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受助的孩子返乡了

2021-09-30 04:30曾玺凡周纲要唐文蒋云芳
科教新报 2021年35期
关键词:祁阳学子资助

曾玺凡 周纲要 唐文 蒋云芳

8月25日上午,在祁阳市教育局二楼会议室里,87岁高龄的陈昌世先生精神矍铄,将自己的家庭经历娓娓道来,并为该市80名受助学生发放了共计25.4万元助学金。这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祁阳昌世助学基金会成立的第22个年头,22年间,1500余名家境贫困的准大学生在基金会的资助下走出大山,重新燃起求学希望。

倾情奉献教育、真心关爱师生,从90年代至今,祁阳市已逐步形成了实现了教育基金“市、镇、校”三级全覆盖,并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重教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在祁阳市委市政府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号召下,这些曾经受助的学子们带着满身本领、揣着感恩之心,回来了。

“回来了,就有了归属感。”从湖南科技学院毕业后,邓清便迫不及待想回到祁阳工作,可由于专业不对口,直到2017年才考回家乡,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

2007年,由于家庭收入微薄,且弟弟在自己读高中时遭遇车祸,从小便勤奋懂事的邓清主动提出从祁阳市第二中学转学至祁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希望减轻家里的负担,为父母分忧。

“她是我最信任的班长,学习成绩也始终在班级前三,这样的孩子不应在继续升学的路上为家境所困。”当昌世助学基金会来到学校寻找品学兼优的资助对象时,班主任桂长元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她。

3000元的资助金解决了大学第一年学费的大部分,邓清坦言自己是个幸运的女孩,“在我的家乡,还有很多孩子需要帮助,我想让更多的贫困学子拥有走出去看世界的信心。”

初到八宝镇内下中心小学,邓清与同事一起经历了没水、没电、没网、没信号的校园生活。时值该镇遭遇罕见洪灾,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当同行女教师们因无法适应恶劣环境纷纷落泪时,邓清主动安慰大家的情绪,并同大家在课余聊过往、话家常,共渡难关。

在成为学校校长后,她提出以当地瑶族文化作为办校特色,下村寻找瑶族长老、文化传承人来校授课,每周一节。“学瑶话、唱瑶歌、跳瑶舞,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越发自信开朗,这正是教育的美好。”守着这份美好,邓清在这所山村学校一待就是4年。

为让更多学段的贫困学子改变命运,从2013年起,祁阳市成立教育基金会,据理事长唐盛富介绍,基金会自成立以来,8年募资3300余万元,累计资助困難师生、奖励优秀师生2万余人次。

直到高二那年成功手术,王佩佩终于告别了从小脖子无法正常活动的问题。2015年,她得到了祁阳市教育基金会的资助,并成功考入湖南文理学院,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为了能让我健康快乐的生活,我的家乡、我的父母都付出了太多,回家工作是我的不二选择。”2019年,王佩佩回到了老家黎家坪镇,成为了该镇中心幼儿园的一名在编幼师。

在市级教育基金会如火如荼的同时,全市22个镇(街道)也全部成立了专项教育基金,实行“镇筹、市管、镇用”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每年用于规定的教育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基金余额不能挪作他用。

七里桥镇党委书记王利波告诉记者,乡镇设立专项教育基金的初衷就是要让人才“取之于本土,发挥于本土”,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今年,该镇又有58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26名学生考入祁阳一中,较之去年再创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受到七里桥镇专项教育基金资助的学子,在假期返乡后,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服务家乡、宣传家乡、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2020年疫情期间,就读于湖南工商大学的唐琬晴投身本镇疫情防控,早出晚归毫无怨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杨敏敏将家乡的特色农产品与旅游景点通过视频制作推荐到了网上,收获了大批网友点赞;只是高中生的张嘉伟、杨龙还参与到了本村防溺水的义务值班中,为家乡公共事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我们将继续搭好培养青年人才的平台,积极鼓励返乡大学生服务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王利波说。

随着越来越多受资助的学生回到祁阳,建设家乡,该市教育基金会也将继续注重阳光操作,对申报资助对象100%审查、100%入户考察核实、100%接受社会监督。“8年的运作过程中,祁阳市教育基金会实现了对全市贫困家庭子女全覆盖,而且没有出现一例违纪举报现象。”祁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铁牛说。

猜你喜欢
祁阳学子资助
刘文增
北在哪?
祁阳一中学子上央视
88岁退休教师著书研究方言熟语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我的NPC女友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