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lin(南京农业大学)
很幸运,当年我准备保研时,学校出台了凭借社会实践等可以加分的政策,这让我在成绩普通的情况下拿到了保研资格。可我没想到,这好不容易拿到的保研资格,竟在申请跨校保研上不具备任何优势:很多高校保研生只要专业成绩位列前10%的学生,我连理想学校的初审都过不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要从我大一的时候说起。
初入校园,我便听过不少优秀学长的故事,他们丰富的社团生活和出色的学业成绩让我激动不已,我坚信只要做好时间管理就能像他们一样全面发展。
我加入了学校的新媒体社团,当第一篇稿子经历无数次修改,最终以微信推文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时,我在他人的肯定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当其他同学在选题会上说“这周没空”或是“没有灵感想休息一周”时,我总是第一个领走任务。
然而,要每周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并不容易。那一年,除了上課,我都在忙着采访、写作。到了该我发推文的那天,如果碰巧要交作业而我的稿子还没写完,我便借来室友的作业,“洋洋洒洒”抄完交上去。那时的我以为,期末考来日方长,后面留时间集中复习一下就行。
时间很快到了期末,由于特殊情况,有一门考试将提前一周举行。然而,当周部门有个很重要的策划要推出,而我是那篇策划的负责人。在推文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没能空出时间投入复习,在见证了那篇推文爆火的同时,我迎来了自己在学业上的滑铁卢。出成绩时,周围的同学喜气洋洋地讨论着分数,我只能望着教务系统里65分的成绩羞愧地低下头,生怕有同学询问我的成绩。
大一下学期开学不过一个月,我所在的社团迎来了换届。相比上一届,我们的处境似乎更“艰巨”,主席团认为人员冗余不利于社团发展,于是我们部门只留下了原先四分之一的人手,而为了提高社团间的合作,部门还要对接很多活动的报道。
人员骤减,任务增加,几位骨干同学递交了退社申请。我也曾动过这个念头,但一想到离开会让留下的同学陷入更艰难的境地,我只能为了“责任”继续留任。
大一下学期,我有多门成绩差点亮起红灯,虽然经过两年奋起直追,成绩有了起色,却终究和那些一直名列前茅的同学相去甚远。经过一个暑假的艰难抉择,我最终还是选择离开社团。不过,我的退出并没有让部门陷入险境,反而让主席团改变了管理方式。
后来我明白了,社团工作不是非我不行,但成绩只有自己去争取。
在最终的保研大战中,我虽然因为社团工作加了分,拿到了保研资格,但跨校保研基本就不可能了,学习成绩是硬性标准。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