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健,谢永辉
(1.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2.阳江市人民医院脊柱骨科,广东阳江 529500)
胫骨慢性骨髓炎为骨感染性疾病,具有破坏性强、病程长、预后差等特点,该疾病可引起患侧肢体功能丧失,严重者可引发病理性骨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手术为慢性骨髓炎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去除病变骨组织、减轻骨髓腔压力,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1]。病灶清除术联合负压引流术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术式,虽有一定效果,但治疗效果不理想,且复发率较高,严重者甚至面临截肢风险[2]。骨搬移手术是一种通过牵拉成骨再造骨组织填充骨缺损的技术,其具有与骨相容性好、不需2次手术、安全性高等优势[3]。目前临床关于骨搬移手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研究较少,故本文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分析骨搬移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和研究组(2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8~57岁,平均(28.58±5.11)岁;患病部位:左侧10例,右侧8例,双侧 3例;Cierny-Mader分型[4]:Ⅲ型 12例,Ⅳ型 9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19~59岁,平均(29.43±5.02)岁;患病部位:左侧8例,右侧9例,双侧4例;Cierny-Mader分型:Ⅲ型13例,Ⅳ型8例。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部位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诊断标准:参照《慢性骨髓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5]中胫骨慢性骨髓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经X线片、血常规、窦道造影检查确诊者;既往接受过其他治疗无效者。排除标准: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本研究在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下实施,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病灶清除术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患者行平卧体位,全麻。常规消毒,术区铺消毒巾。使用骨钻在病变胫骨腔内作2~3个小孔,使髓腔内病变组织暴露于术野中,清除坏死组织,腔内留置3~4枚冲洗管并用三通管连接。创面覆盖敷料,使髓腔处于密闭状态,仅暴露一小孔,将三通管连接后的引流管口与负压引流器连接,持续引流3周。负压引流期间,定期使用抗生素冲洗髓腔,避免感染。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治疗3周后,若患者病情稳定则实施骨搬移手术,患者取平卧位,腰硬联合麻醉。清除病变部位坏死组织,截除坏死骨质,使骨面出现新鲜血液。病灶部位截骨应完全截除。贯通髓腔,采用氯化钠溶液冲洗髓腔,使用0.1%苯扎溴铵溶液(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11,规格:500 mL)浸泡创面10~15 min后,无菌纱布覆盖。在C型臂X光机直视下操作,于内侧安装lizarov外固定架,注意避开关节。距离纵向胫骨1.5 cm处,拧入Schanz螺钉并对肢体力线进行调整。于胫骨纵轴与踝关节平行端,拧入第2枚螺钉并安装牵引器。夹块固定后连接外架延长杆,胫骨骨干中间置钉,安装加压牵引器,线锯截断胫骨,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清创,缝合创面。术后第5天开始实施骨搬移,1 mm/d延长速度,1次/d,共4 d。术后2周,复查X片,了解骨搬运线与胫骨愈合情况,逐次拆除固定架,负重训练。术后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患肢功能,参照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6]自制胫骨平台功能评估量表,该量表包括疼痛(20分)、膝关节活动度(40分)、膝关节肿胀(10分)、肌力(20分)、日常生活(10分)5个部分,分数越高,患肢功能恢复越理想。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 d血清学指标,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进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CL11)水平,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CRP)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生活质量评分,采用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量表(OQOLS)[7]进行评估,OQOLS量表共有75个条目,由疾病、生理、社会、心理、满意度5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使用标准计分20分,总分100分。除疾病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对位不良、肌肉痉挛等。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用[ 例(%)]表示,行χ2检验;两组患者患肢功能、生活质量及血清学指标为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肢功能 术后1年两组患者IKDC中疼痛、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肿胀、肌力、日常生活评分均较术前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IKDC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患肢功能IKDC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P<0.05。IKDC: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
组别 例数 疼痛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肿胀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对照组 21 7.65±1.34 13.68±1.58* 15.30±3.52 28.72±4.01* 2.01±0.59 5.69±1.03*研究组 21 7.73±1.37 17.29±1.61* 15.29±3.44 35.95±3.54* 2.12±0.57 8.11±1.15*t值 0.191 7.334 0.009 6.194 0.614 7.18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肌力 日常生活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对照组 21 7.69±1.24 12.33±2.17* 3.11±0.74 5.48±0.81*研究组 21 7.73±1.32 16.95±2.86* 3.09±0.68 7.84±1.25*t值 0.101 5.897 0.091 7.26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血清CCL11、CRP水平 术后30 d两组患者血清CCL11、CRP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清CCL11、CRP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清CCL11、CRP水平比较()
注:与术前比,*P<0.05。CCL11:C-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RP:C- 反应蛋白。
CCL11(pg/mL) CRP(mg/L)术前 术后30 d 术前 术后30 d组别 例数对照组 2129.51±4.4124.29±4.28*41.85±7.2831.52±7.58*研究组 2128.95±4.1317.39±3.91*42.54±7.3424.76±6.15*t值 0.425 5.454 0.306 3.17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生活质量评分 术后1年两组患者OQOLS中生理、社会、心理、满意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疾病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OQOL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OQOL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P<0.05。OQOLS:骨质疏松症生活质量量表。
组别 例数 疾病 生理 社会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对照组 21 10.25±2.41 6.14±0.79* 8.09±1.52 13.24±1.57* 7.89±1.41 12.02±1.52*研究组 21 10.35±2.39 4.25±0.24* 8.11±1.49 16.48±1.71* 7.91±1.43 16.77±1.59*t值 0.135 10.490 0.043 6.396 0.046 9.89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心理 满意度术前 术后1年 术前 术后1年对照组 21 8.03±1.39 13.31±1.28* 8.11±0.59 14.02±1.39*研究组 21 8.01±1.40 16.85±1.63* 8.16±0.62 17.24±1.45*t值 0.046 7.827 0.268 7.346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并发症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骨髓炎急性期症状消失后,患者情况会有所好转,但若病变持续,则转为慢性期,患者由于死骨形成,较大的死骨不能被吸收,成为异物与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症反应与新骨增生,形成包壳,故骨质增厚粗糙;如形成窦道,常经年不愈;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最终可形成慢性骨髓炎。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前彻底清创是临床治疗的首要措施,可控制慢性骨髓炎的病情进展。病灶清除术联合负压引流术可进一步降低骨髓内炎性介质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但病灶清除术联合负压引流术对机体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骨搬移手术通过利用拉伸牵张成骨原理,在某种特制外固定架的辅助下,可将骨缺损近端和远端固定成一体,并游离断骨端,搬运至骨缺损处,使得胫骨组织及其附着肌肉、筋膜、血管及神经被缓慢牵拉,进而产生一定张力,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达到改善患肢功能的目的[8]。在本研究中,术后1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IKDC中疼痛、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肿胀、肌力、日常活动评分均较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提示骨搬移手术应用于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改善患者患肢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分析原因在于,外固定支架与固定螺钉可起到加压、塑形、延长、纠正畸形状态等作用,能够加速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将断骨端搬运至骨缺损部位,与骨相容性好,不需2次手术,可填塞骨缺损部位后,增强缺损端的支撑力,诱导骨再生,加速骨修复[9]。在本研究中,术后1年研究组患者OQOLS中生理、社会、心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疾病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骨搬移手术应用于胫骨慢性骨髓炎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骨搬移手术基于lizarov张力 - 应力法则,可维持骨面稳定,保障病变部位血供,加速新骨生长,促进骨功能恢复,使患者可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CCL11是CC趋化因子家族中的小分子量细胞因子,它通过诱导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参与变态炎症反应。CRP是反映身体炎症状态的常用指标。血清CCL11、CRP水平与胫骨慢性骨髓炎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血清CCL11、CRP水平升高,提示机体炎症加重,可直接影响胫骨慢性骨髓炎术后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0 d研究组患者血清CCL1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骨搬移手术应用于胫骨慢性骨髓炎中效果显著,可通过降低血清CCL11、CRP水平,改善患者患肢功能。骨搬移手术经填塞骨缺损部位后,可增强缺损端的支撑力,诱导骨再生,加速骨修复[10]。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临床尚未完全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验证。
综上,骨搬移手术应用于胫骨慢性骨髓炎中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CCL11、CRP水平,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