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克潮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中心卫生院中医全科,重庆 巫山 404700)
肝硬化主要是由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所致。肝硬化患者若未能接受积极的治疗,其病情可持续进展,发生肝衰竭、肝癌等并发症,其死亡率较高。有研究表明,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可延缓其肝脏发生纤维化[1]。中医临床上常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施治。有研究表明,茵陈汤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血的功效;三七粉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并有改善肝脏微循环、促进肝脏血运的药理作用[2]。本文主要是探讨联用茵陈汤和三七粉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2)。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0例;其年龄为32~77岁,平均年龄为(52.74±4.62)岁,其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4.2±1.6)年。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0例;其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为(53.52±5.65)岁,其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4.5±1.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中心卫生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消瘦等。2)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肝脏肿大,且其肝脏的边缘可见结节状高密度影。3)患者合并有贫血。4)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5)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患有肝硬化。其排除标准是: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异常。3)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利尿、保肝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三七粉进行治疗。三七粉的用法是:每次用温水冲服5g,每天用药2次。连续用药6个月。为观察组患者联用三七粉和茵陈汤进行治疗。该组患者三七粉的用法同对照组患者。茵陈汤的药物组成为:茵陈18g,大黄、栀子各9g。将上述中药用清水煎煮,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的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水平、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以下3个等级:1)显效:治疗后,患者腹水、腹痛、腹胀、乏力等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治疗后,患者腹水、腹痛、腹胀、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治疗后,患者腹水、腹痛、腹胀、乏力等症状未得到缓解。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乏力、食欲下降、腹胀。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ALB的水平、血清ALT的水平、血清AST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ALB的水平、血清ALT的水平、血清AST的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s)
组别 血清ALB的水平(umol/L) 血清ALT的水平(U/L) 血清AST的水平(U/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2) 46.71±9.30 24.63±2.42 67.35±43.72 33.42±23.72 62.50±31.34 20.41±14.60对照组(n=28) 45.92±9.01 42.86±5.35 67.24±42.35 51.10±25.82 62.63±31.85 50.23±20.52 t值 0.333 17.367 0.010 2.764 0.016 6.546 P值 0.740 0.000 0.992 0.008 0.987 0.000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5.00%),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近年来,脏腑疾病(如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乙型肝炎的发病率位居各类肝脏疾病发病率的首位。在我国,乙型肝炎患者的人数众多。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后,其病情可持续进展,其继发性肝癌或肝衰竭的发生率可显著增高[3]。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硬化的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4]。本次研究中,笔者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观察组肝硬化患者联用茵陈汤和三七粉进行辅助治疗。三七粉是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有研究表明,为肝硬化患者使用三七粉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肝脏的血运,保护其肝细胞,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5]。茵陈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茵陈汤的药物组成为茵陈、栀子和大黄。该方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骆彩英[6]的研究表明,茵陈汤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良方。血清ALT、AST及ALB均是监测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实践证实,肝脏疾病(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发病时其血清ALT、AST及ALB的水平可显著升高[7]。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ALB、血清ALT及血清AST的水平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肝硬化患者联用茵陈汤和三七粉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肝功能指标。此外,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为肝硬化患者联用茵陈汤和三七粉进行辅助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史朝浩[8]的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肝硬化患者联用茵陈汤和三七粉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肝功能指标,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