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赵平 李芸洁
摘 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是这个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成功的城市文化地标应该具备以下三大特性: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有广泛的影响与认可、有共同的文化记忆和丰富的时代记录。针对目前乐山城市文化地标建设还存在的部分问题,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兼容并蓄东西方优秀建筑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加強监督管理;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地标彰显城市文化自信;做好本真化文化遗址的地标式展示。
关键词:文化地标;文化自信
地标是一个地方给人留下的第一视觉、第一印象和第一记忆。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化地标则是这个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乐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历史打上了太多的文化烙印,拥有太多的文化积淀。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沙的湮灭,那些承载着过往历史文化积淀的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逝,那些宝贵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正慢慢走向枯竭。如何铭记历史,重建文化家园,重塑乐山文化精神,坚定乐山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了持续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我们有必要对乐山城市文化地标建设作一个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以彰显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1]。
一、城市文化地标的特性
文化地标是城市的回忆录,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是历史在城市留下的足迹。它见证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燃情岁月,形成了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引导着城市文化不断延续。成功的城市文化地标应该具备以下三大特性:
(一)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学者曾说过:“有区别才有存在,没有区别将丧失存在。”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也在《城市文化》一书中批评了现代社会技术使人失去个性的倾向。城市文化地标最重要的是什么?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一座让人魂牵梦萦的城市,其魅力绝不是千篇一律的灯红酒绿或纸醉金迷,一定是其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地标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着历史文化的薪火,沐浴着现代文明的新风,它对城市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些成功的城市文化地标哪怕早已失去了原来的实用功能,但其所积淀的历史底蕴、形成的文化气场、体现的城市气质、彰显的市民精神却像磁石一样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二)有共同的文化记忆和丰富的时代记录
文化地标的公共空间属性决定了它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首先,成功的文化地标一定会有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地标是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记忆以及大众共同想象构成的且具备文化内涵的场地、空间或建筑。它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符号化呈现,要能生动地传承历史文脉,唤起情感共鸣。其次,成功的文化地标要有丰富的时代记录。文化地标要顺应科技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变化,关照人们的精神情感、文化消费、文化风俗以及生活审美,并通过不断更新与调整文化地标场域的活动内容和场景设计,做到承载历史、展现当下、展望未来。
(三)有广泛的认同度与影响力
首先,文化地标是文化认同的载体,它必须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文化地标的公共性和开放性要求其建设要能广泛吸纳公众与社会的参与,并确保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因此,文化地标的建设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建立文化认同感、形成文化共识的过程,文化地标就是文化认同的载体。其次,文化地标是审美表达的结果,它应该产生深远的影响力。文化地标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定义自我、解释自我、传承自我的具化形式。其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是城市居民共同历史记忆、文化回忆、审美趣味的提炼、转译,所以文化地标作为这个灵魂的外化物和可视符号,是城市的文化名片,能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二、当前乐山城市文化地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各界对城市文化地标的科学认识不足,保护不力
世界各地名城发展史早已证明:没有经济基础的城市,势必是虚弱的、贫穷的;而没有文化支撑的城市,则是肤浅的、缺乏生命力的。在当今的城市,前者已经得到有效解决,而后者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一些地方对城市文化地标重要性认识不足,抱着“不破不立”的城建观,一味拆旧建新,破坏了许多难以复制的文化遗址。以乐山市市中区的嘉州古城墙及古城门为例,据《乐山县志》记载:“嘉州故城,北周始创,历代治此。”据考证,嘉州古城墙大约是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时开始修筑的,历经唐、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城池先后被洪水冲毁、营建数次。民国十七年(1928年),嘉州古城墙遭到了严重建设性破坏,成为延续古城文化的重大遗憾。民国至今,乐山古城墙被人为拆除数处后,现外城墙仅存约300米,内城墙尚存约3500米。其中,明代城墙保存约2600米,清代城墙保存约400米。通过这些遗迹,依稀可见古城墙红砂石墙体,城堤合一、不规则楔形布局,砖石混砌的特点[2]。但已经毁掉的古城墙永远无法再重建,这是乐山人心里永远的痛!
(二)地标载体文化内涵不足,文化品位不高
乐山虽然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高品位文化地标却寥寥可数。现有地标文化内涵不深、品味不高,难以引起群众共鸣。比如郭沫若是乐山籍重量文化名人,市中区曾经特别据此打造了两处文化地标作为宣传。第一处是中心城区乐山广场的郭沫若及其奋斗史的大型雕塑。该广场的主体雕塑是郭沫若和凤凰,两边还有丁佑君、曹葆华、海通法师、李白、薛涛、陆游、廖平、陈敬容、尧茂书等与乐山有关的文化名人塑像;凤凰取材自郭沫若的名作《凤凰涅槃》,但旁边还有《嘉州山水甲天下》《海通创修大佛》《李冰凿离堆》《蜀王开明故治》《古嘉州赋》等作品,以至于主体雕塑意象模糊,主题不鲜明。第二处是沫若广场。该广场虽然借用了郭沫若的名字,并在广场中央塑了一根笔形的石柱,并取名为“巨匠之笔”,但雕塑艺术感不强、美感不足,难以让受众产生审美触动。除此以外,长江市场的尧茂书雕塑、岷江一桥旁的鳄鱼女神皆是如此。总体来说,许多地标要么意象过于繁杂,要么呈现方式单一,以至于地标主题不鲜明、形象不突出、创新性不强、文化内涵不足、文化品位不高。
(三)现有地标设计上存在不少缺陷
一是城市地标命名曾经过于随意,流于简单粗暴。乐山中心城区最大的广场叫新广场,最老的公园就叫老公园;主城区连接东岸有三座桥,分别叫一号桥、二号桥、三号桥,或者叫旧大桥和新大桥。二是不善于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古嘉州盛产海棠,天下闻名。早在唐代,“海棠香国”就成为古嘉州的别称。旧时古嘉州府衙内曾悬有两道匾额:“汉嘉古治”和“海棠香国”。但海棠公园至今也没有以海棠为主题的地标建筑或主题宣传,这些好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三是地标介绍与主题契合度不高。成功的文化地标需要搭配好的文艺作品相映成辉。久负盛名的地标文学作品有苏东坡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在乐山已有的文化地标介绍中,真正富有文采、可阅读性强的作品寥寥可数,大多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可阅读性差、观赏性不强。比如,介绍乐山历史文化的文学作品有学者一壶山人的《古嘉州赋》、著名学者何开四的《乐山赋》、成都学者朱醴的《嘉州赋》等。他们用不同风格的文字娓娓道来乐山的前世今生,贯古通今、文采飞扬,音韵和谐、语言丰富,情感真挚充沛,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但乐山广场仅仅展示了一壶山人的作品,且因为年久失修,日晒雨淋,加上管理不善,字迹早已变得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没有充分发挥突出主题的作用。
三、乐山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更多既“好看”又有内涵的文化地标。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兼容并蓄东西方优秀建筑理念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自觉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贯彻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城市。高质量城市需要以高质量文化地标为载体和支撑。建设高质量文化地标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现人与城市、人与建筑、人与空间的和谐相处。同时,城市文化地标不仅要重视建筑、雕塑、街区等实体硬件的建设,更要深刻挖掘文化内涵;既要面向未来,又要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应认真梳理和积极挖掘拥有强大生命力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风格,既要研究传统建筑的“形”,更要传承传统建筑的“神”,妥善处理城市建筑形与神、点与面、取与舍的关系。与此同时,不应盲目排外,应在继承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吸收西方优秀建筑理念,并将东西方建筑文化融会贯通,努力建造能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优秀文化地标。
(二)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监督管理
一要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从源头管住滥建行为。建设文化地标,地方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着力从源头管住滥建文化地标的行为,对重点投资项目要坚持民主决策,防止主要负责人“拍脑袋”决策。同时,有关部门要履行好职责,严格备案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程序的文化地标项目坚决制止,把“形象工程”堵在门外,不做劳民伤财的事[3]。二要加强监督管理。文化地标代表著整座城市的形象,属于公共资源,理应科学论证、依法决策。应树立正确的建筑理念,注重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要求,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的行为。还应健全地方法规,完善设计方案比选论证和公开公示制度。对于一些不符合城市定位、规划、设计要求,或专家意见分歧较大、公示争议较大的项目,不能批准设计方案,不能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
(三)充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地标彰显城市文化自信
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类型多样,历史底蕴深厚。这里有海通法师舍眼护佛财的悲壮故事,有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千古名句,有历史悠久的峨眉武术,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等等。其中,适于重点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的资源有以下几项:
1.名人文化地标。与乐山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很多,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应该要以本土名人为主。郭沫若是乐山本土名气最大的文化名人,是乐山绝无仅有的珍贵文化资源,应该也必须进行重点打造。在现有打造基础上,应重点重新规划沫若主题文化地标打造。比如沫若广场郭沫若主题文化地标可以重新打造,代表文坛巨笔的柱子要么换掉;要么就按照原设计,将郭沫若的经典作品《凤凰涅槃》《女神》《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在其周围呈现。另外,像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黄庭坚的《叮咚井》这种明确提到本地文化符号的作品,均可以重点打造。
2.书院文化地标。乐山的书院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特别在明清时期发展到极盛。据《四川书院史》记载,明代嘉定州有13所书院,其数量在四川各州府数量中仅次于成都府的17所,排名第二,占全省95所书院的13.7%;直到清代,乐山都还有11所书院[4]。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乐山市在乐山文庙成立了乐山沫若书院。书院以“崇文弘德,成风化人;凝聚人才,厚植文脉;兼容并蓄,传承创新”为宗旨,主要承担国学文化传承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培训交流等任务,具有传承、学术、讲学、服务四大功能。这种风景与人文的有机互动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此外,乐山还成立了其他不同主题的书院,如夹江的五兀书院主要传承千年古法造纸工艺,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可以重点打造的是复性书院。它是由著名国学大师马一浮创办的近代乐山最有名的书院,当时很多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如陈布雷、梁漱溟、熊十力等都担任过其筹委会委员和教师,群贤毕至,讲学论道,学术气氛异常活跃[4]。复性书院真正值得打造成极富文化内涵的城市文化地标。
3.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地标。一是战时故宫。1933—1936年,为了躲避战乱,保护国宝,故宫、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和国子监等地发起了南迁行动,先后将1.9万多箱文物(其中故宫1.3万余箱)分三路运往四川,其中巴县(现重庆市巴南区)存80箱,峨嵋县存7287箱,乐山县存9331箱[4]。这批国宝在乐山和峨眉山保存长达七八年之久,1946年起才陆续集中到重庆,直到1947年才迁回南京。南迁文物行程上万里,穿越了大半个中国,百万件文物中竟没有一件丢失,甚至几乎没有什么毁坏,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在故宫文物保护史上,这场文物南迁承载了太多厚重的东西,而乐山为这段峥嵘岁月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被历史和众多学者所铭记。据了解,1946年4月,故宫博物院曾以国民政府名义为原乐山县安谷乡7处文物库各颁赠“功侔鲁壁”金漆牌匾一块,以示嘉奖[4]。目前,乐山市计划在故宫博物院、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支持下建设“战时故宫”项目,名称初定为“故宮南迁遗址公园”。其旨在以打造故宫南迁遗址公园为核心,实行现有遗址博物馆改造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拟建设集文化体验、休闲人居、旅游度假等产业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式故宫文物南迁文化小镇,提升区域文化遗产保育活化工作水平,促进故宫文化、乐山文化繁荣发展。该项目目前正在运作当中。
二是国立武汉大学西迁遗址。1938年4月,日寇全面侵华,华中沦陷。为躲避战乱,经多方考察,国立武汉大学决定西迁至乐山。经过几个月的颠沛流离,师生们陆续抵达乐山。据说乐山市民用全城大扫除的方式热烈欢迎国立武汉大学师生的到来,部分市民还免费为国立武汉大学学生提供住宿,一些工厂的经营者甚至将厂房无偿捐献给国立武汉大学作为教学设施。在当时物价飞涨的情况下,正是乐山人民的无私帮助为国立武汉大学师生长期驻扎乐山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从1938年4月底开课一直至1946年10月31日,表明国立武汉大学在乐山办学时间长达8年。在这8年里,国立武汉大学的学生人数由600人增至1700人,其中,乐山籍学生有几十人。这一时期被称为武汉大学办学史上的“乐山时期”。乐山时期的武汉大学与西南联大、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一起,并称为民国“四大名校”,汇聚了周鲠生、王星拱、刘永济、朱光潜、苏雪林等一批大师级人物。国立武汉大学乐山时期的艰苦奋斗与辉煌业绩在武大校史和中国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遗址几乎已不存在,该文化地标的打造颇具难度。可与陕西街为核心,极力挖掘有关历史文化资源,以苏雪林等“珞珈三女杰”的故居“让庐”作为遗址重建与打造的主题线索,重现当年那段举步维艰、可歌可泣的历史。
(四)做好本真化文化遗址的地标式展示
本真化的文化遗址指的是真实的、原原本本的,忠于历史的、神圣的,而非虚伪、复制、被亵渎的文化遗址。强调文化遗址的本真化,简单地说就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原貌,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
以乐山老城区上中顺特色文化街区为例,乐山上中顺特色文化情境体验街区,紧靠乐山港,与乐山大佛景区隔江相望。上中顺特色文化街区由上河街、中河街和顺城街组成。三条街都与城墙、河流毗邻相伴,市场因城而开,房屋临河而建。上中顺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明朝。在明代,老城东有一条约六米宽的护城河,百姓称之为“濠沟”。清代后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在濠沟外逐渐兴起了三条街道,分别为上河街、中河街和后河街,街道因建于护城河边,故有此名。这三条街道既是乐山城普通百姓的杂居之所,也是商贸往来各类货物的堆放地,历史上这里曾盛况空前。
其中,顺城老街是与上河街平行并立的顺城街,因顺着明代城墙修建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飞机炸毁,当地百姓损失惨重,许多人无家可归。抗日战争胜利后,街道逐渐恢复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为环城路,后改为解放西路,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为顺城街。顺城街是一条饱含乐山城市记忆和市井文化的老街,不仅有着千年古迹龙神祠、明朝文物拱辰门,还诞生了乐山第一家电影院、摄影相馆。前期街区文化打造,在最大程度保护历史古迹的基础上,还原了旧时生活情景,丰富了街区文化内涵。下一步应在此基础上,通过特色街区城市风貌提升、特色产业植入和生活场景打造,将老街塑造成具有厚重文化底蕴,集吃、住、行、游于一体的商贸古街,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居民生活改善的有机结合。
总之,在当前城市文化地标建设中,我们要积极地继承和维护优良传统文化,精心滋养和丰富文化内涵,让魅力独特的城市文化地标在历史长河中闪耀人文之光。
参考文献:
[1]李明,陈永毅.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以乐山市为例[J].巴蜀史志,2019(01):94.
[2]曾文.嘉州古城墙的前世今生[N].乐山日报,2017-08-17(01).
[3]黄超,杨文明,窦瀚洋.城市“文化地标”该如何建[N].人民日报,2020-12-07(07).
[4]李明.旅游兴市需坚定文化自信[N].乐山日报,2019-03-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