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写作,来了

2021-09-28 06:01沈青林
求学·理科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思辨性纪念日题目

沈青林

2021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没有了实用文体,也不见了大家常见的紧扣时代热点的“宏大主题”的写作,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强烈的思辨性。当然,并不是说以往的高考作文没有思辨性的要求,但像2021年这样集中地突出题目的思辨性,以至于有人认为几乎所有的命意都集中在对立统一的辩证观念上,还是前所未有的。提倡了多年的思辨性写作,一直进展不大,现在终于在万众瞩目的高考之际,以这种方式推到了世人的面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先就这些题目的思辨性一一分析。

/全国新高考Ⅰ卷/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看到这个题目,如果将文章的立意定为体育可以使身体柔弱的人变得强壮起来,就明显肤浅了。毛泽东在1917年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固然有国人被视为“东亚病夫”的历史背景,但文章里还有论述强者的一面,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想的影响也很明显。再看题目提示,“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这就说明文章的立意不能只限于体育,应该在更为广阔的范围里思考它的“启示意义”。“强”与“弱”既是对立的,也是能相互转化的。弱者能通过锻炼变强,足以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强者逞强也会变弱,足以警醒人们心怀敬畏。个人的体质如此,事业也如此,大到企业、国家也如此。如果再结合当今大国在激烈竞争中此消彼长的国力对比,就更具有历史视野和时代视野了。

/全国新高考Ⅱ卷/

几幅描红技法的图画,包含了多少人生的辩证法!“起”与“收”,“逆”与“顺”,“藏”与“露”,“中正”与“偏倚”,“迂回”与“直截”,“徐缓”与“急迫”,“耐得了寂寞”与“出人头地”,只有处理好了这些相反又相成的辩证关系,才能描得好你这个“人”。審题时,首先要能发现漫画内容中写字与做人的联系,而重点则在于漫画的寓意,即如何为人处世。当然,要结合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虚饰浮夸、急功近利等现象,才有现实意义。

/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这则材料如果仅仅写成对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歌颂,并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当代青年,就跑题了。如果写成“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应当大有作为”,是不是就扣准了题意呢?也未必,这仍然是一个单线思考的模式。考生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

“可为与有为”是个关系型的主题,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可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在这个题目中,“可为”指的是时代环境,“有为”则是个人的表现。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可以为每一个有理想的人提供大有作为的机遇和舞台;而个人的奋勇作为,又可以反过来推动时代的进步,让这个时代变得更美好。这是对“可为与有为”辩证关系的基本把握。

有了这个基本把握,再回过头来看材料,就会发现,材料中列举的革命烈士,他们所处的时代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就不是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好时代。这部分内容是不是也要纳入“可为与有为”的思辨框架中去?他们是“知其不可”而“必为”,并且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为开创国家民族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样“大有作为”——这正体现了个人的作为对时代的作用。因此,虽然命题意图是对“可为”的时代与“有为”的个人进行辩证的思考,但考生必须还要思考“可为”的对立面“不可为”与“必为”“有为”的关系,这才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有了这样一层思考的基础,再谈“可为”与“有为”,才能更突出青年一代应有的使命担当。说得更明白点,在一个“不可为”的时代尚且有人奋不顾身地救国救民,那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就更应该挺身而出报效祖国。

同样的,对“有为”也要结合它的对立面去思考,有“有为”,也有“不为”“无为”。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人们固然是应该大有作为的,但无所作为的人也并不少见,网络热词“佛系”“啃老”“躺平”“内卷”等,反映的正是这类“不作为”的现象。这么分析,不仅是扩展写作思路的需要,也是全面客观地立论的需要,避免了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的高调。如果能再深入一点,分析这些不同表现的原因,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全国乙卷/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谈理想,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了。理想教育原本就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关理想的作文在作文训练中也是常写常新的。考生对这个话题应该不陌生,但不陌生不代表就一定能轻车熟路地写好这个题目。从这个题目的材料和任务指令来看,如果写成“歌颂理想”“追求理想”之类比较笼统空泛的主题,就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了,必须要思考树立理想、追求理想与道德修养、思想意识、人生目标、践行能力的辩证关系。大体说来,道德修养为树立理想提供了动力,而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了理想的层次和方向,这种理想无论是有关个人的还是有关社会的,都必须有利于“义”的弘扬,而行动则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否则就是空想;当然,理想一旦确立,又会反过来影响道德修养、思想水平,并为行动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因此,题目的思辨色彩是很强的,文章的内容也必须大体上围绕这几组关系来展开。另外,题目还要求能从“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的角度,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来写作,也就赋予了这个题目鲜明的时代感。考生若能联系当代青年中的一些正面和负面的现象,是可以写得很有现实意义的。

/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得”与“失”也是一个很老套的话题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深奥而辩证。但这个题目并不是要我们只谈“得”与“失”的辩证关系,而是在常见的有关“得失”的思维空间里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考点:一时的得失是终点,是起点,还是过程?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终点与起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谓“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而能转化的关键就是“过程”。当然,按题目的要求,在写作时并不是要去抽象地思考这三者的关系,而是要把“得”与“失”这一对特定概念带入这三者的关系中去思考,思考“得”与“失”的影响或价值。简单地宣布“得”与“失”是终点,或者是起点,或者是一个过程,然后再列举几个例子来加以证明,这并不难,而且以往学生的思路也大都是在这个框架中;但要想写得深刻一点,就要辩证地分析“得”与“失”为什么是或不是终点,为什么是或不是起点,为什么是或不是过程。这个题目对中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

/北京卷/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021年北京卷仍然有两个题目、两种文体供考生选择,且都是材料加命题的形式。

第一个题目,实际上是关于时代与个人的辩证关系的话题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的内涵重叠。从所给材料来看,全国甲卷的材料是不同的时代都有“大有作为”的人,北京卷的材料是在同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人们却表现各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同一时代具有普遍性,人们的表现则带有特殊性,而能不能有所作为,时代是外因,个人的素质是内因,材料本身就暗含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而题目是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引出的——“论生逢其时”,当然是要以“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为重点,但切不可想当然地简单地以为“生逢其时”了就一定能大展宏图,“时不我待”了就一定能收获成功。我们这个时代,固然产生了不少像马云、马化腾这样的成功的人士,但还有更多的人因创业失败而寂寂无闻,所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隅,岂乏明时?”——这就是能一分为二地去思考了。但不管结果如何,我们既然遇上了一个美好的时代,就既不能因个人的挫折而愤世嫉俗,也不能因竞争的激烈而“佛系”“躺平”,所谓“端居耻圣明”,我们应该珍惜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埋头苦干,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要的就是这样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也就是这个作文题目的重点。

第二个题目,是记叙文。记叙文的题目也有思辨性的考查吗?有,请看题目,仔细品味这个“才”字。“这才是”意味着这个判断是有一定条件的,还意味着对某些条件是有所否定的。仅仅是身体的长成,像“巨婴”“妈宝”之类,当然不在这个“成熟”的概念之内。还有吗?当然有,像思想偏激、“三观”不正等形形色色的自以为是成熟的“伪成熟”现象。而题目中的“模样”则告诉我们,写作时要通过言行的表象去揭示成熟或“伪成熟”的实质。

/上海卷/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看到这个题目,考生可以马上就想起“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第一感觉,“事物的价值”是重点,“时间的沉淀”是前提条件。事物的价值能否呈现、何时呈现,有赖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能被认识。顺着这个思路来写,似乎也不跑题,但还要问个为什么,为什么要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价值呢?不是因为事物本身是否有价值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认识水平问题。这样一思考,就会发现这个题目的重点应该是谈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认识事物价值的过程。

审题到这一步,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题目后面还有一句话:“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这句话中的“此”指什么呢?如果认为是指“经过时间的沉淀”,当然没问题,因为不少事物的价值是可以即时就能被人们认识到的。这样一来,要不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就有了对立的两面性,而它们的统一点就在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因此,这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

如果把“不尽如此”的“此”理解为“才能被人们认识”,成立吗?将这一句话换个说法,即“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也未必能被人们认识”。这似乎有点意外。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在不同的时代,事物呈现的价值也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把时间的尺度拉得更长一点,再兼顾历史的细节来思考。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儒学、汉字、中医的否定几乎成了学界的共识,但这些事物沉淀的时间不可谓不长。还有像王安石的变法,经过反对派的逆向实践,其意义和价值被弄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被认为是“安石误国”。因此,站在某个具体的时间节点上,有些事物的价值尽管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淀,但也未必会被人们认识。当然,历史总会有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一天,像我们现在就能看到国学复兴,汉字在解决了数字化处理难题之后的优势,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中医药的价值;但有些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沉淀。照着这个思路去写,体现的正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

/天津卷/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側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天津卷和上海卷的作文题,不约而同地都是以“时间”为思维的辐射点,以事物的意义和价值为指向,但两者的重点又不同:上海卷的重点在“人们的认识”,而天津卷的重点在时间长河中纪念日的意义和价值。

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我们这几年隆重举行的国庆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建军九十周年的一系列庆祝纪念活动,再注意到材料中的热词“初心”,时代感很强,而思辨色彩相对来说不那么强烈,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时间坐标,因此,对纪念日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并不是静止的,而是要放在历史中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考察,思考它昨日、今日和明日的意义。以“初心”为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一以贯之的、不变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体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又有差别。把握这种差别,对考生来说并不是难事。

如果对“纪念日”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们就会发现,不同的文明圈,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的行业和领域,都有各自的纪念日,有些传统节日就是从当初的纪念日演变而来的;从纪念日设立的事由来看,也不尽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还有令人痛心的,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耻日)。任何纪念,都是为了不忘过往,也都是为了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因此,这些纪念日的意义和价值,也都有着变与不变的辩证的两面。即便是个人,在成长历程中,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也会成为他的心理情感上的纪念日——或公开的,或隐秘的;或幸福的,或悲伤的。站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再来回忆这个时间节点,它的意义和价值又不尽相同,也会呈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因此,即使是个人的感性表达,也可以写出很强的思辨性。这么一分析,就会发现,天津卷给考生的写作空间,其实是很大的。当然,不管是哪种纪念日,都不要忘了材料中提到的“初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程度不一,但这些题目都有着强烈的思辨色彩和鲜明的时代性。撇开高考作文的共性要求,将2021年的高考作文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比较一下,就会发现考查的侧重点的变化。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很在意对交流的具体场景的把握。所谓宏大主题的写作,考查的是学生广阔的时代视野和深远的历史视野,还有对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基本认识,考查的是思维的广度。而思辨性写作,则是考查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对问题或现象进行辩证分析的思辨能力,考查的是思维的深度。而这种思辨能力,首先取决于考生的视野,没有对各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的广泛观察,没有丰富的现象(素材)积累,思辨也无从谈起;其次取决于考生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的认识,如果没有一个基本正确的逻辑框架,也就难以进行有质量的推论和判断,即使有点深度,也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深刻。所以,从宏大主题的写作到思辨性写作,其实是从广度向深度推进,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必然趋势。

这些题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审题的难度看起来似乎并不大,但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要求更高。有的题目是给出思辨性的论断,如全国乙卷、浙江卷、北京卷、上海卷和天津卷;有的是给出有辩证关系的概念,如全国新高考Ⅰ卷的“强与弱”、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全国新高考Ⅱ卷题目中包含的具有辩证关系的概念就更多。这些论断或概念,有的在要求中明示,有的在材料中隐含,但以往的那种单向思维模式就不能适应了。如全国甲卷,按照以往的“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的经验,是主题从材料中来,将文章主题确定为“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应当大有作为”,表面上看是扣住了材料,实际上并不符合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的要求,是跑题的。我们需要先对“可为的时代”与“有为的个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个辩证的判断,再回过头来审视材料,就会发现,材料只是给了我们思维的触发点,只是“可为与有为”关系中的部分现象,要写好这个主题,还必须将更多的现象纳入这个关系之中来思考。

从网上流传的2021年高考满分作文来看,考生阅读面广,知识丰富,对所写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就会在文章中表现出较好的思辨性。但思辨性强的佳作,就目前来看,似乎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在思辨性方面的表现从整体上看更不令人乐观。多数学生在写作时表现出的思维品质更多是一种顺从性思维,缺少科学的批判质疑精神。有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无法做到在一个正确的逻辑框架里准确对接,更谈不上辩证性思维。稍好一些的,也只是先陈述一个观点,再加两三个事例,至于为什么这样,还有没有反例,为什么会有反例,就缺少辩证的分析。激情盖过了理性,文采压倒了思辨,这固然是少年文章的绚烂气象,但在喧闹的辞藻里,看不到简洁清晰的辩证分析,离思辨性写作的标准还差得很远。

学生思辨性素养不足,在写作中还表现出两种不好的倾向。

一是套路化。看见这些思辨性强的题目,感觉在辩证分析上有难度,于是就避难就易,往常见的写作主题上套。像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还有北京卷的第一题,文章的中心都可以归结到“谈理想”的主题中去,全国甲卷、北京卷第一题还可以归结到“谈个人与时代”的话题中去,上海卷、天津卷作文的立意,也都可以归结到“时间可以检验事物的价值”的主题中去,浙江卷则可以谈“得失”或“起点、终点与过程”——将已经“陌生化”的题目又“熟悉化”,回到我们平时比较熟悉的套路上去。

考虑到是考场作文,时间紧张,如果考生这么写,只要不跑题,倒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平时也这么写,那就是“新瓶装旧酒”,对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写作水平毫无帮助。

二是一看到这类思辨性较强的题目,就将文章的立意往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上靠,这也是一个误区。须知唯物辩证法是方法论,是用来指导我们分析认识问题的,它的灵魂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它的一般原理直接替代我们的观点。

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的作文题。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斗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我们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不少人认为该题的立意应该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似乎没错。但实际上,这则材料还包含着“表象”与“真相”的关系,姑且表述为“表象→真相→本质”。人们看到的表象往往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真相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因而这看到的部分真相又往往导致人们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所谓的“幸存者偏差”。我们只能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更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因为唯物辩证法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如果直接拿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来做文章的立意,最后可能就是几乎所有的文章就只有那么几个中心了。

其实,思辨性写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哪怕是最抒情化的写作,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思辨的成分,只不过在不同的文章里有强有弱而已。而老师们平时指导学生审读材料、确定立意、谋篇布局,就已经包含了思辨性的训练要求了。例如,指导学生拆解分论点,就是从一分为二甚至一分为三的角度去全面分析了;凡为规律,多有反例,指导学生就某种现象去追溯根源,并就发展趋势或未来结果作前瞻性的分析和推断,就是在分析事物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具有了发展的眼光了;指导学生要进行合理的、恰如其分的推断,防止出现片面的、武断的、绝对化的结论,实际上就是从可能与现实、偶然和必然、部分与整体、相对与绝对、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等辩证法的范畴来思考了……凡此种种,都是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问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善于举一反三,从中找到辩证思维的一般规律和模式,并能灵活地运用。

在平時的写作训练中,素材的积累、选择和运用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大途径,老师们和同学们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最大。积累素材,其实是在扩大我们观察各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的视野;老师们反复强调的多角度多层次去挖掘素材的含义、灵活地运用素材,其实是在指导我们去思考并找到各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同学们如果只是孤立地去看待这些素材,哪怕在构思时有了一个好的逻辑框架,都会感到思路枯涩,难以展开,有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如果能敏锐地发现这些素材之间的各种联系,就能够灵活运用,哪怕是一些非常熟悉的人和事,也能写出新意来。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道理,请看学生的一篇习作解析。

[题目]

有一个人要去一个地方。他走到一条河边,发现没有桥。于是,他砍下一棵树,把它横放在河的两岸,然后从上面走了过去。过了河以后,他把那棵树扛在肩上,继续走路。有人见了,问他为什么要扛着树走路,他回答:“前面还有河呀!”那人反驳他说:“前面固然有河,但也有树啊!”

猜你喜欢
思辨性纪念日题目
My Thank You Year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高考作文的思辨性摭谈
新月历
思辨性阅读在推进名著阅读中的运用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结婚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