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叶
“春秋笔法”一词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是中国传统史学叙事的一种手法,相传为孔子编《春秋》所创。它与“秉笔直书”的直言陈事相对,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如司马迁在《史记》里评价说“笔则笔,削则削”,读者能通过对字词句意的剖析品读到史学家对于事件、人物的情感态度。
《左传》相传为左丘明为释《春秋》而作,承袭了“春秋笔法”,在叙事中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虽然没有明白提出,但通过字句、篇幅等表明了倾向。《晋灵公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中的文章,它就是一篇力证《左传》承袭“春秋笔法”的文章。本文将从叙事详略、遣词造句入手,从“反常”叙述、“多余”叙述、“隐藏”叙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全篇基本在极度渲染晋灵公“不君”的形象,甚至是将其当成一个无赖、愚人来写。
他四处躲谏臣,“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溜”即“屋檐下滴水的地方”。可以想象,凡是能有借口推脱、有个屏障在前的时候,晋灵公都是避而不见,直到就在眼前,再也躲不过去了,才勉强说了句“好了好了,我知道了,我会改的”,可见其四处躲藏的滑稽形象及其顽固的自大形象。
再看“使麑贼之”中的“贼”字,这个字最早见于金文,从字形来看,是“人持戈击贝”,本义为毁坏,引申为作乱叛国危害百姓的人。文本中,“贼”作刺杀解。古代君要臣死,那么臣不得不死,何必刺杀呢?除非这个罪是欲加之罪。读者在阅读前文之后发现,赵盾顶多就是因为“骤谏”的行为可能会让晋灵公觉得厌烦,但是何至于要命呢?而晋灵公用刺杀的方式而不是赐死的方式,一方面可见其行为不光明,猥琐,另一方面也可见其性情之暴躁,随意杀人。后面的“弃人用犬”更是如此,有点小丑的意味了,仿佛杀人变成了一种游戏的方式。
至于開篇所罗列的“厚敛雕墙”“台上弹人”“载尸过朝”等事件,则是将这一君王骄奢淫逸的品性写得淋漓尽致,对于其如何处理政事却只字不提,我们对于其治国能力、方略一概不知,侧面体现其不理朝政、只顾享乐的形象。《左传》作为中国古代史书,对君主形象的描写进行了“反常”的叙述,饱含了作者戏谑的情感态度。
相对地,《左传》借孔子之口,给赵盾做了“古之良大夫”这个评价,对赵盾可以说是持正面的看法。这种倾向,体现在一些“多余”的叙述中。
在晋灵公派麑暗杀赵盾的情节中,作者花笔墨写了暗杀之前赵盾的行为举止:“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几乎是给此时的赵盾加了一层柔光滤镜,清晨在家早早起来,卧室门打开,赵盾盛装而坐,眼睛微闭。教材的注释将“假寐”解释为“坐着打瞌睡”,笔者以为不应是早起犯困所致。从后文麑的“叹”来看,杀手断不会仅仅是被他穿着盛装所打动而自杀的,杀手所言“不忘恭敬”是有前提的,就是赵盾已经蒙受了不白之冤,即将面临身死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之下还能如此坦然,对君王依旧衷心,丝毫没有警惕之心,这当然是人格的伟大。
但是仅仅是杀手所想的那样吗?赵盾丝毫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吗?笔者以为不然。这个“假寐”不仅是坦然地睡,还是自信地睡,故意地睡。这次暗杀是在赵盾的家中,堂堂正卿家中没有一丝防守,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杀手是如何进入内室的还是个问题,更别说让他近身看到赵盾打瞌睡的情景了。从后文赵盾逃亡来看,也许对于死亡赵盾并不是如此坦然,如果自己死了国家兴盛了,那么这种坦然算得上伟大;但是明明眼前的君王是个骄奢淫逸之徒,自己死了非但是白死了,整个国家还有可能变得一团糟,这种死又算得上什么高贵呢?这个时候,“不死”才是更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所以,笔者大胆认为,赵盾此时是做给杀手看的,给杀手看看自己的“临危不惧”“正义凛然”,顺便以“不忘恭敬”的忠君之情博得杀手共情,杀手怎么可能下得去手?以至于杀手“触槐而死”,当属“英雄惜英雄”了。
这个片段将杀手刺杀的节奏感打乱了,一个读者期待的搏斗场景竟然因为这节奏缓慢的叙述多了一丝场景感,看似多余,实则将赵盾正义凛然的智者贤臣形象体现出来。
如果说麑刺杀事件还是一个与“晋灵公不君”有紧密关联的事件,那么“灵辄报恩”的事件似乎显得更多余,如上文所说,文本对于晋灵公治国理政方面一概不谈,对于赵盾救助灵辄的事件却多加笔墨,将赵盾的重孝爱民品质烘托出来,得民心者为赵盾而反不为晋灵公,又照应了标题“晋灵公不君”,极具讽刺意味。
文本还有些该说的没明说,而是给了一个引子让读者去猜,去意会。比如说,文本对于晋灵公被杀只有一句表述,“赵穿攻灵公于桃园”,至于谁派来的、为何杀、如何杀,没有进行任何叙述,似乎晋灵公的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全然没有恶君终除的快感可言。而似乎太史董狐违背事实,只记载了一句“赵盾弑其君”,理由是“亡不越竟,反不讨贼”。作为作者的左丘明,在转述孔子的话后并没有对这件事情进行自己的判断。读者莫名其妙,到底作者认为谁是杀手呢?
笔者以为,作者已有暗示。先看太史董狐的看法,“亡不越竟,反不讨贼”是说赵盾逃亡没有越出国境,自是还有君臣之分,身为正卿不护君王安危;返回后却没有讨伐杀手,也是没有尽到做正卿的本分。做臣子的不能舍命救君王,而使君王被杀,相当于就是以下犯上杀了君王。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是不妥的,赵盾为什么逃?是因为不逃的话他自己就没命了,何谈保护别人?但是赵盾的逃又不能看作苟且偷生,因为从赵盾的种种行为来看,他是充满自信的,对自己的生命很是看重;古代的士子是有强大的家国情怀的,要为拯救苍生而奋斗终身。这就不难理解他逃却不逃出国境的用意了。他不为护君而留下,也不为护君而保全自己,而是为护天下而保全自己。不逃出国境,正卿之位尚存,返回时就还能保留原职,继续为百姓为天下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反不讨贼”,则是笔者以为赵盾打心底不认为“赵穿”是“贼”,他只不过是代自己做了一件自己不能做的事。甚至连左丘明都是这样以为的。他用了一个“攻”字,“攻”字从字形上看是手持械具来打击的状貌,本义为“攻击,与守相对”,常用于国家或者阵营之间的对战。而赵穿何许人也?臣子。臣子刺杀君王更合适的词是董狐所用“弑”字,此处却用“攻”,笔者以为这里所指明确:赵穿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是所有认为晋灵公“不君”的人,这种势力并不微弱,甚至是压倒了朝廷谄媚君王的势力,所以,一个“攻”字几乎是写出了压倒性的胜利,写出了杀晋灵公的势在必得、民心所向。
就这样来看,赵穿是谁派来的、为何杀、如何杀都显得不重要了,而左丘明也没必要再给出他认为是否是赵盾杀了晋灵公的答案了,不管是赵穿还是赵盾杀的,“晋灵公不君”才是他的态度。
《左传》是我国极其经典的集文学与史学艺术于一体的著作,文字虽简却不陋,虽隐却实显,越嚼越有味道。通过叙述,我们似乎能看到作者书写时内心的起伏,也能看到他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的身影,实乃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