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品牌建设与研究

2021-09-27 18:28刘怡然徐吉良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作项目国际交流品牌建设

刘怡然 徐吉良

摘要:在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时,开放性和国际化的教育标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属性。虽然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不断探索创新模式,签署合作协议,使高职院校深度融合国际信息有明显成效。但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公办民办院校资源不均衡、交流合作项目模式单一对其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实现国际合作项目在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品牌建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际化教育已經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代表。近些年,各地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推广,为创建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学校也贯彻了新的政策方针与思想理念。《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对高职教育也提出了国际化要求,文件指出:“加强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在响应政策号召与提升教育实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更好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打造品牌,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一)合作交流项目单一化

高职院校学院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时,多以浅层的交流为主要内容,在合作项目交流过程中浅层内涵的交流难以形成更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更难将交流的而得到的实效进行扩展,不能灵活的将其运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高职院校教师对境外培训的交流内容形成固定的常态化模式,其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不强。部分高职院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教师或管理人员奔赴国外参加先进职教理念和专业技术培训,其培训内容的辐射影响较为局限,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内容没有充分发挥其交流的作用。目前多以学生交流形式为主,例如海外游学和短期项目培训,但此合作方式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其覆盖率也不是很高。这两种交流合作项目都具有单一化的特征,使部分学生、教师对海外或者国外的交流内容仍是空白,文化学习内容范围仍有待拓宽。

(二)合作基础较为薄弱

当代的高职院校与多个国家开展了交流合作项目,但我国教育资源处于需求方,使我国教育位于弱势地位,相互交流合作项目均以框架协议为主,并无实质内容的交流,其交流内容和形式中缺乏推动持续发展性的动力。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缺少对合作伙伴的甄选,进而导致较为薄弱的合作基础,使合作双方难以深入的进行项目合作。

(三)语言障碍影响相互交流

各个高职院校都缺少专业性强和口语流利的外语教师,大部分教师多具备常规的写作能力与日常基本表达,但对专业领域进行外语理解与解说时,因其专业领域涉及范围问题较多,促使对外交流效果欠佳。一些高校的小语种教师也严重缺乏,同时能承担英语以外的语种翻译的人员更为匮乏,这对一些国际交流与项目合作形成了一定的制约性,进而也影响高校的品牌建设。

二、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品牌建设与研究

(一)增加国际交流合作,加强高校品牌建设

在各个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项目合作主要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内容,增加有意义的校际交流合作项目,然后与国外学校联合开展多元化、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部分高职院校校际交流合作项目范围扩大至东亚、南非等地区,继续选派优秀的管理骨干、力量精英、奔赴其他国家进行深度的科研合作与院校研修访学,同时还可以帮助部分教师提高外语水平,获取其他国家及时更新的科研知识,也使管理人员开拓国际化视野,融入新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研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然后加强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1]。

(二)强化专业结构,促进更深入的合作

各个高职院校对教育的专业布局不断强化,对地方产业结构也不断学习。当面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专业结构时,不断探索学习是发展的必要;根据新型产业的格局进行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以便适应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增加高端医疗美容、体育管理、信息技术等新兴专业,使高职院校为社会发展产业输送所需人才。在合理布局、调整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结合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要求,将国际化证书课程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借助与国外的交流合作项目,将专业课程融入国际化标准,同时还要坚持行业化、本土化的项目合作,借助其培养人才模式,积极与国外相关院校开展优势专业的合作,促进更加深入的合作[2]。

(三)增强国际意识,强化师资团队

各个高职院校以国际化教学标准为发展目标,对师资团队进行的全方位的培养;在培养师资团队时还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业务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较强的教学能力与业务素养,增强国际意识,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也同时为教师创造出国深造的条件与学习机会,鼓励教师积极的向国内外高质量教育学校进行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学术研讨和科研合作等,同学相互学习也不断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业务素养及外语水平。通过国际化的合作与境外或者国外院校建立常规化的教师培训合作项目,构建高职院校在国外或者境外的培训基地,进而持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又可以利用国外的培训内容,强化教师国际意识,促使教师在教育目标向国际化方向发展[3]。

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的教育中,教育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高职院校通过项目交流合作,完善高校品牌建设内容,并且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对外开放能力,加深国际交流合作,完善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还可以通过培养创新性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莫凡.高职院校学生国际交流现状的人口学特征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6(2):34-38.

[2]林圣栋.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8):1-4.

[3]陈雅珍."一带一路"视域下福建省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10):89-90.

猜你喜欢
合作项目国际交流品牌建设
AStudyon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tudents’WillingnesstoCommunicateandtheInfluentialFactorsinsidetheClassroom
关于强化高校国际交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加拿大大学合作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大连召开
第二届中国—南亚博览会签订254个项目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
他信现身利比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