时开展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甚至辩论赛。
4.课后推荐很重要,把内容接近的一系列绘本推荐给学生,并告知在图书馆哪个区域可以很快找到,也可以让学生做推荐音頻,制作成二维码发群里。比如在上完《国王的新衣有多长》之后,笔者及时推荐了一些测量相关的绘本,很多学生就做了相关的阅读音频。
(四)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做好数学绘本阅读,首先教师自身要热爱阅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次,固定班级阅读时间,如可选择在午读课或午间班给孩子们上绘本课。最后,鼓励孩子们阅读数学绘本,对愿意跟大家分享绘本故事的孩子予以奖励。
总之,好的绘本教学就像带着孩子们坐“过山车”一样,由最初地慢慢起航,到中间的曲曲折折,刺激探寻,再到结尾的一片光明和美好,无不渗透在学生的心中,同时也让数学知识深深植入到学生的脑海里。绘本最大的魅力之一是把最好玩、最有效、最实用的数学知识宝库都隐藏在故事之中,等着我们慢慢地抽丝剥茧,慢慢地挖掘,每一步都那么有成就感。其中的数学知识也慢慢深入脑海,在开发孩子的智力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认知。
参考文献:
【1】裘陆勤.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低段“数学绘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数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7(03):45-47.
【2】仇凯弘.低年级数学绘本阅读指导[J].数学大世界,2018(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