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和声学教程》之内涵与技法研究

2021-10-01 19:31孙博
艺术评鉴 2021年17期

孙博

摘要:从学术上讲,根据莫斯科1984年(第九版)《和声学教程》的研究,本著作将和声学编著成为一个科学严谨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经过广大音乐理论学习者几十年的研究探索,一直在不断的修改。在研究过程中,各程度的学习者对于这部著作的理解各有不同。本文尝试以调性音乐向后调性音乐发展的现代意识创作为目的,从和声理论发展的角度展开,对和声学的理解与创作进行相关技术性阐述。笔者期望通过本文得出新的领悟,将这部著作中后调性和声的技术理论进一步挖掘,为广大和声研究方向的学者提供一个更为接近当代创作实践的依据方向。

关键词:《和声学教程》  和声学  调性音乐  后调性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37-04

由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和声教研室老师集体创作的这部《和声学教程》①,是在继承了法国作曲家拉莫②(Jean Philippe Rameau 1683—1764)与德国音乐学家、理论家胡戈·里曼(Hugo Riemann 1849—1919)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创作的一部和声学理论教科书。这部优秀的著作以系统详尽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创作实例,得到众多作曲研究者与各类和声学习者的关注。纵观整本著作的和声研究方向,是由欧洲古典主义和声与浪漫主义为主线的逻辑体系。但细读整册著作可以发现,本书除了加入有特点的民族风格和声研究以外,从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痕迹也逐渐清晰。

《和声学教程》的内容之中存在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特征,或可讲是存在音乐理论依据随时期的变化而发展出更多元化的和声音响趋势,这是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向,这部著作体现出了各个时期和声学变化的特点及和声音响的进一步丰富与多元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和声学教程》中的内容体现出的后调性萌芽与趋势,值得更多和声研究与学习者的注意。这种后调性的“萌芽”和新趋势的“构建”,可以成为更好地了解和声学整体发展进程的“钥匙”,在此基础上打破研究与创作的壁垒,更进一步认知整体和声学,将灵感与理论更好的转化成为作品。

本文将从《和声学教程》中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之特征进行两个部分的分析研究。第一方面指出著作中后调性“萌芽”,这一部分将从著作中章节划分着手,细致比较教程中除了欧洲古典主义和声与浪漫主义和声发展之外,后调性发展的“萌芽”。第二部分分析后调性在《和声学教程》中的体现,对著作者举例的作曲家创作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对和声学习者的研究学习提供一些便利。在阐述这部作品的过程中,笔者同样从和声学习者角度出发,这样可以更为深刻地把握著作中应该重视的各要点。

一、后调性的“萌芽”:突破调性音乐和声音响

(一)调性与后调性③(post- tonal)之比较

调性音乐一般是指大小调体系(功能体系)音乐,所以相对应的调性和声则为功能体系和声。在调性和声的范围内一般定义为多个音,以一个主音为调的中心,按照不同级数排列的体系,主音与级数的不同排列构成了不同的调。在大小调体系中的音不同排列构成了功能体系的本体。后调性音乐与调性音乐的关键区别在于削弱功能体系的改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作曲家尝试探索削弱音高而寻找新的音响效果,从而突破调性音乐和声,更丰富地表达作曲家的思想内涵,达到发展后调性音乐的诉求。

《和声学教程》前四十五章主要讲解调性音乐的范畴,这部分理论主要系统阐述了功能体系中各级和声、和音、和弦的排列规则连接方法与使用功能体系和声中的禁忌④(这类要求的禁忌给写作某种风格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图1是根据《和声学教程》表示出的功能体系和声进行的逻辑,在整部著作中编者使用了大量能够证明功能体系和声逻辑的谱例。

《和声学教程》第四十六章至结束主要讲解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 “萌芽”,这里的“萌芽”是削弱功能体系改革前的一些征兆。例如变和弦的使用;对峙关系;等音转调和意外进行等。这些都是作曲家削弱功能体系音响的一些方法。与调性音乐相比较,后调性“萌芽”的出现,使功能体系音乐的音响效果更为丰富。与此同时,整个功能体系因为更多音的加入,主功能、下属功能与属功能变得更加不清晰,再进一步发展就到了后调性音乐时代。

通过著作中的例子可以了解到,在《和声学教程》中调性与后调性都有详实的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章节中的内容得到各个和弦的应用详解和实践谱例。經过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后调性音乐是由调性音乐进一步发展得来的,在学习《和声学教程》的过程中,除了重点学习功能体系和声之外,应对发现后调性音乐要素具备应有的分辨和观察能力。

(二)《和声学教程》中后调性的“萌芽”

关于《和声学教程》中后调性的“萌芽”,本书中相应的章节例如“和弦外音”“半音经过音”“和弦外音的延迟解决”与“交替大小调的降VI级三和弦(tsVI)”等,这些和声具有调性音乐特征,但在调性和声的基础上加入了改变的其他因素,从而更改了三度叠置的基础和弦规律,使和声音响更为丰富。这些和弦结构的改变使和声发展的趋势与出现后调性音乐形成一些必备的条件。

首先,“半音经过音”与“经过音”类似,为两个大二度音级间加入的经过音。著作中讲到半音经过音应注意记谱问题,区分大小调记谱。从这点可以看出半音经过音具有模糊调性的特征。

其次,“和弦外音的延迟解决”是一种不协和外音解决的办法,但这种解决的办法区别于传统和声解决方法,这是由于外音的出现一方面不符合传统解决原则,另一方面是由于19世纪以后和声音响寻求更丰富的发展,这样以来,过去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新的创作情况不能够更完美地展现作曲家思想,这时后调性的“萌芽”便出现了。

最后,“交替大小调的降VI级三和弦(tsVI)”,笔者举出这个例子在本著作中后调性“萌芽”是具有代表性的。升或降某级音本身就是为了更加丰富和声音响效果,而这章的交替大小调的降VI级三和弦一般可为相差三到五个调号转调,这种更为复杂的和弦形式将调性音乐带向了更为复杂的阶段。

以上几个例子通过以调性音乐为基础,在功能和声的原则之上进行新的结构尝试,在已有的限制之中寻求新的音响自由,分析得到调性音乐进一步发展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和声发展的必然方向,之所以笔者称之为后调性音乐的“萌芽”,因为只有功能体系和声经过一些结构上的增减与音程之间的变化,才能使传统和声功能性削弱并最终瓦解,从而走向后调性音乐。

(三)向后调性和声结构发展的阶梯

《和声学教程》中多个章节显示出,从调性和声向后调性和声结构过渡的“阶梯”,即为等和弦的转换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风格个性化的代表作曲家斯克里亚宾⑤的作品。从《和声学教程》的章节内容可以看出向后调性发展的“台阶”在逐步建立。这种和声结构越来越开放,作品更为自由的表述。并且,在构成向后调性和声结构发展台阶的过程中,调性和声的逻辑布局并没有被忽然打破,相较之下,更具现代特征的后调性和声是以调性和声为框架逐渐变化削弱的。

调性和声采用明确的结构特征与叠置规则,后调性和声则更加注重作曲家内心情感与逻辑思维的表述,两种不同的形态构建起创作观念不同的体系。从两者和声结构内容来看,后调性音乐着重表现复杂的逻辑思维。在《和声学教程》的下册最后几个章节,转换复杂和弦结构能使调性更加多元化,逐渐失去主调的意义,这种情况便是向后调性和声结构发展的“台阶”。

笔者来看,两种不同调性音乐的结构似乎使音乐体系更加完善了,这种完善是与时代进步相对应的。《和声学教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从表面上看,这本著作是以传统功能和声体系为教授目的的,但是实际上从研读整部著作的上下册所有谱例与内容之后,实际上已经从调性和声的范畴跨越到调性模糊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向后调性发展的“台阶”。调性与后调性在这部著作中形成了阶梯式的关系,要学习理论技术需要使用开放的思维认真研究书中调性与模糊调性方法的技术,这种开放思维的研究可以把和声结构与音之间的组织方式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之中。

二、舉例后调性“萌芽”在《和声学教程》中的体现

(一)意外进行⑥的使用

了解和声意外进行在《和声学教程》中的体现,除了意外进行的使用方法,更要懂得结合作曲家音乐风格。笔者认为这与前文提的“阶梯”密不可分,在写作和声意外进行时,由于创作风格与时期的不同,接近现代的作曲家创作出的作品中涵盖的意外进行与19世纪创作的意外进行是不同的。越接近当代的作品,作曲家在使用意外进行这种创作技法时就越渴望体现出深层次的内涵。这阶段的作曲家往往更加注重内心与精神的表达,这与19世纪刚出现的意外进行所表达出的深刻思想情感是不一样的。

通过《和声学教程》中所讲解到的各种意外进行被替代的成分,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与不同风格作曲家创作的技术手段虽然统称意外进行,但具体方法却不尽相同。最普遍的方法是使用意外和弦替代了原来期望的和弦,这种方法正是打破了功能和声的壁垒,尝试新的和声连接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意外出现的整个和弦组全部代替了之前所期望的某功能组的和弦。这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更彻底的尝试,由于整个功能组都被替换成新的和弦,这使得音响就更为丰富了,这种刻意为之的创作手法是广大作曲家们后期常常使用的创作方法。第三种意外进行的方法是代替解决和弦的协和音响,这种更为意外的效果使调性音乐的最终解决发生了改变,这种方法使调性具备了走向模糊(后调性)的预备。除了以上几点,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种意外进行,是原期待的调式调性发生了改变(例如转调到远关系调)。

以上各类意外进行的方法都是向后调性发展的过程,这些意外进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征。例如使用某个替代和弦造成意外进行时,作曲家还是会刻意保持一些可以最终解决的痕迹。意外进行的创作是为了造成期待意外落空效果,毕竟意外进行会将原有的功能和声连接变为具有不协和性的音响。在调性音乐向后调性音乐过渡的时期中,意外进行这种具有功能和声之外的效果也会不停地改变,这就是向后调性音乐发展的过程,这使调性音乐的范围更加扩大,最终导致功能和声逐渐瓦解。通过《和声学教程》第五十六章最后的几点概括⑦,编者也佐证了本文的观点。

(二)变和弦⑧的使用

“几乎所有功能的变和弦都是由音阶的II级音的变化所形成”。《和声学教程》第四十六章这样说。后调性“萌芽”在《和声学教程》中的体现除了前文提到的意外进行,变和弦的使用也是促使调性变革的一种重要方法。

1.大调中的变D和弦

大调中的变D和弦在应用的时候,会使音响更加尖锐复杂,所以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属于调性音乐的逻辑范畴。升II级音或降II级音在大调可以形成属功能组的变和弦,其中导七和弦与导九和弦分别可以使用在自然大调与和声大调内。在大调中使用变D和弦时应注意排列时增六度代替减三度。升五音的属七和弦与升三音的导七和弦进行到主和弦的时候重复三音。变D和弦在终止式中分别应用在正格终止与阻碍终止时。

2.小调中的变D和弦

小调中的变D和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小调中的II级音不能升,只能做降II级音;第二是小调中的变D和弦只能使用在和声小调中。因为这两个特点,使小调中的变D和弦数量上少于大调中的变D和弦,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声部间出现错乱。以上两点是和声发展过程中作曲家总结出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19世纪之后小调中的变D和弦又增加了新的变化方法。例如降低IV级音形成的小调变D和弦,再发展出现了降IV级与降II级同时出现,这样变化发展中调性音乐的功能体系就变得更加模糊了。

3.那不勒斯六和弦

那不勒斯六和弦属于下属组变和弦,一般重复三音(低音)。那不勒斯六和弦是下属组变和弦中最常用的和弦,与SII6使用方法相似。在功能体系和声中,那不勒斯六和弦与属和弦连接时出现对斜关系是被允许的。

4.其他下属变和弦的应用

除了那不勒斯六和弦之外,《和声学教程》中提到的应用较为广泛的下属变和弦还有降根音的SII6和弦、那不勒斯七和弦与降II级的原位三和弦。这些变和弦的加入,使我们投入到更为复杂的音乐研究中。

从以上几种在调性音乐范围内发展出的变和弦的使用可以看出,复杂的和弦结构正在逐步成熟,越来越多音级的加入使变和弦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从19世纪开始向近代发展的音乐进程是逐渐变化的。这种变化的过程,是打破规则再建立新规则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新音乐的过程。或是复杂的情感、或是细腻的内心,此时这种更被渴望的丰富音响,已经把调性音乐带向了新的未来。

(三)等音转调的使用

1.等音转调

等音转调中的“等音”一词,讲的是记谱方法不同的调但在音响效果上相同。这一和声技法的使用可以使调性转变更为自由。与此同时,在同一调上作等音的变化但音程不变的情况下也可形成转变(这种等音转换或可成為离调,应与等音转调相区别)。

根据《和声学教程》关于等音转调的内容安排,我们可以感受到调性的逐步弱化。等音转调是以扩大调性范围为目的,这种增加调性复杂化的手段在初期是用于改变作品速度的,再向后发展和声的色彩也越复杂多变,最终导致调性的模糊。等音转调和弦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弱化调性的作用,这一方法在当代也经常变化运用在作曲家作品里。

2.经过属七和弦的等音转调

在等音转调中,属功能和弦等音转调是转调的好方法。在使用属七和弦转调进行等音转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等音转调时应准确依照音响找到转调和弦之后大调与小调相应的降六或六级(转调后的增DD56),这在等音转调手法上存在重要的意义。

(2)在等音转调时升四级的二和弦为转调后的降三音重属导七和弦,这种比新调属七和弦(原位)高半音的D7/D2, 同样是等音转调可以运用的手段。

(3)使用“莫扎特平行五度”:在作等和弦的转换时,属七和弦可直接连接至转调后新调D和弦,然后进行终止式。

总之,等音转调一般是将自然或者半音和声转化为变和弦。除了这种一般的形式,还可以将变和弦转换为自然音/半音和弦。其理论依据是音程度数的相等(增六=小七),使用等音在转调过程中,前调经过转换十分方便转为后调,多次使用可以使作品技术内涵大大提升。

三、结语

通过《和声学教程》内涵与技法的分析,可见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是必然趋势。本文是对著作在过往的分析学习后,写下的对功能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一种观点。笔者对于《和声学教程》中所提到的具有典型功能特点,或是为调性模糊做准备的一些和声规律进行了总结与归纳。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在著作中体现出的调性和声或是后调性音乐的萌芽,不只限于某个时期的和声现象。著作中提到的和声内容是阶梯式的脉络,从严格规律到突破结构与音响,每一章节都应认真分析思考,特别是下册第四十五章之后的内容。

本文重点阐述的观点为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发展 “阶梯”。在我们学习《和声学教程》时,首先应该在功能和声体系下掌握调性和声的创作技术。在此基础上,分析学习书中提到的典型和声关系,这些典型的和声关系包括和弦结构与和弦连接方式。与此同时,还应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风格,以便更好地分析作品。通过著作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典型功能体现下的和声写作方法,这会使我们有更广阔的逻辑思维考虑更为复杂的后调性音乐。从19世纪后期开始,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将更为复杂的内心情感投入到他们的作品当中。在创作与探索更多和声语言期间繁杂的和声出现了,繁杂和声的出现便是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功能体系不断地弱化直到瓦解的特点或必经阶段。

以上所讲述的观点:《和声学教程》中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例子,是根据各个章节的教授内容阐述的,是一定范围内的讨论。总体而言,著作分为两个部分,即功能体系的发展与后调性音乐“阶梯”与“萌芽”,这能使我们在严格的功能体系基础上感受到和声随时期的发展而变化,与作曲家们从调式音乐的严格结构上寻找新的突破。经过19世纪不断地发展出现了全音阶,这种全音阶可以使调性和声加入更多可能性的外音,使调性关系不断地扩展,最终将得到更大的解放。另外,《和声学教程》在第二十五章弗利吉亚进行中的小调与第二十七章俄罗斯音乐中的自然调式等章节特别讲述了调性和声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特别讲述了俄罗斯民族音乐,其与俄罗斯音乐的历史地位与著作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对《和声学教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著作者们对调性音乐有着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分析《和声学教程》和弦结构、和弦连接、和弦特征和外音等方面,可以看出整部著作系统而详尽地撰写了功能和声技法与更为复杂的和弦发展研究。对于和声研究者来说,通过学习本书,应更加注重民族、后调性与现代旷阔范围内的众多和声手法。最后,调性和声的走向,对丰富和深化音乐魅力与表达作曲家创作内涵有着非凡意义。通过《和声学教程》,我们可获得调性和声的创作技术,也同样可以感受到这部著作是调性音乐走向后调性音乐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