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 以写“养”读

2021-09-27 03:22:51朱晓樱
格言·校园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落叶家校习惯

朱晓樱

阅读与写作是小學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两部分,而读与写之间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两个不同角度推动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过程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的创新模式,而在改革的进程中,读写结合模式也以创新的方式出现,引导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思维能力,带领学生向着更加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方向发展。

一、“读写结合”的教学价值

“读写结合”模式,指的是将阅读与写作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融合,利用阅读的拓展性促进写作能力,利用写作的逻辑性促进阅读的思维系统建立,它是读与写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读写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

读的过程是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通过多样的阅读和理解,学生能够增进表达水平,提升文化思考能力,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更好地语言输出积蓄能量。而写的过程则是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过程,他们通过内心的知识理解和文学素养,逐步为下一步的阅读提供富足的能量,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二、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策略

小学阶段,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最初的方式就是学习语文,而在语文学习中,阅读与写作又是最重要的模块,正所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丰富的阅读积累基础上才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读书万卷,才能够下笔如神。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通过将读写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日常教学中,才能够带领学生真正领略到读书的要义,领会写作的精髓,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读写氛围构建,营造良好的读写环境

良好的环境熏陶是构筑学生读写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低、心理发展不成熟,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从而导致读写氛围在构筑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难以长久坚持。而良好的读写氛围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精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创设情境、环境布置等,构筑出浓郁的读写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读与写,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读写积极性。

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为例,该篇内容描述了深秋铺满落叶的道路,金黄色的落叶像巴掌一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察深秋的落叶,哪些落叶是金黄色的,哪些是红色的,哪些还保持绿色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落叶的飘零,解读深秋景色。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逼真的落叶场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铺满落叶的水泥道,去体会它的美丽。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结合真实的景物去体会文本的感情,而后鼓励他们进行书面表达,寄托自己当时的情感。这样的有形有色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读写氛围,让他们热情参与并沉浸其中。

(二)阅读内容拓展,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基础。有效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大脑吸收和处理知识的过程,他们通过听、说、看等形式,能够获得或者抓住有用的信息,并且在大脑中处理成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体系。而在阅读基础上开展的写作,是学生将内心所理解的信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输出的活动,写作表达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吸收的结果。因此阅读内容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写作素材的充实程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内容,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内容,助力学生积累更多丰富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为例,该篇是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其间蕴含了自然界中的科学内容。而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和神奇现象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拓展他们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去探索更多地利用自然界的生物、动物等知识而构筑的科学发现,例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法布尔昆虫记》等,带领学生畅快遨游科学启蒙的世界。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渠道,帮助学生去探索更多更广范围的科学知识,有效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量,让学生在写作时脑海中的信息能够信手拈来,使得写作更加顺畅与自然。

(三)写作层递推进,梳理系统的阅读思维

阅读促进写作,同样,写作也引领着阅读。写作是语言情感的输出,而在输出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语言文字进行整理和转化,其整理和转化的过程就是阅读思维的训练过程。写作需要有中心事物,有主题思想,还要有主题地体现内容和最终的情感表达,这样的过程带领着学生阅读文本的思维发展,从仿写到扩写再到创写,写作能力由浅入深,而其所对应的阅读思维则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面。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写作的层递式推进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

以三年级上册《这儿真美》习作教学为例,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花园、田野、小河、树林……要如何介绍它们的美景呢?教师首先可以从仿写开始,引导学生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关于景物描写的文章,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而后引导学生对景物描写的语句进行仿写训练,并逐步转变为景物扩写描写,让学生在仿照和自主扩展的过程中学习优美的语句和优美的表达,同时通过不断的阅读,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素材,学生才能够开展创写,自主创作出有关景物的描写语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在不同层次的写作前,也开展了不同层次的阅读活动,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了系统的阅读思维,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家校联合协作,全力培养读写习惯

读与写最大的难点在于长期坚持,不能长期坚持,任何手段都无法达到其应有的作用。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培养读写习惯是帮助学生提升读写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系统有效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需要依赖家庭和学校的辅助。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家庭和学校是学生习惯培养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角色。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合作形成了强有力的网络,全面覆盖了学生的读写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推动家校联合协作,通过家校的时间互补、功能互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写习惯。

在学校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的摘抄、记笔记、语言整理等习惯,还需要鼓励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而在家庭中,家长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晨读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并持之以恒。教师和家长应当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家庭读写习惯进行专业的指导,而家长也需要及时反馈学生读写习惯中的问题与困惑,与教师共同探索解决。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练笔任务,在学习课文后进行植物观察描写,给予一定的作业时间段,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带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植物,有效完成植物观察文章的创写。通过家校的联合协作、共同努力,才能够使得学生的读写习惯更加快速有效地养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不仅是学生读写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关键,在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关注读写结合策略的有效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充实学生读与写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读写氛围,家校联合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以读促写,以写养读,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文化涵养。

猜你喜欢
落叶家校习惯
家校距离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落叶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4
上课好习惯
落叶
大灰狼(2018年11期)2018-12-15 00:16:14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