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2021-09-27 03:43:34何晓晨
医学前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康复治疗针灸

何晓晨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3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开展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单纯行康复治疗)与实验组(18例:针灸配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配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关键词:针灸;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被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病的发生与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颜面部受凉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颈乳突孔内面神经发生炎症改变,致使患者颜面部口角歪斜、流涎、鼻唇沟变浅,该病西医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病毒等药物保守治疗,其治疗效果有限,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邪气趁虚入里,致使经脉闭阻,肌肉失养,中医针灸治疗为特色疗法[1]。本次研究为论证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价值,比较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36例单纯行康复治疗以及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预后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18例针灸配合康复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n=9)、女(n=9),年龄区间为:25岁~68岁、平均(43.42±1.32)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天~6天,(4.02±0.11)天。对照组18例单纯行康复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男(n=10)、女(n=8),年龄区间为:27岁~67岁、平均(43.41±1.35)岁,病程/平均病程为:1天~6天,(4.01±0.14)天。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对象一侧面肌鼻唇沟、额纹变浅神志消失,鼓腮吹口哨漏气,结合患者头部CT以及MRI等影像学检查均确诊周围性面瘫。(2)本次研究对象一侧面部表情麻木,且难以完成抬眉、闭眼、鼓腮、挤鼻,符合中医“口癖”、“面瘫”临床诊断标准。(3)本次研究对象均获悉本次研究目的且表示自愿參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非首次周围性面瘫发病确诊系统治疗患者。(2)排除腮腺病变、多发性神经炎以及颅内肿瘤等其他疾病诱发面瘫患者。(3)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异常以及行为异常患者。(4)排除不耐受针灸治疗或合并颜面部皮肤疾病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行康复锻炼:护理人员嘱患者主动抬眉、皱眉、闭眼、耸鼻等运动,同时患者主动闭口吹起,上述动作训练持续做5次为一组,一共训练3-5组,每日锻炼3-5次。

1.3.2实验组在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选取患者患侧四白、地仓、颊车、鱼腰、攒竹以及双侧风池为针灸穴位,患者取仰卧位,应用一次性针灸针商上述穴位,同时采取平补平泻的进针手法行针,隔日针灸1次。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借助Portmann评分评分判断患者症状改善情况,Portmann评分评分结合患者皱眉、闭眼、动鼻翼、吹口哨、微笑、鼓腮等六项运动,每项均采取4级3分评分法,消失为0分,明显减弱为1分,减弱为2分,正常为3分,此外,加上安静时映像,共为20分。若Portmann评分总分>16分为治愈,若Portmann评分总分在14-16分为显效,若Portmann评分总分在9-13分为有效,若Portmann评分评分不足8分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方式用以表述的计量数据行χ2统计学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见表1,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常见于青中年,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面部肌肉群康复锻炼效果起效缓慢,中医学将本病命名为“面瘫”、“口癖”,针对面部经脉闭阻、患者气血不足等情况选取患者颜面四白、地仓、颊车、鱼腰、攒竹等少阳、太阳、阳明诸脉腧穴,同时考虑到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邪入里,针刺双侧风池穴以祛风散寒,针刺四白、地仓、颊车、鱼腰、攒竹等穴位可促进患者颜面部血液运行,同时激发颜面诸阳经经脉之气,通达三焦,缓解患者颜面部不适症状[2,3]。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配合康复治疗与单纯康复治疗相比,更有利于患者面肌正常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配合康复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雪玲. 针灸加放血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面瘫的应用疗效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5):46-48.

[2]齐琳婧,李梅娟,李世敬,等. 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肌电图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19,43(11):1793-1795.

[3]寿崟,徐平,虎力,等. 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瘫的研究进展[J]. 中国康复,2018,33(2):155-158.

[4]蔡昱. 温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J]. 系统医学,2017,2(20):126-127,130.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康复治疗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预后的影响
整体综合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并发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