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婷
摘 要: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冠肺炎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减少疫情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拉开了线上教学的序幕。然而,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高职院校恢复了疫情前的线下教学。本文将从教师、教学、教育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最终实现在确保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冠肺炎;高职;线上教学;实践
2019年初2020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新冠肺炎。此次疫情不但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迫使各类学校都无法按时开学,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全国各类高校都积极地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以确保学校的教学计划不会因为疫情的到来而耽误。就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如何将线上教学和线下实践教学相结合,转变教学模式,把当前疫情所带来的困境转换成优势和机遇,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后疫情下高职线上教学的困境
和其他专业相比,医学专业在教学上有很大的不同,其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由原来的面对面真实互动式课堂变成了学生需要面对冷冰冰的电子屏幕获取知识,然而许多教师对线上教学认识不足,仍在生搬硬套线下教学的教学方法,因此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一度陷入了困境。
(一)高职院校的老师线上教学经验不足
线上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的传播方式,又称为“远程教育”。线上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线上教学近几年才在我国发达地区兴起,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线上教学是十分滞后的,普及度也很低。在疫情期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的帶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然而,这一举措让已经习惯了面对面式教学的教师们措手不及,究其原因,大多数教师并不是很熟悉线上教学,也不了解各个线上教学平台的优劣势,很多老师都是临阵磨枪,在开展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意识到需要提前对设备和软件进行兼容性测试,致使上课过程中,经常出现闪退、学生无法听见教师声音、无法进行课堂点名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线上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学生学习效率低。
(二)线上教学平台无法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
各高职院校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各有偏重,在医学类的教学中,教师会侧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会利用已知的原理举一反三,因此课程设计里面会有大量的实验操作。尽管线上教学的资源非常多,但是在疫情之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线上教学,可供教师们使用的资源并不是很充足,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后及时地查看学生的实操反馈。
(三)高职院校的线上教学时间不合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各专业的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通常会花费四个课时来完成,并且理论知识部分花费时间很少,剩下的课时就主要是学生的实验课。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要求的“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按照本校已经制定好的课表进行线上教学。例如,原本定于第二周开课的课程依旧按原计划正常开课,授课时长依旧保持不变,而同时上课的班级可能会从原来的最多两个变成同一级别的全部班级一起由教师在家线上与学生连线对着电脑进行远程在线教学。而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线上教学,仅仅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之后,剩下的实验部分,无法面对面地督促学生学习,只能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了。然而调查表明,大多数的高职学生自控性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很多学生在完成理论部分的知识学习之后,就终止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作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此来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高职院校的线上课程大多数采用录播课的形式,教师会根据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前录制上课内容,同专业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上课内容都是一样的,并没有根据班级特定进行差异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还设置的有交叉学科的课程,在线下面对面教学中,这类课程通常会有两位及以上的教师进行教学,教师利用各自的优势,能够实现“1+1>2”的课堂效果,然而,在线上教学中,这样的教学优势就得不到展开。
(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积极性不高
为了提高线上授课的效果,教师们会积极地寻找上课方法、录播或直播软件,但无论哪种方式,学生并不能和老师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交流。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时时刻刻地观察到学生的动态,掌握其学期情况;而在线上教学中,老师并不能看到每个学生的上课状态,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鞭长莫及,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另外,医学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对于一些解剖课程来说,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其中的,并且在解剖的过程中观察到各种情况的变化,这个要求每一位学生动手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但是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只能口述或者通过PPT的形式将实验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而学生仅仅是通过观察的方式学习,这与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取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还难以使得学生注意力集中,总体教学效果不佳。
二、后疫情下高职线上教学的对策
(一)教职工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作用保障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线上教学经验匮乏,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调动全方位、多层级的力量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从高校管理者来说,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线上教学操作能力。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们的电脑操作不流畅,对在线教学平台不熟悉。各大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者可以组织一系列的关于计算机技术的讲座和培训,提升教职工的电脑操作能力。此外,高职院校缺少线上教学资源。教职工在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课件制作技术之后,还应当根据所教科目进行线上教研活动,制作线上教学课件。
从专业院系来说,各专业应该在开展线上教学之前,组织有线上教学经验的教师使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研究各平台的优劣之处和教学资源,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从而找出最适合本专业的线上教学资源和经验,供经验不足教师学习和使用。这样不但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还可以保障本专业线上教学的效果。
从教师本身来说,一般来说,青年教师对网络化更加熟悉,因此对线上教学的会更加熟悉,青年教师可以和中老年老师建立一对一帮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各专业教师需要一起学习,进行案例分享,一起制作线上教学内容,减轻工作量。各专业的学生的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的学生沟通,实时关注学生的动态,然后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每堂课的课程内容。
(二)优化多平台资源,采取混合式教学
疫情防控期间,比较典型的教学方式有在线同步教学、在线异步教学、在线双师协调教学以及混合教学。其中,混合式教学是最适合高职院校的线上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教师混合多种教学活动形式的线上教學,通常情况下,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教学工具和支持服务会被教师综合应用在教学中。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医学系的教师会选择QQ直播平台来演示课堂内容,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还会穿插包含了录屏影像的电子课件,部分教师还会利用慕课或在线开放平台上的一些精品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教师选择QQ直播也是有其一定的理由:首先,QQ平台比较成熟,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较少出现卡顿现象,还能够实时分享屏幕和音频链接;其次,对设备的限制比较少,自由多样的互动方式也可以满足多种课堂需求;最后,QQ还支持录屏回放,学生可以反复多次观看上课视频,温故而知新。
(三)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比较喜欢利用碎片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渠道。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的教职工计划教学内容和安排课时时,不能照搬线下教学的模式,而是要分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根据进度去要求学生,而不是学习时长。
(四)线上教学要贴近生活,融疫情于教学
在高职院校的线上教学活动中,最为缺乏的就是展示案例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反复强调理论知识,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针对疫情期间的教学,教师要革新教学思路,活用实时发生的事情,将新冠肺炎这一时事问题融入到课题中。这种贴近生活的课程内容,会更加真实生动,因此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医学类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从网络上选取丰富的疫情资料,从而进行关于抗疫的资料,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一些优秀的作品还会被刊发出来,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对抗击疫情的贡献。这种结合国情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课堂内容有趣,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
结语
虽然疫情给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它终将成为过去。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教学方式是时代的新机遇,教师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Z].2020(2):5-6.
[2]张晓艳.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报业,2020(8):7.
[3]王雪燕,张强.疫情之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举措[J].福建茶叶,2020(4):58-59.
[4]郭英剑.疫情防控时期的线上教学:问题、对策与反思[J].当代外语研究,2020(1):66-68.
[5]王晓红,王晶晶.疫情防控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教学优化途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4):145-146.
[6]付珊珊,于慧.“后疫情时代”学校教学变革的三个趋势[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0(7):21-23.
[7]黄勤雁.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地理教学参考,2020,(1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