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真实情境的实践探索

2021-09-29 11:45张国青王金霞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百合花创设文本

张国青 王金霞

新课程标准表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主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探索并构建真实情境。所谓的真实情境指的是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见过的一些真实事物或者比较熟悉的现象为素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以此为切入点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以期在增强情境教学代入感的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在准确快速地识词辨意、领悟情感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应用能力,由此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知识具有两大重要属性:一是客观表征,二是主观建构,其中,前者主要指的是以文字言语形式编撰的清晰客观且繁简难易不尽相同的知识;后者则可理解为学习者通过课程知识的认真学习及深入解读,将客观的知识内化为带有主观色彩的私人知识,由学习者对其所掌握、所学习、所获得的各类知识按照特定方式和标准进行建构,由此形成独特且与学习者认识水平相符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于学生而言,将客观的课程知识建构为个人知识并非易事,需要学生按照个人的认知思维将课程知识转变为个人深信不疑且已经过检验的信念和思想。换言之,需要学生通过概念化思维能力(即学生的“形式运演”能力,由于学习阶段不同、掌握的知识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将课程知识或者他人思想认识转变为私人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既需要考虑教学知识的难易性等客观因素,也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主观因素,基于此探索并构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将目光聚焦于教学内容,思维意识回归于课堂之上,师生之间形成友好持续的互动,促进学生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下掌握文本内涵、领悟作者情感,逐步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教学时应立足内容,创设学习真实情境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言:“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强调直观能够令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更加明晰,促进学生形象感性思维。情境教学法是随着新课改推行而形成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备受广大教师的推崇和喜爱。它能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比较生动真实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形象的感知中获得理性的顿悟。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应结合课程要求、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等,立足于文本内容,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见过的一些真实事物或者比较熟悉的现象为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真实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启发,促进学生在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表达技巧的过程中,锻炼并发展创造性思维,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潜移默化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与思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理念及健全的人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以茹志鹃的《百合花》为例进行说明,这篇文章虽以“百合花”为题目,但是它并非一篇写物性散文,而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借助百合花表达了人性之美。在正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束百合花带入课堂,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和接触百合花,认真仔细地观察其形态、样貌,认识到百合是什么样子的,要求学生们纷纷描述写百合花的样貌特征,由于学生对百合花比较熟悉,所以,能够比较准确全面地讲述百合花的特征,比如纯白无瑕,象征着人们之间纯洁的情感,也有学生表示百合花花瓣向外扩散,像喇叭一般,水生植物,耐旱性非常强。通过创设认识百合花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百合花,为接下来学习文章、理解文章主旨及战友间的情感埋下重要基石。随着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的不断加深,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描写“百合花”的句子,并根据个人理解分析作者用意,促进学生在意识到“借被”“献被”这两个情节的描写,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向人们展示新媳妇纯洁高尚的人物形象,在细腻生动的情节中感受到小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的情感犹如百合花一般纯洁高尚,进一步领悟到人性之美。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务必要让学生直观认识百合花,通过对词句的解析、情节的剖析,将百合花与战友之情、革命情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净化及情感的陶冶。

二、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优化学习真实情境

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思想、有意识、有想法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所以,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情况等不尽相同,而这即直接决定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不可直接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应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人特征的基础上,秉承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灵活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真实情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和教师之间形成良好互动,通过持续、友好的互动,鼓励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继而在思考后学习知识、发散思维,逐步探寻到问题的解决之道。

在执教由穆青、冯健、周原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由于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自幼家境优渥,难以体会到60年代艰苦的环境,也根本无法想象当时生活是如何艰难,食物严重短缺、衣服破烂不堪。为引导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本文描写的事例及意欲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教师需要正确把握和积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真切地体会到焦裕禄身上令人震撼的精神品质,领悟其蕴含的现实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对县委书记的认识和了解,描述县委书记的工作内容、职务职能、形象特征,也鼓励学生用表情、行动演绎县委书记的形象,然后再要求学生将个人认识的县委书记与文中的焦裕禄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认识到60年代我国艰苦国情,根据文本语言了解焦裕禄的事迹及其身上闪耀的宝贵精神,即便是在罹患肝癌的情况下,他依旧心系人民,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三、着眼学生与教学的融合性,升华学习真实情境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务必要将学生和教学活动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围绕学生,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全面整合一切可用教学资源,积极创设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快速高效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丰富个人情感体验,在作者描写的情境中陶冶情操、升华情感,逐步塑造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譬如,在执教《故都的秋》时,可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配乐朗诵的音频,在音频中领悟文章基调,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怀,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文中关于景物的描写用语和表达技巧,根据作者选取的风物及其特征,逐步走入郁达夫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与作者情感相融合,实现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学生与教学之间深度融合、相互渗透的“境界”。同时,教师应积极向学生讲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寄情于景,通过景物表达情感,引导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真切地领悟到作者内心深处对家乡、对故土的热爱及思念之情,促使学生在鉴赏文章的过程中,精准全面地把握其中蕴含的情感及描述的意境,使学生的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综上所述,基于主观与客观角度构建的教学真实情境,强调立足文本、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能力以及课程知识,科学合理地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学习情境,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认真剖析文本语言特征、把握文本基调及情感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自行思考、分析问题,逐步探寻出合理有效的解决之策。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促其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俞长虹.巧用“三十六计”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研究——基于“丰富多彩的情绪”课例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66-169.

[2]胡英.以学习情境为导向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5,000(024):75.

【本文是甘肅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研究”,立项号GS[2020]GHB393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百合花创设文本
百合花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朵百合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百合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