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云南 保山 678100)
静脉输液治疗是早产儿较常见的治疗方法,选择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对保障新生儿治疗,尤其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至关重要[1-2]。早产儿住院时间较长,住院期间反复的外周静脉穿刺一方面会增加患儿疼痛,另一方面反复的疼痛刺激也可导致后期患儿出现认知、情感、运动、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3-4]。PICC因其操作创伤小、置管时间短、保留时间长,可用于输注胃肠外营养液、血管活性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以很好地保护患儿的血管,因此早产儿PICC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如下。
纳入标准:患儿出生胎龄<37周,具备PICC置管适应证,已经向家属告知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并要求签名确认。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系统性感染疾病患儿。
PICC置入及更换敷贴均由同一名专职护士完成。
选择新生儿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研究,收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共计46例,进行分组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已经向家属告知知情同意书相关内容并要求签名确认,分组过程中,对照组共有男性10例和女性13例,早产儿的胎龄为28~35周,体重0.9~2.3 kg;观察组共有男性11例和女性12例,早产儿胎龄为28~35周,体重0.8~2.4 kg。两组早产儿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两组早产儿进行PICC置入操作中,均采用由medCOMP生产的1.9F X20CM Vasu-Picc导管,具体使用型号为MNNB450,固定均为3M透明敷贴。两组早产儿均采用上肢静脉来进行穿刺置入,并在穿刺开始前对早产儿双侧的臂围及导管预置入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观察组早产儿导管预置入长度具体测量措施如下:给予早产儿选择平卧位,保持早产儿头部处于中立位的同时,其手臂外展与躯干成直角。对PICC导管置入长度进行预测,测量起点为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其右胸锁关节的总长度+根据早产儿体重的不同相关数值,将早产儿根据体重情况分为以下三种计算方式:(1)早产儿体重在1.0~1.4 kg,则PICC置管长度为测量长度+1.0 cm。(2)早产儿体重在1.5~1.9 kg,则PICC置管长度为测量长度+1.5 cm;(3)早产儿体重为2 kg以上,则PICC置管长度为测量长度+2.0 cm。穿刺鞘置入方法:用无菌无粉橡胶手套制作热水袋热敷穿刺局部,注意保持热水袋无菌;用20 mL注射器抽10 mL生理盐水连接7号头皮针和备用肝素帽排好空气与PICC穿刺针进行连接排气备用,对选择好的静脉进行穿刺,可回抽注射器查看回血情况,回血情况好缓慢推注生理盐水1~2 mL,对血管进行扩充后送针鞘退针芯,确认针鞘在血管内,退出针芯,做好压迫止血,助手取出导丝后用20 mL注射器抽10 mL生理盐水连接将已修剪好的PICC导管并排好空气传给操作者,送入导管时用脉冲式手法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管到目标位置,送管中注意改变体位,退出针鞘并撕裂后妥善固定导管。
在置管结束后,两组早产儿均进行胸部DR定位,对PICC尖端位置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两组早产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送管到位成功率、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并比较。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早产儿采用经上肢改良方法置入PICC后,一次穿刺鞘置入成功率达87.0%,对照组早产儿的一次穿刺鞘置入成功率达56.5%,由此可见,观察组早产儿一次性穿刺鞘置入成功率较对照组早产儿一次穿刺鞘置入成功率更高(P<0.05),两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两组早产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n, %)
通过DR胸部检查后,对传统PICC置入方法与改良PICC置入方法进行比较,PICC导管置入的尖端位置需符合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协会的定位要求:经上肢穿刺以第4~6胸椎作为标准定位。经过DR胸部检查后,对传统PICC置入方法与改良PICC置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在应用改良置入方法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一次送管到位率95.7%;对照组早产儿的一次送管到位率65.2%,由此可见,观察组早产儿一次送管到位率较对照组早产儿一次送管到位率更高(P<0.0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早产儿一次送管到位率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一次送管到位率对比(n, %)
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13.0%(3/23),对照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30.4%(7/23),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1)热敷及推注生理盐水配合穿刺送鞘,可提高穿刺鞘置入成功率。
(2)早产儿PICC预置入长度的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PICC尖端位置的到位率,对早产儿的安全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准确测量PICC导管预置入长度,是导管尖端到达理想位置的关键。
(3)取出导丝,直接送PICC导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4)配合体位,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管,可以提高导管到位率。
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穿刺鞘置入次数、送管难易度、PICC导管尖端位置有着密切关系,并发症会对导管的留置时间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此次研究过程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早产儿经上肢置入PICC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应用改良置入的方法后,观察组早产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87.0%,对照组早产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56.5%,观察组早产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早产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一次送管到位率95.7%,对照组早产儿的一次送管到位率65.2%,由此可见,观察组早产儿一次性置管到位成功率明显较对照组早产儿更高(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13.0%,对照组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30.4%,由此可见,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因此,采用改良PICC置入方法较常规置入方法具有较好优势。早产儿经上肢置入PICC过程中,采用改良方法可以提高PICC置入准确率,可以降低置管后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小,解释力度不强的局限性,今后可进行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提高穿刺鞘置入成功率,将PICC尖端送至标准位置,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儿置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