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关雪云
昆昆明明市市寻寻甸甸县县塘塘子子街街道道小小海海村村有有一一对苗族夫妻——张正明与苏秀兰,提起他俩,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俩“十分难得”。
之所以说“难得”,是因为张正明与苏秀兰在一起生活的这34 年,也是他们为小海村摆脱贫困尽心竭力奋斗的34 年。
和大多数出生于上世纪60 年代的人一样,张正明、苏秀兰也是通过媒人介绍认识的,结婚前苏秀兰并没到过张正明的老家。
1982 年,当苏秀兰第一次来到小海村,她的第一反应是委屈,甚至想哭。“住的是茅草屋,穷得连衣服都穿不上,得赤脚去砍柴。”张正明也感慨说:“那时的小海村是真的穷,吃不上饭、穿不上衣、讨不着媳妇。说起小海,大家都摇头。”可就算是这样,苏秀兰也没想过逃离,因为她看中的正是张正明的倔强,“他是一门心思要回家的倔牛”。
原来,1982-1987 年间,张正明曾在山东潍坊当过航空兵,部队的锻炼增强了他对家乡的责任感。当看到一则退伍老兵建设家乡的新闻时,张正明更是认定这就是他要走的路。
其实,张正明当时有很多选择。有人劝他留在大城市,有人劝他下海经商,甚至还有亲戚给他找好了体制内的工作。但他都一一婉拒,一门心思想要返乡。
上世纪80 年代,绝大多数小海村村民没出过镇、没上过学,汉语说得也不流利。因此,当过兵的张正明被大家认为“见过世面”,回家后很快就被推选为村主任,而苏秀兰也跟着扩大了“贤内助”的工作范围,成了张正明工作上的好帮手。
要想富,先修路。
张正明夫妇对此有深切的体会。小海村距离塘子街道大约7 公里,最困难的是入村那四五百米的小道。“以前塘子来的‘火车路’,到快进村时就‘断头’了。”一旦要运输大体量的货物,只能靠人力,别看路不长,只有四五百米,但却苦了村民。“小海村有种植烟叶的传统,碰上烤烟季,对煤的需求量很大。上世纪80年代末,有一次我家拉了两吨煤,由于车进不了村,煤被下在‘断头路’的尽头。剩下的四五百米看着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天边。”张正明回忆,当时他和老伴带着一头牛、一匹马,2 吨煤硬是来回拉了7 天。
这7 天的艰辛让夫妻俩感受颇深,那份艰苦直至今日都记忆犹新。经此一事,张正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段路不仅是村民生活的一大障碍,更是全村脱贫的“拦路虎”。
夫妻二人
“修路!”1989 年,张正明将小海村的实际情况反映到镇里,获得了4000 元的修路经费。经费到账,张正明就在全村动员,一家两人,出工出力。没石头就上山挖石头,没压路机就拖着木桩压,先修路后吃饭,大伙都拿出了吃奶的劲儿,100 个人修了40 天,虽然建成的只是一条土路,但对村民来说,却是一条期盼已久的坦途。
1998 年,作为县人大代表的苏秀兰在会上提出申请——为小海村铺设一条水泥路。修路的4 年里,张正明家变成了联络站、监督办。“那年头,从镇上到村里都没地方吃饭,领导来了,总得做顿饭给人家吃。”苏秀兰早已记不清自己为修路下了多少次厨,碰上没钱的日子,她还会去亲戚家找米、找油、找肉。张正明则承担起监督工程之责,从门外汉变成了专家,水泥标号是否合格、压路是否平整、地基是否夯实都逃不过他的一双火眼金睛。
两口子偶尔也会因修路起冲突。一次,领导入村调查路况,张正明硬把正在田间劳作的苏秀兰喊回家做饭。苏秀兰边走边哭,委屈地说:“人家的包谷都一丈高了,我家的还没出苗。”
张正明怎会不知道这些,“但修路是全村的大事,自家的事只能往后延”。忆及往事,他很自豪地强调,这条路今天仍是村内的主干道,“路还好得很,没有修整过。”
不只是修路,34 年里,修水库、办夜校、装电杆……老两口哪一次都是舍小家顾大家。“十分难得”——老两口对于村民的评价可谓受之无愧。
“我当村主任最难的事儿有两件,一个是计划生育,一个是脱贫攻坚。苦,特别苦。”张正明所说的苦,很大程度上与村民的不理解、不支持有关,这一点,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尤为明显。
小海村分为小海老村、山后村和易地搬迁后的小海新村。小海新村共有33 户、114 人,其中大多数来自山后村。在小海新村的宣传栏里,还保留着搬迁前山后村土坯房的照片,与如今的小海新村每家一套105 平米的新建砖混安居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以至于让人很难理解,村民一开始为什么不愿意搬迁。
“小海新村易地搬迁工作启动得早,2015 年就开始了,当时新村这边什么都没有。”苏秀兰解释道,山后村作为一个与世隔绝的苗族村庄,观念上比较保守,“看着新村还是一片空地,大家心里难免有些不安。这么好的房子才交5000 元,谁都不相信。”
工作难做,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得一户一户解释、一家一家对话。苏秀兰记得最忙的时候,她给来家里歇脚的工作队员烤土豆,“土豆还没熟,人就都走了,就是为了抓紧时间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作为村干部的张正明责无旁贷。眼看三番四次登门劝说成效不大,他就带头签字、做贷款担保人或帮人垫资。“一家贷5.5 万元,我担保了200 多万;有些人家5000 元的建房费用,也是我垫付的。”
苏秀兰也没闲着,时常充当驻村工作队和上级领导的苗语翻译,成为上下沟通的桥梁。“放下地里的活就走,一走就是一整天。最怕刚签了协议书的农户又反悔,所有工作又得再来一遍。”谈到这里,苏秀兰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我们现在是笑着和你讲,我们干的时候是干到哭起来,干到吵起来。脱贫攻坚,真是这些年来最难的一件事儿。”
2018 年9 月,33 户小海村民搬到了小海新村,标志着小海新村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而张正明和苏秀兰在此间的努力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18 年,张正明被评为“寻甸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0 年9 月,苏秀兰被评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2018 年9 月,在筹备易地搬迁的同时,小海村同步筹备着“寻甸县2018 年花山节暨第二届摸鱼节”的启幕活动,苏秀兰接到了新任务——编一首歌曲。
这让平日里爱唱歌的苏秀兰一下子犯了难。一方面是自己不会谱曲,只能边哼唱边创作;另一方面是回望小海村30 多年的巨变,想说的话实在太多了,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该怎么说。“我就一直哼,放牛时哼,种地时哼,晚上回家也哼。”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苏秀兰一直沉浸在创作中,因为太过投入,一天夜里,她在家里摔了一跤,等缓过神来,才发现头上磕出了血。最终,苏秀兰以苗族山歌调为基础,编写出这首《感党恩 跟党走》:
天伦之乐
我们的钟灵山 生我养我的地方
还有我的爹娘 还有我的伙伴
讲不完的故事 唱不尽的山歌
我们的小海 住进独栋楼房
党的光辉 照亮我的心窝
感党恩 跟党走
哎呦喂呦喂呦喂
感党恩 跟党走
……
时隔三年,当苏秀兰再次唱起此歌时,轻快的旋律、质朴的歌词在屋内流转,久久不散。“唱的都是我们小海的故事,都是真实情况。”
张正明不会唱歌,他对党和国家,对小海村的热爱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思考和实践中。“小海新村搬迁后,下一步得慢慢通过教育解决就业等问题。乡镇干部轮换快,刚了解情况就调走了,这事也需要想办法……”
34 年里,张正明担任村主任28 年,苏秀兰担任县人大代表十余年,同向而行的老两口大多时候都在忙碌。但他俩对此的看法却是:“这一辈子累是累点,不过也好,村里的事总要有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