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光
汽车沿319国道向东,到了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新村三岔路口时,拐上坡,便驶向麦子坪方向。
路两旁原来的山坡地、梯田地和散地上,如今建起了鳞次栉比的住房、游人青睐的农家乐,种植了茂盛葱郁的防护林。
行驶20多分钟后,逐渐接近山顶,一个生活福利区出现在眼前。青山翠绿间,这座神秘的“城堡”吸引着八方游客。它就是816人魂牵梦萦的家——816小镇。
多年來,816人对它的眷恋无法割舍,更无法用语言表达。
克服困难乐观建设
20世纪60年代,20岁刚出头的一帮年轻人,凭一个电话或一声召唤,拿上一纸调令或派出所的准迁证,甚至空着手,兴高采烈地乘上开往西南方向的列车,向目的地进发。
那时交通设施落后,火车一路上走走停停,没有半个月是到不了的。让人纳闷的是,每当转换路线时,问引领人是否已到,对方总是神秘地点点头,或淡淡一笑,或一声不吭地向前走。此时,疑惑、生气都不管用,到达目的地后,大家脸上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从此,这群年轻人在涪陵白涛小镇扎根,成了那里首批隐姓埋名的建设者。
面对清澈的乌江水和“一穷二白”的施工现场,无人落泪,也无人抱怨。大家满怀激情地住进了简易的竹板房、当地老乡小而闷的亭子间和临时窝棚。有的人干脆以地作床、天为被,睡在露天的地里,边观赏星空,边哼唱愉快的歌谣。
不仅住宿环境简陋,饮食也很简单,饭桌上每顿不过是些牛皮菜、干豇豆。然而,大家仍兴高采烈地咀嚼着,将艰苦的生活条件抛之脑后,一心只想为党、为人民、为三线建设大干、快上。“越是艰难越向前”成了建设者心中坚定的信念。
1968年,816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正式成立。在部队简易的大礼堂里,队员们为施工部队、工作者和当地老百姓表演精心排练的节目,宣扬部队施工中涌现的感人事迹,宣传国内外形势,鼓舞建设者的士气。
演出队伍中有我的身影。我在舞台上为施工的8342部队表演了不少节目,如民歌《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藏族舞蹈《洗衣舞》、小话剧《红药箱》,以及赞扬施工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节目《歌颂红十连》。
1968年夏,外国友人访问北京,送给毛泽东主席一份礼物——一篮芒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部分中国老百姓还没有见过这种新鲜的外国水果。因此,这篮芒果在大家眼里显得特别珍贵。
毛主席将这篮芒果送给清华大学工宣队,由工宣队转送给有代表性的工厂,表达对全国工人阶级的关怀。然而,芒果不过十几个,很快就不够送了。有人想出法子,用仿制芒果代替。于是,北京轻工业系统的技术人员按照鲜芒果的大小、外观、形状等形制了塑料仿真芒果,送给全国各地工人观赏。
816人也喜迎“芒果”。当时,厂里正好有两位女同志应征入伍。为庆贺双喜临门,大家纷纷合影留念。
服从安排转变角色
1971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将改善816厂职工生活条件排上了议事日程。年轻的建设者们加入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行列,学习当地人的造房经验,并翻出了新花样:有用泥土打造的“干打垒”土坯式楼房,有用当地石头垒出的石头楼,还有用水泥建造的水泥楼。部分建筑至今还在使用。
建房任务完成后,建设者们又接受了新的任务:有人去了动力处,从事话务、水务等服务性工作;有人去了机关,做起管理工作;有人去了机修厂,当了加工机械的工人。大多数人还是回到原单位,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
我有幸进入大学深造。本可以借机离开这个地处偏僻、生活枯燥的“穷山沟”,可毕业后,我又鬼使神差地回到厂里。因工作需要,我改行学习当时最先进的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
从1975年大学毕业到1984年816工程停建,我一直为816洞体内9层控制室做技术服务工作。
当816洞体工程因国内外的形势缓建、停建后,只有一小部分设备留在主控室,绝大部分则随着浙商的采购,远走他乡。计算机班的人员也因种种原因陆续离开,最终只剩下三四人。
因严格遵守国家军事保密制度,816人很少留下个人影像。但工程停建那天,我特意在家拍照,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此时,我想远走高飞,但领导的声声规劝浸润我心。我告诉自己:“留下吧,为816的‘军转民尽一份力、添一份责,与数千位开荒者一起奋斗。”
与时俱进焕发生机
为响应国家号召,816实行“军转民”。
由于长年累月与世相隔,大家普遍思想保守,对外界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理解,对踏入社会心存惧怕。“军转民”后,虽迎难而上,但仍难以打开局面。
那时,厂里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微型产品,如玩具、电子摇控器、节能灯器等,但推向社会却形不成气候,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显著,养活不了那么多人。此后,厂里又研发了有线电视共用天线系列产品,如信号放大器、分支器、滤波器、调制器等,并对外施工、安装和调试。
此举为工厂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起初订单多,发展较好。后来,因有线电视共用天线产品在全国全面普及,加上816厂存在生产规模小、科研条件差、缺乏创新等问题,导致销量萎缩,产品逐渐被市场淘汰,生产人员也随之转行、调岗或退休。
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816自备电厂、化肥厂等重大项目一经上马,便稳住市场,顶住风浪,给近万名职工和家属带来了勃勃生机。816成了西南三线建设企业中军转民的成功典范,引来世人瞩目。
一路走来,虽然前行路上有苦有险、有迷茫也有疲惫,可816人奋斗的精神没有垮,紧跟时代的步伐没有停。一次次磨砺闯荡,一个个经验教训,都让816不断发展壮大。与时俱进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816人手中传承下来。
“816”,一个光荣的代号。那一代人,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他们深深挚爱的这片热土。
编辑/王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