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宏宇,刘薇
(江西省瑞寻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 会昌 342600)
桥梁整体同步顶升技术在既有桥梁提高通航净空、调整桥梁纵向线形等改造工程中应用较多,相比拆除重建,该技术在施工周期、造价、交通组织等方面优势明显。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港口村长和公路上港口大桥整体同步顶升3.0 m,高度较大,施工、监测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关系到项目质量、安全能否达到目标要求。
港口大桥原桥长471 m,主桥为(45+80+45) m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两侧引桥为20 m简支板梁和30 m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结构,全桥配跨为3×20 m+2×30 m+(45+80+45) m+6×30 m。主桥主墩采用群桩基础加承台,下部结构采用实体桥墩;引桥基础采用单排桩基础,无承台,下部结构为双柱桥墩加盖梁,桥台采用桩接盖梁式台。
该桥上跨长湖申线航道,目前通行净空不能满足Ⅲ级航道标准。为此,将全桥整体同步顶升3.0 m,两岸各增设3跨20 m空心板梁桥接顺引道。同步顶升重量见表1,工艺流程见图1。
表1 港口大桥全桥同步顶升重量
图1 全桥整体同步顶升施工流程
主墩采用直接顶升法,利用承台作为反力基础,在承台与梁底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交替机械千斤顶、支撑系统进行顶升。在梁底安装钢分配梁,钢分配梁采用双拼36a工字钢,调平后固定。钢分配梁与梁底间缝隙采用高强度灌浆料填充,强度40 MPa。单墩布置200 t墩顶升千斤顶和交替机械千斤顶各20台(见图2、图3)。
图2 主桥主墩顶升布置立面图(单位:cm)
图3 主桥主墩顶升布置平面图(单位:cm)
主引桥过渡墩采用直接顶升法,过渡墩两侧分属2个施工段。利用承台作为反力基础,在承台与梁底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交替机械千斤顶、支撑系统进行顶升。在梁底安装钢分配梁,调平后固定,钢分配梁与梁底间缝隙采用高强灌浆料填充。引桥一侧布置200 t顶升顶和交替机械千斤顶各4台,主桥一侧布置200 t顶升顶和交替机械千斤顶各4台(见图4~7)。
图4 引桥侧顶升布置正立面图(单位:cm)
引桥桥墩采用断柱顶升法,由于基础未设置承台,在桥墩适当高度浇筑钢筋砼抱柱梁,为顶升提供反力,在抱柱梁与盖梁之间安装液压千斤顶、交替机械千斤顶、支撑结构,切断桥墩完成荷载托换,盖梁倒角植筋浇筑砼找平。箱梁单墩布置500 t墩顶升千斤顶和400 t交替机械千斤顶各4台,板梁单墩布置200 t墩顶升千斤顶和200 t交替机械千斤顶各4台(见图8)。
图5 主桥侧顶升布置正立面图(单位:cm)
图6 过渡墩顶升侧立面图(单位:cm)
图7 过渡墩顶升平面图(单位:cm)
图8 引桥桥墩顶升立面图(单位:cm)
如图9所示,桥台采用直接顶升法,在承台跨内侧施工10根静压锚杆桩,在桩顶施工钢筋砼地基梁作为顶升反力基础。在梁底安装钢分配梁作为顶升受力点,在地基梁与钢分配梁之间安装千斤顶进行顶升。单台布置200 t墩顶升千斤顶和交替机械千斤顶各4台;静压锚杆桩采用300 mm×300 mm砼方桩,单台布置10根。
图9 桥台顶升立面图(单位:cm)
表2 千斤顶配置
桥梁顶升过程中由于纵、横向各支点理论上无法达到完全同步施工,还存在纵、横向位移的可能性,给桥梁顶升施工带来一定风险。加上该桥施工顶升力和位移均较大,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对主桥(6~8跨)进行施工监测。
(1) 位移及线形监测。该桥顶升设计维持原设计纵坡,整体顶升3.0 m。顶升前对既有桥梁进行全面测量,获得线形初始值,以此为基准计算线形控制目标值。梁体整体脱空离开原支座后,以位移控制为主,顶升过程中保持顶升的同步性,随时监测梁体顶升过程中的位移。桥面植入膨胀钉布置测点,梁底及墩顶布置小棱镜、LXW精密拉绳位移传感器测点。
(2) 高程监测。桥梁的高程控制即控制顶升过程中高差是施工控制重点,其目标是保证桥梁顶升过程的同步性和稳定性,确保安全并达到设计标高。
(3) 应力监测。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应力测点布置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对于顶升施工的连续梁桥,施工过程中主梁中支点的弯矩最大,且在不同施工工序下主梁顶、底板应力变化幅度最大,故选择中支点截面作为主要应力测试断面;由于边跨2/3位置截面高度小,当边支点顶升过程中位移误差较大时,该截面的应力变化幅度也较大,在此处设置应力测试断面可辅助判断结构的受力情况;跨中合龙段作为连续梁桥的关键节段,有必要进行应力监测。应力监测从顶升开始,逐段监测,一直到顶升到位、支座安装完成。
表3 顶升施工监测频率 次/d
建立该桥主桥连续梁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理论控制值(见表4)。
表4 监测控制标准和实测值
全桥顶升共历经11 d,累计顶升高度为3.0 m,监测结果见表4。该桥顶升高度为国内较高值,顶升施工完成后未发现新增桥梁结构病害,施工过程中监测实测值在理论值控制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