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解为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责任,并综合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探索。经济学关注企业在获取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如何进行合理的兼容。社会学讨论企业在社会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以及社会对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管理学侧重于从企业内部控制和管理的角度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外延。法学领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主要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来展开。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发展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 Oliver Sheldon于1923年在其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n》里提出来的。其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逐步扩展为企业社会责任扩展圈理论、层次责任理论(Levels of Responsibility Theory)、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等,代表人物分别是 Davis、 Carroll、 H. R. Bowen。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之上,进一步产生了“公平契约学说”(Freeman,1994)、“整合的社会契约学说”(Donaldson and Dunfee,1999)等理论。后来,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KLD指数法、RepuTex企业社会责任框架、Calvert社会维度、SA8000和AA1000等一系列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现已成为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历经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股东利益至上论”之争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之探讨,而后逐渐转入到“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这一实证研究领域。
国内理论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研究基石,研究范围涉及到了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们通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规制理论、次优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公司治理、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等角度出发,讨论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等问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学科解读
(一)经济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在经济学领域,学者们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企业在获取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之间如何进行合理的兼容,以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在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之间达到和维持一种有效的平衡状态。
Willam C. Frederick(1960)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就应该对经济过程进行监督,以使得企业的经济行为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和促进社会的进步。企业所采用的经济生产方式应该使生产和分配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社会经济福利。社会责任理论蕴含着对于社会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基本立场,而不是简单地为了个人和企业的狭隘的经济利益。美国经济学教授Henry G. Manne(1972)认为,企业的行为如果对社会负责任,则企业的支出或者活动本身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必须低于其他相关支出所获得的边际报酬,而这种支出必须是完全自愿的,且完全出自于企业的投入,而不是通过个人的慷慨解囊。
(二)社会学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学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讨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契约问题,即企业在社会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以及社会对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1953年, Bowen在其代表作《商人的社会责任》中指出,社会责任是商人必须履行的义务,换句话说,商人必须做出适当的商业决策,并遵守基于社会目标和价值观的相关行动规则。1971年,Johnson在《现代社会中的企业:框架和议题》中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认真遵循社会对于其固有的商业角色所提出的规范性要求,从而实现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目标的目的。1971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ED)在《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书中提出,商业企业不仅要向公众提供大量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要为公众的生活品质做出更大的贡献。由于企业是为服务社会而存在的,所以企业的未来取决于企业在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回应公众不断改变的期望。Eells Walton(197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对于经济事务关注的基础上,对于社会的需求和目标的关注。当今存在的商业系统只能在一个有效运转的自有社会中生存,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代表着对企业如何支持和改进社会需求的广泛关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社会契约理论运用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社会契约理论”是西方国家在十七世纪产生的社会学说,社会契约理论最早用于分析和解释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刚开始属于政治学和哲学研究范畴,后来逐渐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后来,在“社会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产生了“企业社会契约理论”。“企业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契约关系,企业要想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就必须遵守社会各利益集团所建立的各项权利义务规则,企业行为必須要符合社会的合理期望。1982年,Thomas Donaldson概括性地构造出了企业与社会之间产生的一种社会契约。1988年,Michael Keeley在《组织社会契约论》中使用“社会契约”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渐进的组织理论。
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契约是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研究在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实证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式,基于哲学角度的研究采用的是纯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回答的是“应该是”的问题,基于管理学角度的研究采用的是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学者们观察到这两种研究方法由于研究范式的不相融合逐渐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因此,需要整合这两种研究方法以解决研究中的缺陷。“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即是为推进企业伦理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由托马斯·唐纳森(Thomas Donaldson)和邓菲(Thomas W. Dunfee)在1994年首先提出。“综合社会契约理论”涵盖了两类契约关系,第一类是经济参与者之间的规范性契约与假设性契约,即理论层面的宏观社会契约,第二类是特定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的现有隐性契约,即实际存在的微观社会契约。“综合社会契约理论”提供了一个协调规范因素与实证因素的理论研究框架,用来展示各行业、各企业和其他经济共同体现有规范之间的关联性。