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管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21-09-28 08:14张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糖尿病足分值全程

张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病科二病区 450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发生残疾。数据统计,糖尿病患者中有15%的患者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有14%~24%的患者需予以截肢,可见糖尿病足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2〕。多数糖尿病足患者出院后因缺乏院外管理,患者的治疗缺乏督促,加之患者缺乏对糖尿病足的认识,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导致患者院外照护得不到保障。研究证实,患者在院内可得到有效护理,然而出院后患者的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患者预后较差〔3-4〕。全程护理管理涵盖评估、计划、执行、协调、监督以及评价,贯穿患者院内到院外整个过程,实现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糖尿病足高危患者90例,均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所收治。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糖尿病患者;②具备《国际糖尿病足处置及预防指南》中提及的关于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③患者足部无开放性病灶,皮肤具备完整性;④患者知晓研究参与内容且表示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②精神、认知方面存在异常;③伴有其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④存在下肢血管手术史或者截肢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52~79岁,平均(61.21±1.12)岁;糖尿病病程1~13年,平均(5.63±1.21)年。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51~80岁,平均(61.15±1.20)岁;糖尿病病程1~15年,平均(5.86±1.10)年。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患者饮食、运动予以指导,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控制好血糖,落实糖尿病足创面的常规护理,开展健康教育,出院1个月后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行全程护理管理,建立全程护理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并且有内分泌科、血管外科、骨科、皮肤科、感染科医师、伤口专科护士、营养师、心理师、足病诊疗师等参与其中。小组主要负责高危筛查、护理需求调查、电子档案构建、干预方案的制定和落实、院外跟踪随访等。由糖尿病专科护士担任组长,小组成员涉及多个科室,组长需要做好沟通和协调,以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技术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全程护理管理贯穿患者院内-门诊-院外整个过程,针对不同患者,小组组长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科学安排好各项工作。全程护理干预方案如下。

1.2.1病情评估 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了解患者的足部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制定足部护理方案。告知患者关于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并指导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对存在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护理知识认识不足、病程较长的患者开展个体化全程随访以及健康教育。

1.2.2电子档案构建 通过协助患者构建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院内外治疗和护理情况,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实现院内、门诊、院外的信息共享。利用电子档案整理患者病房、门诊、家庭的护理信息,并予以规范化管理,实现对患者的全程监测,提高工作效率。首次就医的患者,由专科护士协助其建立电子档案,完善患者基本资料、医疗信息,离院后由护理人员采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管理,记录患者院外信息,包括血糖、血压、饮食、运动、足部护理等情况。依据录入资料由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全程评估,了解患者遵医行为、生活习惯、治疗方案,并开展个体化干预,同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后续治疗,若患者需住院治疗,则对治疗期间诊疗情况进行归档,便于查阅。

1.2.3全程健康教育 对患者普及糖尿病足健康知识,引导患者实现自我规范化管理,医务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病情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对存在的糖尿病足危险因素进行全程干预。健康教育工作由病区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采用“评估-教育-评价”的模式对患者饮食、生活、心理、足部护理、药物、运动、并发症预防等进行宣教指导。对掌握不足的患者再次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完全掌握。院外健康教育由门诊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跟踪宣教,利用微信平台、手册发放、讲座开展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1.2.4针对性足部护理 对患者实施一对一足部护理指导,通过模型、鞋袜等进行示范,指导患者进行穿鞋、穿袜、修剪指甲等,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自我检查,了解足部有无皮损、趾间有无浸渍发白或水泡等。指导患者掌握泡脚水温度,教会患者进行早期自我筛查,指导其每日进行温水洗脚、足部检查、润肤霜涂擦、足部按摩、下肢运动,使其掌握糖尿病足的日常护理〔5〕。发放有关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了解相关技能和知识。每天对患者掌握的足部护理知识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对未掌握的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促使患者行为改变,提高患者足部自我护理能力〔6-7〕。

1.2.5出院护理 出院患者由专科护士将其电子档案转交至门诊,由门诊专科护士继续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全程护理。通过微信平台、手册方法以及开展讲座等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控制、足部自我护理和日常护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以及指导。要求每个月到门诊进行复诊,并对患者足部进行检查,对达标患者予以鼓励;对尚未达标的患者予以分析和总结,制定干预计划,并发放至患者,由患者依照计划落实护理。对患者电子档案进行完善,便于持续干预。复诊时由专科护士通过模型、模拟装置等进行宣教指导,行动不便的患者则实施家庭随访。

1.3 观察指标

1.3.1足部自护能力 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患者足部自护能力进行评价,Cronbach α系数为0.940,效度为0.841。量表评价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共43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计分,0分表示非常不像我,1分表示有些不像我,2分表示无意见,3分表示有一些像我,4分表示非常像我。分值与评价指标呈正向。

1.3.2自我管理能力 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Cronbach α系数为0.912,效度为0.835。量表评价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共11条目,依据患者1 w内从事上述活动的天数进行计分,每条目分值为0~7分。分值与评价指标呈正向。

1.3.3生存质量 应用糖尿病生存质量行为量表(DSQL)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Cronbach α系数为0.903,效度为0.847。量表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关系、治疗情况,共27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计分,每条目分值范围为1~5分。分值与评价指标呈反向。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足部自护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分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分值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关系、治疗情况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分值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足部自护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分值变化情况优于参照组,这与李晓凤〔8〕的研究结果相符。分析认为,全程护理管理落实电子档案构建以及全程监控教育,将院内护理延续至院外,避免了传统护理工作存在断层的情况,同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个体化护理干预,普及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本研究得出,观察组的自我管理能力(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药物)分值优于参照组,这与吕婵〔9〕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认为,全程管理模式执行“院内-门诊-院外”三个阶段,将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病情联系起来,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专科护士针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规范管理,并配合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有效针对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程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潜能。

本研究数据得出,观察组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关系、治疗情况)分值优于参照组,这与李文慧等〔10〕的研究结果相符。分析认为,全程护理管理通过微信、讲座、电话等对患者进行宣教指导,指导患者戒烟少酒、合理运动、遵医服药、足部护理以及情绪控制等,同时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对危险因素的有效防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足高危患者护理中开展全程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实现护理工作的延续,提高了患者足部自护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糖尿病足分值全程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