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
胶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66326
胃癌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位居癌症前列,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唯一可能根治胃癌的方法〔1〕,但随着辅助放化疗技术的发展,化疗在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扩散,杀死残存癌细胞,但是化疗药物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在另一方面也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2〕。受胃癌本身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和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胃癌化疗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进而导致患者机体耐受力下降,化疗进程受限,效果下降,化疗不良反应增加,进而反过来加重营养不良的症状〔3〕。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量表 (PG-SGA)是一种专门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筛查而制定的量表,近年来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评估和指导中的应用较多〔4〕。本次研究以该院近期收治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为对象,以PG-SGA量表为基础对患者实施了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来探究其具体效果。
选取胶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接收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本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化疗药物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纳入标准〔5〕:①入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和病理学等检查确证为胃癌;②接受胃癌根治术;③术后进行标准一线辅助化疗;④年龄<80岁,预计生存期限>3个月;⑤具有一定认知水平;⑥意识清楚,可正常交流;⑦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6〕:①有代谢性疾病;②合并心脑肝肺等严重疾病;③合并肠内营养禁忌证;④长期酗酒、抽烟或有严重药物依赖患者;⑤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⑥存在严重认知、视听和心理障碍患者;⑦涉及医疗纠纷者。
1.3.1对照组 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①胃癌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讲解胃癌常见病因、临床症状和指导日常生活饮食习惯;②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和应对疾病态度,对患者多进行鼓励和安慰,减少消极心理;③化疗护理:加强化疗知识宣教,重点向患者讲解化疗期间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加强相关指标监测;向患者讲解化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调整饮食。
1.3.2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PG-SGA评估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成立个体化营养护理小组:选取2名胃癌主治医师、5名临床护士、2名专业营养师、2名化疗专职护士成立个体化营养护理小组,小组负责个体化营养护理的评估和开展。护士需充分学习并掌握PG-SGA问卷的临床应用方法后方可入组。(2)营养评估:运用PG-SGA问卷对入选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PG-SGA问卷包括两个部分,PG部分由患者自评后填写,内容包括患者近期内体重的变化、近期的膳食摄入情况、饮食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活动和功能等;SGA部分由调查者评估后填写,内容包括患者发病年龄、代谢应激状态、体格检查等内容。两方面总得分为PG-SGA评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营养状况越差,PG-SGA评分为0~1分时代表营养良好,PG-SGA评分为2~8分时代表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PG-SGA评分≥9分代表重度营养不良。(3)基于PG-SGA个体化营养护理:①PG-SGA<1分患者,该类患者每周进行一次PG-SGA测评,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营养干预,化疗期间尽量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忌油腻、霉变、烧烤、烟熏、色素香精含量高和生冷的食物,保证吸收充足的营养。②PG-SGA评分2~8分的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抗肿瘤治疗,依据PG-SGA评估中反馈的问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如患者存在恶心呕吐症状时,可遵医嘱予服用胃复安、盐酸帕洛诺司琼等止吐药物,化疗期间少食多餐,注意色香味搭配,可在粥中加入薏米、山楂、陈皮、白萝卜、姜汁等可以降逆止吐的食物,适量食用;如患者存在食欲下降的症状,可遵医嘱服用佳迪等药物提高食欲,同样需要注意饮食搭配,多更换食谱和烹饪方法,食物应该柔软熟烂,以促进消化吸收,可适当食用山楂肉丁和黄芪山药羹等药膳开胃健脾;如患者存在腹泻症状,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止泻,饮食低纤维,可适当食用鲫鱼汤、白扁豆粥、参莲大枣粥、山药粥等药膳减轻腹泻。③PG-SGA≥9分患者,先进行2 w的营养干预后在进行抗肿瘤治疗。④营养干预方案:选用五阶梯营养干预措施,第一阶梯为饮食指导和营养教育,第一阶梯无法满足营养需求时,进入第二阶梯,即饮食调整和每日口服400~600 kCal的营养补充剂,患者进食条件较差无法进食时,进入第三阶梯,即肠内营养制剂干预,患者癌症呈恶化进展趋势时,进入第四阶梯,即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结合,患者肠道完全无法运用的情况下,进入第五阶梯的肠外营养干预。
①免疫功能:检测患者血液中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值),水平越高,患者免疫功能越好。②营养状况:采用预后营养指数评估患者营养状况。预后营养指数(PNI) 为总淋巴细胞计数×0.005和血清白蛋白浓度×10两者相加之和。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白蛋白浓度通过空腹采静脉血检测。PNI值越高,表明患者营养状况越好。③生活质量:选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7〕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分别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共3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各项观察指标均于干预前和干预4 w后各评估一次,免疫功能指标和PNI指数通过血液检测统计计算;生活质量量表由研究者向患者讲解量表调查意义和量表内容,取得患者同意后发放问卷,指导患者独立填写或作答。
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干预前,两组患者PNI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PN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NI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通常恶性肿瘤患者都会伴有长期慢性消耗导致营养不良的现象,而胃癌作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状况更加明显。张子阳等〔8〕对90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调查发现,术后有64例患者发生了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1.1%,这一报道提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较为严重,因此临床中应加以重视,加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干预。
本次研究表明,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李静等〔9〕报道指出,PG-SGA评估量表准确掌握了患者近期膳食状况和主观感受、饮食症状和体征、体重下降状况、体力及活动状况等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具有明确认知。此外,个体化营养护理是对患者营养状况的个案管理,临床传统护理工作重心在于患者的症状护理,容易忽视患者其他方面的护理。刘慧光〔10〕研究指出,个体化营养管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通过联合营养师、专业医师,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和营养状况,给予不同方案的营养指导,有助于规范患者的健康饮食,降低患者营养风险,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胃癌患者在经过多次化疗后,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和机体不耐受,经常会出现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受损的现象,肠内营养作为胃癌术后常用的饮食治疗手段,对满足患者机体需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不良,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试验组患者基于PG-SGA实施了个体化营养护理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辛晓伟等〔11〕研究结果一致。肠内营养具有一定的适应证,基于PG-SGA评估量表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有了全面细致的评估后,选取符合患者代谢情况、含有较多核苷酸、高热量、高蛋白、抗氧化、低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了患者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提高。朱雪梅〔12〕报道也指出,胃癌患者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况,通过加强饮食护理管理,及时为患者提供营养指导,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修复组织,调节机体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张瑞霞等〔13〕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热点,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现象高发,郭苗苗等〔14〕研究发现,PG-SGA量表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阳性率远远高于“NRS2002”等其他营养评估量表,该量表一方面能够反映出患者的营养状况,一方面还能够反映出化疗给患者带来的饮食相关副作用,从而为营养干预的实施提供有力依据。个案护理管理是当代医学模式改变下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个体化营养护理以患者为中心,通过为患者提供和实施个案饮食护理方案,不仅让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躯体功能得到了提升,在此过程中,患者对化疗饮食的认识也逐渐加深,从而减轻了患者由于癌症和化疗带来的身心痛苦,改善了患者的心态,进而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15〕。
综上所述,基于PG-SGA评估量表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个体化营养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